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觀察:自貿區需要標準化建設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6日 06: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小水果折射大貿易 多協調改善軟環境

自貿區需要標準化建設(記者觀察)

泰國東部各府經常舉辦水果展銷會。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尖竹汶府盛産榴蓮、山竹、紅毛丹等熱帶水果。

  本報記者 孫廣勇攝

  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運行以來,中國—東盟水果市場紅紅火火。但是,諸如通關、衛生檢疫等方面出現的問題提醒人們,政策協調、規則實施等“軟體建設”,將成為互聯互通能否進一步深入的核心問題。

  “水果之都”盯緊中國市場

  本報駐泰國記者 孫廣勇

  從曼谷驅車駛向東南,路邊滿目翠綠,不時看到大片果園,一輛輛滿載榴蓮的皮卡車駛過,“2011年世界榴蓮盛會”海報上碩大的榴蓮讓人立刻聯想起那別樣的“香味”。3個小時後,記者來到泰國“熱帶水果之都”——尖竹汶府。

  尖竹汶府是泰國東海岸的主要省份之一,獨特的氣候、大片的坡地和富饒的土壤孕育了榴蓮、山竹、龍眼、紅毛丹等眾多熱帶水果。尖竹汶府50萬居民一半以上種植果木,整個府面積僅有6338平方公里,但每年收穫各種水果50萬噸,果品銷售收入達150億泰銖(1元人民幣約合4.7泰銖)以上。

  尖竹汶府最有名的水果是榴蓮,世界上最好的榴蓮品種都來自這個地區,每年5月舉辦的“世界榴蓮大會”都評選最好的榴蓮。榴蓮樹在種植7年以後開始收穫,5—11月是榴蓮的採摘季節,根據樹齡不同,每棵榴蓮樹可以採摘50—100個榴蓮。

  泰國水果大量出口中國

  目前中國允許從20多個國家進口水果,種類不到30種,泰國是中國允許進口水果品種最多的國家,有榴蓮、山竹、羅望子、紅毛丹、蓮霧等23種,泰國每年出口中國的水果銷售額達100億泰銖。

  2010年中國—東盟自貿區正式運行,“零關稅”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東盟水果市場。泰國榴蓮、山竹,越南龍眼、火龍果等東盟國家的水果更多地走進中國尋常百姓家。中國成為泰國第一大水果出口市場,包括水果在內的農産品是泰國主要出口商品之一。2010年泰國對華農産品出口增長超過60%。

  在尖竹汶府的隆洛榴蓮果園內,果農納隆高興地告訴本報記者:今年氣候好,榴蓮比往年成熟得早、産量增加不少,水果銷售壓力加大,但是正好趕上中國的“五一”節,所以出口價格比往年高許多,果農、收購商、出口商都掙到了錢,“感謝中國市場”。  

  在泰國最大的榴蓮批發市場——尖竹汶府能頌市場,剛被採摘的榴蓮堆成小山,許多大貨車在裝運,不少店家用大牌子寫著“金枕榴蓮”、“專供中國”等字樣。尖竹汶府的榴蓮産量佔全泰國榴蓮産量的80%左右,僅能頌市場每天就有2000萬泰銖的交易量,一半出口國外,其中中國是最主要的出口市場。尖竹汶府副府尹江德告訴記者,尖竹汶府種植的榴蓮每年收穫22萬噸,銷售收入達50億泰銖,其中20%銷往中國。目前,尖竹汶府共有大小水果收購點46個,收購商都在忙於收購榴蓮,挑選果形較大的出口中國等地。

  能頌市場不遠處一個數千平方米的大棚下,幾十位工人正在忙碌地挑選榴蓮,分類、裝箱、打包,旁邊幾輛集裝箱車在等待裝貨,這家名為“成功進出口公司”出口的榴蓮70%銷往中國。在五六月份的銷售旺季,每天向中國發送20個集裝箱,淡季也在三四個集裝箱左右。

  “速度就是價格”

  公司經理汕帕告訴記者,現在的榴蓮收購價約為每千克25泰銖,銷往中國可以獲得幾倍利潤。公司很少採用陸路運輸,因為陸路運輸只能銷售到中國的邊境城市,從邊境城市繼續轉運內地需要增加時間。目前採用的是從海路在曼谷附近的挽差邦港裝船,直接運至上海的水果批發市場銷售,運輸時間約為5—6天,因此公司收購的都是四五成熟的榴蓮,到達中國後正好成熟。當地果農稱,在樹上熟透的水果,味道和口感當然更好,但熟透的水果必須採摘後空運至出口地,運輸成本太高,很少有商戶經營。汕帕表示,海運過程中最大的難題是天氣、溫度,此外保鮮設備功能也不完全可靠,外界溫度過熱或過冷都會損壞榴蓮,假如途中不幸遇到颱風、暴曬、保鮮設備損壞等情況,一船水果只能報廢。榴蓮的保鮮期一般為7天,山竹不超過10天,但有時集裝箱抵達港口後,不能及時轉運,且最近報關的費用也提高了,這都影響了公司的利潤。

  龍眼是尖竹汶府盛産的另一大水果,佔全部水果種植量的20%—30%,這裡的龍眼肉質好、水分足,出口目的地基本都是中國。記者在參觀一家龍眼果園時,遇到2007年就來到泰國收購水果的重慶金果園公司經理王先生,公司承包了幾家果園的收購,每年向中國出口龍眼2萬噸,大部分直接銷往廣州的批發市場,部分銷往四川、貴州等地。在泰國採摘、裝箱約需3天,然後通過7天海運到達廣州,公司的目標是15天內把新鮮水果送到顧客手中,因為15天內的水果味道最好。

  提起高額的運輸費用,王先生説,海運運往廣州,十幾千克一箱的水果運費大約150元人民幣,極大地減少了利潤空間。公司曾嘗試走昆曼公路,但從泰國經老撾、到達中國磨憨,最少需要48小時,然後還要繼續花時間運往昆明、貴陽、成都等地,而運費也便宜不了多少。此外,陸路運輸最擔心的是轉貨過程中水果的損壞,還有據説國內很快要對泰國水果加收稅費和通關費用,每一集裝箱可能要多出上萬元的費用,如此高的成本支出,公司難以承受。

  本報記者在昆曼公路採訪時,看到無論是來自雲南的新鮮蔬菜,還是來自泰國的鮮花水果,都得在磨丁進行撥貨,而磨丁口岸沒有國際標準貨場,運輸車輛只是在路邊的土停車場進行撥貨。至少轉撥一次貨物是所有昆曼公路跨境運輸無法回避的問題,尤其容易對新鮮水果造成損害。對此,泰國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委員會秘書長阿空表示,必須加強政策協調、規則實施等“軟體建設”,才能真正實現中國—東盟之間的互聯互通。

  由於運輸保鮮問題難以解決,一些果商正在開發通過冷凍保存原果的技術,但是冷凍過程必定造成水分流失,水果變幹、變脆,無法保持水果原味。不少中泰水果進出口商對記者表示,對於新鮮水果來説,“速度就是價格”,早到一天價格就提高不少,希望通往中國的公路更好走一些,各地通關的手續更快捷一些。

  協力做好衛生檢驗檢疫

  衛生檢疫是東南亞水果出口中國必須面對的另一問題。2008年3月,由於泰國水果從陸路口岸過境第三國輸入中國時出現攜帶檢疫性有害生物、二氧化硫殘留超標、運輸經第三國途中混裝其他水果等問題,中國一度停止泰國水果從陸路口岸過境第三國輸往中國。

  在泰方對本國水果生産、采收、包裝、檢驗流程、集裝箱運輸監管等作出了有關承諾後,2009年7月恢復陸路運輸。2011年2月,中泰簽署《關於雙方經昆曼公路進出口水果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這有助於擴大泰國水果從陸路出口中國,可以縮短2至3天的運輸時間。通過該線進入中國市場,能改變以往要通過香港—深圳或廣州進口、再銷往各地的局面。

  根據議定書條款內容,雙方須對各自的水果實施檢驗,並及時將有效期為7天的植物檢疫證書提供給對方。議定書還明確規定了中泰雙方進出口水果的運輸路線,在第三國過境運輸期間不得開箱。水果在到達入境口岸時,各方的檢驗檢疫機構要檢查封識和相關證書,實施抽樣檢疫檢驗。

  但是去年出口中國的泰國水果又出現了化學催熟的榴蓮。對此,尖竹汶府副府尹江德表示,榴蓮的生長期一般為120天,泰國明確規定必須出口自然成熟的榴蓮到中國,出口催熟或者不熟水果只是個別商人的行為。目前,每個縣都有技術人員深入果園進行檢查,泰國商業部出口廳和農業部農業技術廳全面監控出口水果質量。泰國政府和企業將加強監管,確保水果衛生,加強兩國在水果深加工上的合作,實現出口中國水果和農産品年增長5%的目標。

  好水果更要快通關

  本報駐泰國記者 孫廣勇

  來到泰國農業部農業技術廳農産品質量辦公室時,略顯擁擠的辦公室內堆滿了文件,電話鈴聲不斷響起,幾十位工作人員都在忙碌著,這裡不僅負責泰國所有農産品出口商的註冊工作,還負責向全國農民發放産品質量認證書。泰國的果園、加工廠和出口商必須在這裡註冊、認證後,才能向中國出口水果。

  農産品質量辦公室主任烏泰博士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已經註冊的經營中國市場水果出口商180多家,實際運營的近100家。泰國土地富饒、氣候適宜,農産品質高量足,而中國人口多、市場需求大,所以泰國農産品在中國市場有很多機會。尤其是泰國水果,果鮮味美,非常適合亞洲人的口味。隨著中國民眾日益富裕,泰國高品質水果在中國銷路越來越好。

  烏泰高興地告訴記者,幾個月前,泰中剛剛簽署《關於雙方經昆曼公路進出口水果檢驗檢疫要求的議定書》,這有助擴大泰國水果從陸路出口中國。作為監管水果質量的官員,烏泰清楚地記得,2003年泰中取消108種蔬菜和80種水果産品貿易關稅後,次年就簽署了《泰國熱帶水果輸華檢驗檢疫條件議定書》,擴大了榴蓮、龍眼、山竹等5種水果出口中國的途徑,除海運、空運外,泰國水果開始從陸路進入中國。目前,陸路通道一條是從泰國穆達汗口岸,經老撾、越南,經廣西憑祥進入中國;另一條是從泰國清孔口岸,經老撾通過昆曼公路,經雲南磨憨進入中國。

  由於泰國各地氣候差異,水果收穫季節不同,在北部和東部地區,榴蓮、龍眼等水果5—7月産量最高,而南部直到年底還可採摘,所以泰國對中國出口水果可保持較長時間,一般都在半年以上。目前,泰國出口中國的水果在種類和數量上都多於其他國家,種類上包括榴蓮、山竹、龍眼、紅毛丹、芒果、香蕉等20多種,數量上佔中國水果進口市場的25%左右。2010年泰國出口中國最多的新鮮水果是榴蓮、龍眼和山竹,分別為21萬噸、16萬噸和10萬噸,三種水果總價值82億泰銖。

  經過探測,泰國不少地區土壤中有貝類殘骸和特殊岩石,使得水果味道明顯好于其他地區。與其他東南亞國家相比,泰國雨水相對分散,不會造成水果過分吸水,影響果肉品質。泰國果園多為大面積種植,不像有的東盟國家採取混種方式,因此能大量採摘。在交通方面,泰國道路等基礎設施良好,可以保證水果的快速運輸。

  談到泰國水果出口中國存在哪些問題時,烏泰説,泰國出口商抱怨最大的是中國對泰國水果徵收高額增值稅,達到13%,極大地增加了出口成本。有些地方還徵收中國中央政府沒有明文規定的一些費用,讓泰國出口商叫苦不迭,比如一箱5千克的芒果,在泰國收購價格大約50元人民幣,除了正常支出外,還有30元左右的不正常支出,通過老撾、越南運輸時,也需要一筆額外費用。一些泰國出口商表示,部分時期水果出口利潤很低,果農、出口商根本賺不了多少錢,只是為了維持市場佔有才沒有停止經營。

  比起運輸的昂貴和不便,烏泰認為,向中國出口泰國水果“通關不便甚于運輸不便”,因為通關不便對新鮮水果損壞更大。在陸地關口,水果到達中國後都要進行轉貨,然後繼續運輸,有的關口還要求對水果進行防疫處理。比如龍眼,必須從冷藏集裝箱卸貨,使用無冷藏功能的小型車輛搬運到常溫、甚至高溫房間,進行殺蟲處理。多次的搬運和溫度的驟然變化極易損壞新鮮水果。海運也面臨同樣的通關不便,泰國水果一般被要求在香港打開集裝箱,進行轉貨或者檢疫。

  另外,在個別關口上,對防疫標準和植物害蟲的界定等存在不同的學術觀點。此外,中國—東盟貿易區運行過程中,缺乏政府層次和執行部門的經常性溝通,沒有相關機構處理具體事務,如果出口水果遇到問題,只能在關口進行協商,影響通關過程。

  烏泰説,中國一直是泰國農産品出口的巨大市場,相信水果貿易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今後中國民眾能夠更便捷地吃到更高品質的泰國水果。

  優勢互補

  丁 剛

  推動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關鍵,在於優勢互補。水果生産是東盟的經濟強項,也是其擴大對華出口的優勢所在。

  鞏固優勢,創造更多有利於優勢發揮的機會,不應只是擁有優勢一方的關切,也應成為另一方努力的目標。幫助對方就是幫助自己。為對方的優勢創造條件,也會有利於自身優勢的更好發揮,這才是優勢互補的意義所在。

  今年以來,一些東盟媒體對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後雙方在一些領域中出現的競爭,給予了不少關注。某些西方媒體甚至借機利用這個問題來渲染“中國威脅論”,認為中國與東盟的合作並不能帶來互利雙贏。

  從自貿區的長遠發展來説,我們不應忽視競爭的一面。在進一步擴大和深化雙邊經貿關係的過程中,需要更多考慮如何在競爭的領域和産品中,尋找合作機會。但同樣重要的是,在優勢互補的領域和産品方面,應加強通關檢疫等標準的協調,創造貿易交往的便利,以擴大互利共贏成果。後者在自貿區建立初期可能更為重要。

  從目前的情況看,東盟對華水果出口中出現的問題並不十分複雜,通常也是一些自貿區在建成初期的磨合中出現的問題。只要雙方能夠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就相互協調拿出具體方案,一項一項地逐一解決,並通過必要的行政手段推動落實,就可以在短期內達到較好效果。

  自貿區如同一個複雜的機械系統,其正常運行不是只靠一個“零關稅”的協定就能保證,還需要不斷調試這個系統中的不同部件,使之能順利運轉,最終形成雙方認同並能共同遵守的海關等各種標準。

  標準建設是自貿區的基礎工作,如果中國與泰國、越南等東盟國家能在水果進出口領域建立起一整套完備的標準,讓中國老百姓吃上更多新鮮味美的“放心水果”,相信也會有利於推動其他貿易領域的標準化建設。

  加快協調

  暨佩娟

  中國市場上的進口水果中,芒果、菠蘿、西瓜、榴蓮和香蕉幾乎全部來自東盟國家。過去很難買到的“水果之王”榴蓮和“水果之後”山竹褪去了“皇家水果”的光環,成為中國城市很多尋常百姓喜歡的水果。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目前,東盟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進口水果來源地,中國從東盟進口的水果總額已經超過了中國水果進口總額的80%。

  自2000年以來,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分別成為中國從東盟水果進口的三大來源地。去年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實施,享受“零關稅”政策的超過7000種商品中,10%左右是農産品和食品。一些東盟國家也開始開拓新的對華出口水果品種。

  東盟對中國的水果出口還面臨著一些挑戰。有評論認為,中國—東盟水果貿易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非關稅壁壘。中國和泰國在實施“零關稅”的同時,都加強了對進口水果的衛生檢疫。然而,中國和東盟各國水果生産都還缺乏“綠色意識”,“衛生、營養、無污染”的標準並未完全普及。

  東盟秘書處資源發展事務局自然資源項目主任宋沙克博士對筆者表示,東盟對中國水果出口面臨兩方面挑戰:第一是中國與東盟之間存在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自從中國—東盟自貿區啟動以來,雙方水果貿易中關稅壁壘的作用已經大大降低,但很多細則還有待東盟各國與中國農業部進一步商討;第二是東盟各國與中國在法律法規、衛生與動植物檢疫措施(SPS)上還存在不同。例如,出口國需要填寫的相關表格不同,要求的具體步驟也不同。為能達到中國在法律法規和SPS上的要求,東盟各國需要提前做出一些適應性安排,這要花費很多時間以及人力資源成本。

  世界各國都越來越重視SPS,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不會説“我相信你”就放鬆了檢疫標準。事實上,各國的SPS日趨嚴格。早在2002年,東盟與中國就簽訂了農業方面的諒解備忘錄,也成立了工作小組推進雙方的合作。但長期來看,針對單個水果産品,還需要各國分別與中國進行一對一的對話,協調衛生檢疫的標準。泰國、越南、菲律賓等東盟的主要對華水果出口國希望能夠加快這一進程,以便推動更多的東盟水果進入中國市場。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人民觀察
  • 自貿區
  • 標準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