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聚起舢板抗風浪 透視産銷規模化破解“賣菜難”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9日 0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聚起舢板抗風浪

——透視産銷規模化破解“賣菜難”

  “蒜你狠”不狠了。7月3日,全國大蒜價格較4個月前回落近五成,與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超三成。

  單純的市場調節難以避免菜價的忽高忽低。處在蔬菜産業鏈源頭的種植者,往往承擔著最大的市場風險。千家萬戶的菜農如何應對千變萬化的市場、從根本上增強市場話語權?

  記者調查發現,提高蔬菜産銷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已成為農民規避菜價“過山車”行情風險的共識與選擇。

  從“種啥賣啥”到“市場要啥種啥”

  聯合抱團闖市場,種植結構更趨合理

  一場小雨過後,山東省平原縣恩城鎮蘆官莊村蘆建德家的辣椒苗長勢喜人。

  “上一茬卷心菜賠得慘,但願辣椒能挽回點損失。”蘆建德雙手抱胸,臉上看不到笑容,“去年卷心菜一斤1.5元,3畝地純收入1萬元。今年‘五一’前,卷心菜從6角一路往下跌,最後每斤8分錢,還有好多賣不出去,扣除工棚的成本,一季下來虧了2500元。”

  眼看著這茬辣椒又該收穫了,到底能不能賣出去,能賣多少錢,蘆建德心裏沒譜。

  與蘆建德比起來,江蘇鎮江市農民解俊昌心中坦然多了。再過三周,他家的乳黃瓜就該成熟了,“我和恒順醬菜公司簽了合同,他們負責收購,價格都是之前談好的,不怕賣不出去。”

  4月下旬,鎮江市丹徒區江心洲遭遇了一場“萵苣危機”。“去年冬季萵苣賣得好,國家又出臺政策鼓勵蔬菜生産,今年菜農就大面積擴大萵苣種植,結果嚴重供大於求,從去年的每斤0.5元跌到每斤0.1元還賣不出去。”江心洲農産品産銷協會會長吳順山説。

  儘管在各大企業、單位、超市以及人數眾多的農村經紀人的幫助下,到江心洲收購萵苣的車輛總數最終與往年持平,但這場危機終究讓江心洲人意識到傳統的“小生産”在“大市場”面前的不堪一擊。

  “單戶農民大多不具備分析市場反饋信息的能力,抵禦風險的能力弱。”在解俊昌的菜地裏,經紀人、江心洲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蘇汛以每斤0.2元的價格收購了1500公斤萵苣,他説,應將分散的生産經營方式轉向組織化、規模化,“比如加入農業合作社,合作社可以給菜農提供訂單,幫助他們規避市場風險。”

  解俊昌説:“以前覺得自家種自家的菜收入可能要高些,但今年萵苣價跌賣難這個情況讓我明白,把小舢板組建成一艘大船,確實可以抗擊更大的市場風浪。”江心洲生態農業園區管委會主任朱峰對解俊昌説:“下一步,每個村都要組建兩到三家合作社,把土地儘快流轉起來,讓江心洲的蔬菜成為長三角地區的一個品牌。”

  規模化生産,易於建立前瞻性的反週期監測體系,降低“種什麼”的盲目性。

  “以前菜農們喜歡種卷心菜,管理粗放,門檻較低,抗風險能力也弱。後來縣裏請來專業人員調查分析,倡導菜農大面積種植黃瓜等産品,效果很好。”平原縣蔬菜局局長張海林説。

  “今年,我家西葫蘆沒有受到降價影響。”平原縣坊子鄉葉莊村的葉景喜自從經營冬暖式大棚後,就加入了蔬菜合作社。他説,在生産中,合作社推薦好的品種,派技術員跟蹤指導,種出的西葫蘆耐低溫、抗病強、産量高、賣得好。去年,合作社推廣“西葫蘆—豆角”兩季種植,他又多掙了2萬多元。

  在海南省澄邁縣,從“種啥賣啥”到“市場要啥種啥”的轉變,活躍的果菜運銷協會會員功不可沒。

  早在2000年,澄邁就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類似農民合作社形式的澄邁縣果菜運銷協會,逐步摸索出一套會員和農民利益共沾、風險共擔的産銷聯結經營機制。縣果菜運銷協會會長王美志介紹,目前368名以運銷戶為主的協會會員,組織著全縣5萬多農戶的生産種植。每年7月,會員們將從全國蒐集來的信息匯總給協會38名理事,大家通過開會研究決定冬季瓜菜的種植品種。

  協會會員不但為農戶提供種子、種苗、技術、肥料,還承擔全部農産品的收購、銷售。“菜價高,會員、農戶都有得賺。菜價低,會員只要向農戶發放了種子,虧本也要收。”王美志説。

  目前,澄邁縣果菜運銷協會已形成10多萬畝種植面積,年産冬季瓜菜超過25萬噸,約佔全縣總産70%。

  不獨澄邁。每年10月播種前,海南省農業廳都會組織調研,掌握市場信息,形成年度《冬季瓜菜産銷指導性意見》,指導種植戶調整好品種結構,安排好植期。

  從“賣得掉”到“賣得好”

  標準化專業化生産,優質安全提高身價

  當蘆建德們還在為蔬菜銷路而發愁時,遠在千里之外的江蘇常熟市董鎮,以“曹家橋”統一打響品牌的3.7萬畝蔬菜在上海等地頗為暢銷。

  遭遇大雪、洪水等災害性天氣,曹家橋蔬菜照樣能保證一定規模産量;面對量升價跌的激烈市場競爭,曹家橋蔬菜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産品的認證,增強了市場話語權。“我們的目標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董鎮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王金華語氣自豪。

  “以前這3.7萬畝也是分散在千家萬戶種植,經常造成跑量無價的情況,農民辛辛苦苦種菜卻得不到應有效益。”王金華説,“組建合作社後,常熟市、董鎮兩級政府投入上億元興建日光溫室大棚等一批現代化農業設施,對這3.7萬畝菜地實行統一生産種植規程、統一産品質量標準、統一包裝品牌銷售。”2010年,董設施蔬菜畝均産值突破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1.5萬元。

  “吃得安全最要緊!”消費者農産品質量安全的弦繃得緊而又緊,給優質安全品牌蔬菜打開了廣闊市場之門。

  在廣西北流市大裏鎮六厚村1500畝的菜地裏,割菜工人們正在陽光下忙碌著,“平均每天有9噸左右的新鮮蔬菜直供香港市場。”這片菜地的主人、香港(玉林)嚼綠行農副産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戴春燕説,“一年至少可種8茬蔬菜。就這樣,基地産的菜還經常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供不應求,品質高出一籌是關鍵。戴春燕選中了六厚村,“這裡周圍沒有工廠,水源有保障,而且水、土都經過嚴格檢測無污染。我們從播種、施肥、采收實行分區管理,任何一把菜苗出現問題都可以追溯到具體田塊和相關責任人。”戴春燕説,“為了保證蔬菜質量,我們還專門聘請了香港蔬菜專家指導基地生産。”

  “可以説,在一棵菜從種子開始的每個環節,我們都按照標準嚴格把關,這中間投入的人力物力,對一家一戶分散種菜的農戶來説是不可想象的。”層層把關的結果是蔬菜身價陡增,本地普通葉菜市價不過每公斤三四元,但這裡生産的無公害蔬菜在香港市場可以賣到每公斤13元以上。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廳廳長張明沛眼中,廣西蔬菜生産的突出特色是秋冬菜生産。充分發揮冬季光溫資源豐富的優勢,錯開與北方蔬菜上市的時間,並注重抓好品種結構調整和標準化生産,不斷提升蔬菜品質,促進了秋冬菜生産和效益持續增長,廣西已建成全國最大的“南菜北運”基地。

  根據規劃,到2015年,廣西蔬菜産業總産值力爭達到500億元;確保蔬菜商品生産基地良種覆蓋率達到100%,産品檢測達標率99%以上。

  當蔬菜價格大起大落的時候,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西南莊村的菜農也沒有感到任何壓力。“村裏成立有機蔬菜合作社,與企業簽訂合同,按每斤1.05元收購,加工後出口日本。現在,西蘭花市場價每斤0.5元,而我們仍按合同價賣。”西南莊村支部書記李元海説。

  2004年,西南莊村開始規劃建設有機蔬菜基地,經過3年轉換期,正式向加工企業供應新鮮蔬菜。李元海説,合作社嚴格按照肥城市制定的“蔬菜生産操作規程”組織生産。收穫前,企業技術員到菜地抽樣,送到有機農産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檢測,“各項指標合格才能出售”。

  “目前,肥城有機蔬菜面積10多萬畝,年産量50多萬噸,産品出口歐盟、美國、日本等15個國家和地區。”肥城市農業局副局長趙勝文説,“從1994年種植有機蔬菜至今,我們探索出專業合作社訂單生産、種植大戶與龍頭企業合作發展家庭農場、企業自主經營蔬菜基地等經營運作模式,蔬菜不僅能賣掉,還能賣個好價錢。”

  從土地銀行到農超對接

  政府市場“兩手”硬,確保規模化之路走好走遠

  區域化佈局、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産,知易行難。

  “對於習慣於種植一畝三分地的農民來説,萬一市場價格高了,一些人可能就把訂單視為廢紙,哪家價高就賣哪家。”江蘇江心洲農産品産銷協會會長吳順山坦言。

  在雲南呈貢縣做了7年蔬菜生意的雲南恒邦公司總經理張鴻朝深有體會,“往往蔬菜價格好的時候,農民直接就把菜賣了,不會送來深加工。”恒邦公司一家速凍工廠就受困于貨源不穩定,“周邊的好幾家速凍廠都倒閉了”。

  “最好的辦法是在土地流轉的基礎上建立合作社。”蘇汛以他自己為例,“把土地流轉起來,菜農以土地入股,由合作社組織種植,菜農作為農業工人在地裏幹活拿工資,到年底還可以分紅。”

  然而,讓農民把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流轉出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困難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村幹部積極性不高,而土地流轉離不開村幹部協調;二是土地流轉價格低,特別是取消農業稅,實行糧食直補後,農民更加珍惜土地;三是農戶之間自願流轉糾紛多,有的農民出租土地後,看別人種瓜菜效益高,又反悔收回。”平原縣經管局局長周金豹説。

  為解決這些問題,平原縣成立了一家“土地銀行”——鳳凰土地信用合作社,將土地看作資金,可在“土地銀行”存貸。合作社合理收取差價,為村幹部提供一定補助。存貸雙方通過“土地銀行”獲得合理價格。雙方不直接簽合同,避免了糾紛發生。

  “現在通過‘土地銀行’流轉的土地有1000多畝,涉及1300多農戶,整體運轉良好,今年又新上蔬菜大棚1000多個。”周金豹説。

  “建基地還是要加強政府引導和扶持,單靠企業不行。”張鴻朝解釋説,“除了農民的土地流轉需要政府做工作,基地的溝渠路等配套設施也要靠政府解決。企業利潤薄靠自己很難。”

  恒邦公司在昆明以及周邊地區種了近萬畝蔬菜,還採用公司加農戶的形式種植了5萬畝。張鴻朝説,最近5年種菜成本漲得快,尤其是佔大頭的人力成本,利潤很薄。

  張鴻朝所擔心的,正在被逐漸解決。“政府將對每畝蔬菜基地建設補助基礎設施建設費2150元,投産後還將給予農機具補助等優惠政策。”昆明市宜良縣農業局副局長李忠華稱。

  昆明市農業局副局長胡鳳益介紹,“十二五”期間昆明市計劃在非滇池流域新建、改建40萬畝蔬菜基地。今年,將在宜良、石林等5個縣區新建蔬菜生産基地3萬畝,目前已完成規劃圖和項目實施方案。

  大生産需要大流通。昆明市商務局副局長李海明説,一棵菜從菜地到批發市場,價格通常也就漲了50%,而進入零售環節價格甚至要翻幾倍。在降低流通成本的“大合唱”中,“農超對接”在各地風生水起。

  南寧利客隆超市業務中心採購總監助理張國冰坦言,農戶太分散,目前“農超對接”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愛心之舉要成就多贏之美,“還需建立專業的蔬菜基地,專門配送”。

  在海南,一種“農戶+龍頭企業+超市”的模式正在流行,“超市多為連鎖企業,實行統一採購、統一配貨、統一定價,超市經營人員直接進大棚,看産品、談價格、簽合同。相比與一家一戶的農戶直接對接,這種農戶通過企業與超市對接的模式更易操作。”海南省商務廳廳長葉章和説,去年,全省共有7.24萬噸農産品直接進入超市和賓館,“流通成本減少了10%”。

  不僅從生産中獲益,還可分享加工、流通環節的利潤。事實已經並還將證明:適度規模化,是提高農民市場話語權、確保農民利益的關鍵一步。

  (記者侯露露、禹偉良執筆,參與采寫記者陳偉光、龐革平、徐元鋒、馬躍峰、王偉健、謝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