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塑化劑風波繼續延續 重塑消費信心成為焦點問題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17日 03: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家稱,我們平時的飲料、食品塑料包裝都含有塑化劑,這是不可避免的,但都是有嚴格規定的,沒必要一齣現安全事件就産生添加劑恐慌。所以,對塑化劑的量化標準才是重點。

  在台灣食品行業掀起風暴的塑化劑陰影正在侵襲大陸。16日,某報引用香港媒體的報道稱,日清生産的“大將炒麵日式燒汁味”,“禦品皇生面香濃牛肉味”,韓國農心出産、上海製造的“辛拉麵特辣香菇味”與金粉牌“河粉王原汁牛腩味”這4款方便麵調味粉和醬料含有塑化劑。儘管生産企業強調産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但是,北京、成都等地的各大超市還是聞風而動,將在售的相關産品紛紛下架。

  11日,大陸首次在食品行業查出塑化劑。國家藥監局發出通知,廣東、浙江4家企業8個樣品中檢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簡稱“塑化劑”),對已採購相關産品要立即封存,並配合做好問題産品處置召回。廣東省東莞市昱延食品有限公司因生産含有塑化劑的食品添加劑被查,銷往廣東、新疆、河南等地的14家企業的産品已被控制,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採取刑事措施。

  夏天酷暑,本來正值飲料熱銷季節,然而由於“塑化劑恐慌”蔓延大陸,記者觀察到,超市採購的人們在飲料貨架前駐足時稍顯踟躕。不僅如此,這種恐慌也蔓延到其他食品的身上。“我真心建議大家,在吃不準的情況下,儘量少吃抹茶味的、聞起來超級香的、顏色鮮艷的、有多種口味的蛋糕類食品,因為目前含有塑化劑的添加劑都集中在這些類別上。”網上這則“香味濃郁麵包有塑化劑別亂吃”的微博最近引網友瘋狂轉發。

  塑化劑到底是什麼?致癌風波有何依據?對人體危害究竟是怎樣的?會在食品行業帶來怎樣的風暴呢?

  違法操作終釀惡果

  在這場添加劑風波裏,除了塑化劑,還有一個專業名詞被專家和媒體反復提起,就是起雲劑。大陸的叫法是“穩定劑”或者“增稠劑”。

  起雲劑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製成,能幫助食品乳化,起到改善産品口感的作用,是無害的食品添加劑。起雲劑裏的棕櫚油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料,但比較貴。於是,塑化劑在不良商家的“提攜”下,“閃亮登場”。

  塑化劑,也是添加劑的一種。普遍用於化工行業需求,是塑膠材料的一種化學物質。專業角度上來講,它含有鄰苯二甲酸酯(DEHP),在台灣被確認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用於食品生産加工。

  這場風波的本質是:不良企業發現“商機”——用作用相似的工業塑化劑代替了價格較貴的食用棕櫚油,達到了節約生産成本的目的。工業添加劑用於食品,直接觸犯了法律。因此相關負責人在事件曝光後便進入司法程序刑拘。

  台灣隱藏30年,大陸是否也被行業“潛規則”?

  塑化劑風波的市場“後遺症”

  目前正值飲料銷售旺季,但是塑化劑事件之後,超市飲料銷售有了一個明顯波動。記者觀察到,北京沃爾瑪、家樂福等大型外企商超對台灣品牌飲料的促銷力度減弱;美廉美、物美等本土大型商超原本高調標示的降價“黃簽”也被收起。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認為,塑化劑直接影響了台灣在華企業生産的飲料製品,其市場份額面臨萎縮。“即使相關企業發佈聲明或公告極力與塑化劑撇清關係,消費者的恐慌心理短時間內不會消退。”梁銘宣表示,“事實上,此次塑化劑事件涉及的食品種類除飲料外,還包括果醬果漿、膠錠粉類産品,由於塑化劑在飲品類涉及範圍廣,消費人群多,所以消費者對飲品的抵觸情緒遠大於其他食品類別。”

  記者在美廉美西安門店一樓跟隨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選購食品。她推著自帶的小型滑輪購物袋在飲料區徘徊半天,最終什麼也沒拿。

  “我聽説有些飲料裏面有塑化劑,甭管什麼牌子的吧,還是喝水最安全。”老太太這樣告訴記者。

  大眾對塑化劑不分青紅皂白的盲目恐懼,也是這個季節飲料行業受挫的一個原因。但是,也有從中意外獲益者。

  “水果行業和小家電(榨汁機)會獲得較快增長。”梁銘宣預測道,“據我了解,合肥一家大型家電賣場近期榨汁機的銷量比塑化劑事件發生之前平均增長了20%。不少消費者在塑化劑事件後選擇在家自製果汁。健康又安全。”

  但是,也有消費者對塑化劑風波不以為然。記者調查了解到,在這個群體中年輕人佔了大多數。

  塑化劑,是否是“行業潛規則”

  然而,當已經臭名遠揚的台灣昱伸香料公司負責人賴俊傑供認,他在起雲劑中添入塑化劑已將近30年時,不得不引起了我們的深深震驚和疑問:為什麼這種違法操作“潛伏”30年才被一位母親偶然發現?目前大陸發現的塑化劑飲料,是否也存在著這種“行業潛規則”?

  其實塑化劑“潛規則”已久。記者在某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料裏偶然發現一份台灣舊報紙。據記載,在上個世紀90年代,DEPH還未列入政府所公告的有毒物質內,已經有塑化劑代替起雲劑成分。因為正統的起雲劑使用天然棕櫚油製成,但這種添加劑成本很高,最主要的是保存時間只有三到四個月,顏色偏黃,賣相比較不好看。相較于保存時間長、顏色呈白色、價格又便宜的DEHP“競爭力”輸很多,所以就有廠商鑽漏洞使用這種當時還“未非法”的塑化劑製作食品。看來,台灣塑化劑能潛藏30年也不是偶然。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餐飲服務單位立即禁止採購和使用已經被證實含有塑化劑的廣州市美益香料有限公司生産的番石榴香精,廣東省江門市高迪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綠茶粉、液態酥油和蛋牛奶香油,江門市展望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麵包酵素改良劑,杭州溢香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的桂花香精、綠茶香精、杏仁香精。

  “大陸目前為止在塑化劑這塊還是安全的。因為我們發現的問題産品都是遷移過來的,而台灣發現的(塑化劑産品)是外加的。”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和世界果汁聯合會(IFU)委員、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博士高彥祥對本報記者説,這也是這位添加劑領域的權威專家在媒體面前第一次公開談塑化劑問題。

  據悉,浙廣一帶含塑化劑成分飲料均從台灣被查處商家處運來,大陸目前為止並未查出自産自銷的違法飲料。

  “雖然同屬添加劑,三聚氰胺確實能毒死人,但塑化劑對人體健康的具體危害,還沒有臨床證明。”高彥祥向記者表示,理論並不等於實踐,“台灣塑化劑在食品領域隱藏了30年都沒被發現,而且迄今沒有一例相關病例證實。”工業塑化劑用於食品,這是違法行為。但帶來的真正危害,還未見真正端倪。高彥祥認為,今年添加劑安全領域事件頻繁,但都被證實大多是人為操作不當因素所致。

  據悉,循著益生菌生産廠商提供的線索,最終查出的昱伸香料公司在他們生産的食物“起雲劑”中添加塑化劑這一行為,已經“沿襲”了30年未被發現。

  “我們平時的飲料、食品塑料包裝都含有塑化劑,這是不可避免的。但都是有嚴格規定的。”高彥祥介紹,“除非包裝不用塑料,用玻璃瓶或者紙盒,否則塑化劑是肯定要存在的。所以沒必要一齣現安全事件就産生添加劑恐慌。”

  我國《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塑膠類中規定,DEHP溶出限量標準為1.5ppm以下,而食品中則不得添加。按照慣例,目前各國可容忍的60公斤成人每日攝取量範圍為1.2-8.4毫克,這樣的含量標準內,人體會將其以尿液、糞便形式代謝出體外。

  高劑量時會影響動物的生育系統並提高肝腫瘤罹患機率,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將DEHP歸類為第2B類致癌物,但是對人類有什麼影響目前還未清楚。

  專家:亟待完善標準體系

  “對塑化劑的量化標準才是重點。”高彥祥説,“現行的容器標準是DEHP不能超過1.5PPM。但在人體攝入量中,多少才算真正的超標,國家並沒有相關具體標準。我想國家技術監督總局本月底或者下月初可能會發佈一個參考標準。”

  為此,記者也採訪了相關研究領域內許多專家學者。一位醫學權威領域的王姓教授告訴記者,塑化劑在醫學領域上也廣泛應用,但相關行業監管顯然還不夠。藥監部門應該在含塑化劑的醫藥上提示其潛在危險和限量標準。

  “比如塑化劑吧,衛生部在台灣發現塑化劑問題後,發佈了禁用塑化劑的通告(16號令),在其中明確列出了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類中包括一種稱為鄰苯二甲酸二乙酯的塑化劑。但是,這個鄰苯二甲酸二乙酯是我國藥典(至少是2010年版)中允許添加的輔料。我國的一些藥物使用了這種塑化劑作為包衣或膠囊的成分。其中,有些藥物是常用藥物比如鈣片,並且鈣片主要向孕婦、兒童和老年人推薦,需要定期服用,量比較大。其中,至少有一種稱為蓋舒泰的鈣片在説明書上明確列出了鄰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成分。”王教授憂心忡忡地表示,“但我國藥品監督部門至今既不要求企業公佈塑化劑的含量,又不提示其可能的風險,比如導致胎兒畸形和兒童生長髮育問題,等等。”

  王教授認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目前不在科學研究層面上。先改變食品安全的社會環境,相關部門的責任重大。”

  16日,據央視報道,衛生部工作人員表示,國家檢測任何成分都要有依據,使用任何檢測方法都需要通過多次實驗論證,最後把檢測方法列入國家標準。但是判定檢測方法的研究過程比較複雜。據了解,我國目前2200種食品添加劑中,有檢驗標準的只佔總數的近四成。這也就意味著,有六成食品添加劑無法檢測。

  2200種!如此大的數字聽起來讓人震驚,可以説,這不失為混亂的食品安全現狀的一個最好的註腳。治理食品安全亂象,這一目標任重而道遠。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塑化劑風波
  • 繼續延續
  • 消費信心
  • 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