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陸邵明:城市精神 提升城市魅力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7日 06:1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英國倫敦泰晤士河邊的著名摩天輪“倫敦眼”,被認為是城市精神的一個象徵。

  人民圖片

  城市老建築的保護利用正成為城市精神再現的一種路徑與策略。不久前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廣受關注的婚禮沒有選擇在“宏偉”的廣場上舉行,也沒有新建特定的場館,而是利用現有的空間——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白金漢宮及其外部的城市廣場、街道,在特定的時間內將之轉化為獨特的儀式場所。在一定意義上,這體現了一種城市發展的思路:通過對城市空間的臨時性使用、主題活動事件的創造,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以及市民的歸屬感、認同感、參與感和幸福感。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長期積澱而成的獨特品質,不是由急躁的物質系統規劃出來的,也不會“自動從科技人員的研究室産生出來”

  英國威廉王子與凱特的婚禮儀式所選擇的都市空間無一不見證了歷史、積澱了故事,塑造了全球視野中的倫敦城市文化。其實,在歐洲,許多重要的儀式活動與日常文化事件,常青睞于選擇在既有的城市空間中舉行,這些充滿故事的都市空間場所及其承載的點點滴滴的事件共同構築了城市精神的重要內涵。

  城市不僅是各種物質要素的理性系統,而且是日常生活的“劇場”;正如芝加哥學派帕克所主張的那樣,城市乃是物質環境與人兩者的集合體。城市精神則是城市的典型品質,集中表現在城市實體、城市空間以及市民三個要素的品質上。這可以從上海世博會最佳實踐區的城市宣傳片中體會到:歷史建築、都市空間的市井生活以及市民的面部表情往往成為表現城市精神與活力的主要題材。

  城市精神是孕育市民精神的母體,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長期積澱而成的獨特品質,不是由急躁的物質系統規劃出來的,也不會“自動從科技人員的研究室産生出來”。就如同威尼斯的聖馬可廣場,經歷約3個世紀的不斷修建成形;而它作為“城市客廳”的空間形態與品質始終沒有變。城市的每一次蛻變,無論是現代化的變革,還是經濟全球化浪潮下的轉型,都需要物質空間的生産與更新,都需要城市精神的傳承與培育。只有城市精神支配下的城市發展,才是健康的。

  20世紀中葉,一些西方城市的開發出現了這樣一種模式:不動産的經濟利益與各種新技術的研發實驗,成為推動大規模的城市更新及郊區發展的動力。許多舊城變成了高密度、高容量的、物質化的商業中心、會議中心以及無情的快速幹道,破壞了原有城市空間的尺度和多樣性,破壞了傳統城市的景觀與品質。

  這種模式已經暴露出許多弊端,受到了公眾的諸多批評:城市社區活動被狹隘的技術規範系統所破壞;開發規劃對環境質量、公共空間品質與歷史遺跡的關注太少,等等。美國城市學家凱文林奇這樣描述一些“現代化”的城市:置身於這些城區,主體失去了昔日熟悉的參照物,已經找不到城市場所的集體記憶與歸屬感,出現了空間迷失等現象。社會學家簡雅格布斯一針見血地指出:在一些宏大的“成就”之下,不同的人群被貼上了價格標簽,根據價格被分離、生活在不同的社區;同時,城市空間不斷被私有化。她不斷呼籲人們關注街道、步行道和公園等城市空間的社會功能,認為這些城市空間對於日常生活與社會交往有著積極的意義。

  許多城市學家、社會學家、地理學家、人類學家等開始反省這種大規模的以物質功能為主體的“現代化”,並質疑政客與精英主導的、充滿英雄主義色彩的、現代化城市建設,呼籲能恢復以往都市痕跡與記憶,延續城市的文脈與品質。

  隨之一批城市更新項目,如巴爾的摩的內港、倫敦的科文特廣場、哥本哈根的哥布馬格步行街等,都極為關注創造一種積極的、高品質的都市空間。這些精心組織的都市空間容納了臨時性的歷史事件,同時每天上演街頭表演。這些空間事件不僅吸引著市民與資本,同時塑造了城市的活力與品質,成為了城市變革的成功範例。

  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地區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城市為了達到高效率、標準化、商業化的目的而生産越來越相似的空間場所。法國人類學家麥克奧吉稱之為“非場所”,這樣製造出來的空間場所缺乏地域文化與歷史記憶;將市民與有情感依賴的場所分離出來。美國哲學家約翰戴維則早在20世紀初期就告誡世人,要警惕這種現象:國際化的産品成為了政治、經濟的印章,割裂了與地域文化、社區生活的關係。

  因此,如何在國際化進程中最大程度地保存地域傳統文化與城市精神的問題,一直是國際現代都市設計與城市更新的一根主線。而城市精神與其場所塑造,在過去的20年中,已經逐漸成為了西方發達國家城市復興的主流觀念,如巴黎、鹿特丹、都柏林、漢堡等。那些“以建造建築物、街道、公園等物質要素為主,而忽視了對城市文化精神培育”的城市建設,被城市學家理查德馬歇爾認為是一種低級的城市主義,必須摒棄。

  簡而言之,都市的發展過程中城市精神如同都市社會的文化基因,不能丟失。

  老建築與公共空間是城市精神的物質載體,主題事件是城市精神展現的引擎

  國際都市的發展歷程表明,老建築、公共空間、主題事件等三個方面是塑造城市精神比較有效的途徑。老建築與公共空間是城市精神的物質載體;而主題事件是城市精神展現的引擎。

  第一,讓老建築講述城市故事。歷史建築往往擁有豐富的集體記憶與信息,是城市精神傳承的主要物質載體之一。從巴黎的盧浮宮到倫敦的議會大廈大本鐘,無不展示了一個城市的政治生活、風貌、觀念等,映射了一個都市獨特的精神特質:前者蘊含的是一種典雅、藝術、浪漫的特質;而後者所展示的是一種嚴謹、守時、理性的精神。

  國際上,1965年的《威尼斯憲章》與1979年的《巴拉憲章》為世界城市對於建築遺産及其歷史地段的保護提供了決策框架,也明確指出歷史建築的文化意義包括了一種社會學的或者人類的精神價值。

  除了優秀的歷史建築,更多的普普通通的老建築在許多歐洲城市也同樣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路易斯芒福德曾將城市比作博物館,每一個老建築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真實的展品。在英國南部的南安普頓老城區,無論是作為法定保護的歷史建築,還是普通的舊建築,均被保留下來。因為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老建築講述著不盡相同的故事:城市制度、經濟、技術、生活,等等。這些歷史遺跡讓世世代代的市民認知到自己是誰,生在哪,過去是怎樣的,等等,以便更好地發展未來。

  第二,讓公共空間充滿活力。從社會學家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米歇爾德賽的“日常生活實踐”到城市設計學家楊蓋爾的“公共空間公共生活”均表明了:公共空間對於城市精神塑造具有積極的意義。

  公共空間的形態及其中的文字、記號、街道傢具、雕塑、圖像等信息隱喻了城市歷史故事,能喚起集體記憶與城市精神,如紐約的時報廣場、巴黎的香榭麗舍大道、倫敦的海德公園暗示了不同特徵的城市品質特徵:摩登、浪漫、自由。

  更為重要的是,各種公共空間的多種存在模式,如前院、小花園、廣場、橋、街廊等,為市民日常生活與交往等提供了場所。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空間的系統建構成為了歐美都市更新的一項重要內容。如何塑造高質量的公共空間、如何完善連續的多樣化的公共空間系統、如何對公共空間的社會使用進行評價,成為都市改造的焦點。

  巴塞羅那在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在20世紀80年代,加泰隆國家廣場、蘭布拉斯林蔭道等項目的更新改造,推進了歷史廣場的恢復、傳統街燈的保留、沿街歷史建築立面的整修、小公園的設置、林蔭步道的無障礙設計等,並結合特色的街頭情景藝術,提升了城市空間的品質,較好地再現了該市的文化精神。但是,濱水區域的大尺度的現代化更新極大地破壞了場地的歷史記憶,這成為了一種遺憾。

  近年來,對公共空間的臨時性使用、非正式城市主義成為了歐美塑造公共空間活力的新命題。街道、地下空間、平臺等城市空間被用作展示、畫廊、音樂派對、流浪漢蔽身之處等臨時性的用途,在流動的文化景觀中重塑了都市公共空間的特質。

  第三,讓主題事件根植于社區。歐洲城市給人的一個強烈印象,就是隨處可見街頭髮生的主題活動事件。如被稱為“節日之都”的愛丁堡,每年的8月份,節慶活動就有4個,有選擇在愛丁堡城堡前廣場的軍事回歸營行軍儀式,有選擇在俱樂部、小酒館、露天劇場等上演的國際爵士與藍調藝術節,有選擇在城市街道的實驗戲劇節等;它們帶給遊客的是一種強烈的文化感染力與城市活力。

  主題事件包括與地方文化關聯的主題活動,如節日活動、民俗事件、慶祝紀念活動、儀式、街頭表演、文藝展示、音樂派對等等。有些活動沿襲于傳統文化,如西班牙瓦倫西亞的玩偶節,但是也有一些是被創造出來的,如美國普羅登斯市的“水火節”。

  這些主題事件在特定的時間將市民吸引到特定的社區場所,從而使得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交往與交流機會增加了,重組社交網絡,改善現代都市社會正在弱化的鄰里關係;而且好的主題事件具有奮發向上的感染力,對於社區起到整合作用,同時培育了市民精神。

  通常,人們比較關注重大活動事件對於城市旅遊産業帶來的影響與作用,而對於中小活動事件給予城市精神以及社區居民的影響與意義,關注的比較少。歐美城市的經驗表明:主題事件不僅僅為遊客而設計,更要為定居於此地的地方社區市民的利益考慮。好的主題能夠喚起集體記憶與共鳴,建立一種市民精神,應當根植于社區,根植于城市、乃至民族。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與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工業大學通過跨學科的方法對節慶活動場所進行了研究,發現:費城的古裝樂團遊行、華盛頓特區史密森民俗生活節等北美的節慶活動有助於吸引新的居民和投資,對於城市的可識別性、宜居性等有巨大貢獻。

  歐洲城市的經驗表明,對於一個都市來説,以上三種城市精神塑造的路徑與策略,並非孤立的,往往是互相有機組合,共同來塑造城市精神。人類的記憶習慣將事件與其關聯的事物、場所集合在一起被保留下來。雖然,事件結束了,但是老建築與空間場所將留住活動使用後的痕跡,使之具有永恒性與可體驗性,積澱情感;而主題事件將市民與歷史場所整合在一起,強化了情感紐帶與城市記憶。

  都市現代化的精神使命

  國外一些城市的發展經驗,給予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城市精神的塑造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與文化活力,增強市民的歸屬感、參與感以及幸福感,也同樣可以帶來經濟、社會價值:老建築的保護為文化産業、遺産旅遊提供了基礎;公共空間的靈活利用為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提供機會;主題事件的創造為發展社區經濟、事件旅遊提供新途徑;增加就業崗位等。

  以上海為例,黃浦江兩岸綜合開發將成為“十二五”期間城市建設的重點工作之一,可以利用這一區域的更新建設契機,積極探索提升上海城市精神的具體路徑與策略。比如,這一區域點綴著百餘處的老工業建築以及一些特色街巷,這對於上海城市文脈的延續以及城市精神的塑造不可或缺。因此相應地塊開發之前需要做好詳細的、理性的保護利用規劃:

  ——可以借鑒國際城市的不同模式,如利物浦、曼徹斯特,將廢棄的倉庫及其濱水區域改造為酒店與公寓,又如溫哥華格蘭威爾工業島的碼頭倉庫與車間改建為藝術學校、商店、街區小花園等;再結合周邊社區的實際情況,提出自己的模式來培育城市品質與社區精神,實現濱水街區的轉型發展,也可以適當發展特色旅遊業。

  ——可以梳理並整合上海中心區域內街道、廣場、公園與濱江開放空間,縫合成一個內涵式的、不斷衍生的公共空間網絡與步行系統,積極探索利用現有公共空間提升城市活力的可能路徑。

  ——可以將濱江沿岸的公共空間系統作為框架,對現有的城市事件及其遊覽線路進行分類分級和優化,結合黃浦江以及周邊社區,規劃海派特色的精品節慶系列活動,呈現上海城市精神,提升國際競爭力。

  總之,都市的現代化、國際化不能僅僅忙於物質形象的生産,而忽略城市精神品質的塑造。尤其是,從工業社會轉變到非物質社會,法國巴黎國家科研中心主任馬克第亞尼認為,我們面臨著以“維修型智慧”取代“績效”模式的轉變;這種“維修型智慧”可用以創造一種城市精神,並使之得以持續性再生産。因此,為了每一位市民在都市環境中都能夠享受詩意的棲居,我們的城市必須承擔起培育城市精神的使命。

  點滴經驗

  (一)法規的運用

  英國對於歷史建築遺産的保護,擁有一系列的世界著名的運作體系:嚴格的法律法規、專業的管理機構、科學的工程保護技術等。倫敦是一個英國城市的典範,為國際城市做出了傑出的榜樣。

  在全球語境下,倫敦對於城市文化與精神的塑造提出了新的使命與目標:多樣性、參與性、創造性與價值性等。這直接映射到公共空間與事件的運作策略。由於英國採取相當嚴格的法規,限制高密度的舊城重建與大規模新鎮開發模式,因此倫敦對於現有公共空間以及閒置棕地的利用特別關注。立體化的交通系統、網絡化的開放空間系統與富有自由創新精神的市民,為提升公共空間的品質、價值及其生活質量提供了可能。

  (二)城市道路的利用

  倫敦的城市道路肌理非常複雜,除了必要的交通功能之外,還演繹了豐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在倫敦博覽路,每年6月第三個週六舉行“博覽會路音樂節”,這個音樂會事件場所向北延伸到肯辛頓公園,向南到國家歷史博物館。活動內容包括從實驗音樂到兒童音樂; 這些事件不僅重新定義了城市道路與公園,不僅吸引大量的市民與遊客,而且塑造了城市空間特色與文化魅力。

  除了一些專題性、臨時性的活動事件, 倫敦的街道空間還容納了日常性活動。每週一至週五上午衛兵換崗儀式使得白金漢宮前廣場和摩爾大道頗具吸引力,這些活動傳承的不僅是一種城市風景、歷史記憶,更是一種民族自豪感與傳統精神。

  (三)公園的利用

  倫敦擁有眾多公園,海德公園、肯辛頓公園、聖詹姆斯公園、格林公園、攝政公園以及遍佈全市的花園小綠洲。這些公園不斷在演繹著精心策劃的城市事件及其非正式的社區主題活動;活動結束之後,這些開放空間依然維繫著原有的景色。

  肯辛頓公園九曲畫廊及其周邊的場所,每到夏天常被利用來舉行各種露天藝術活動,如先鋒藝術作品展示、影片播放等,為市民與遊客提供一個交往與參與活動的場所。在攝政公園,每年10月舉行“當代藝術節”,近150家畫廊在公園中交易交流。在郊外風景如畫的漢普頓宮,每年的6月至12月將如期進行“野餐音樂會”。此外,類似的活動還有動物園藝術節、自由藝術博覽會等。

  (四)濱水空間的利用

  泰晤士沿岸濱水區域擁有豐富的自然與文化雙重資源,是舉行各種文化活動最頻繁的場所之一,因此這裡也成為了倫敦城市文化傳播的窗口之一。每年初夏,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格林尼治與港區的國際藝術節、南岸的“看這裡”戶外藝術節;市民可以在國家劇院的“大草坪”感受一系列免費的音樂主題活動以及倫敦的多元文化。仲夏,在南岸藝術中心還可欣賞到實驗性短劇以及現場音樂會等。一系列的濱水活動,最大限度地讓普通的定居者比較便捷地享受到城市優質的公共資源,同時讓每一位遊歷者感受到“倫敦的文化藝術就在我身邊”。

  在倫敦,許多特色的歷史場所,如科文特廣場是由一系列小圍合廣場、街道空間組合起來的一個非常獨特的公共空間。在這裡,每天上演著街頭藝術表演。再如,倫敦塔橋每晚舉行的鎖閘儀式,已經經歷了700多年,僅僅30分鐘的隆重的鎖閘形式形象地傳達了“盡忠職守”的理性的市民精神。這些歷史空間的重新利用,不僅激活了都市文化生活,讓遊客親歷歷史的同時,使得地方的文化精神得以復興與延存。

  這些活動事件大多是免費的,只有少數一些的活動需要網上預定或者收取一定的費用。事件的設計與組織試圖讓每一個社區中的倫敦人有機會參與文化活動。值得注意的是:都市公共空間的利用,也伴隨著交通組織、安全等問題,從倫敦的經驗來看,都市空間場所與成功的活動事件之間需要良好的管理運作機制。不管怎樣,除了最大程度地保護歷史建築遺産之外,城市也可以通過各種活動事件來激活現有的每一份公共空間,從而來傳承、培育、提升城市精神。

  電子信箱:gjzk@pd.people.com.cn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建築學系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陸邵明
  • 城市精神
  • 提升
  • 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