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能源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04: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哲學家就堅決反對“焚林而田、竭澤而漁”的做法。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讓中國人倍加崇尚這種放眼長遠的價值觀。當今,中國的遠見充分體現在以五年為週期的發展規劃中。中國將比以往更加成功,而能源領域的清晰目標無疑是重要支柱。

  顯而易見,中國既需要安全、低價的能源,又需要更豐富、更清潔的能源。控制碳排放勢在必行。滿足中國的能源需求離不開科技創新。正如“十二五”規劃所展示的,中國將油氣開發列為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重點領域之一。

  我將探討的是:科技如何應對能源與環境的挑戰?中國如何與像殼牌這樣的能源企業建立重要的戰略合作關係,推動未來技術創新?

  如今,全球能源消耗量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截至2050年,全球能源需求量預計將增長2/3。整體而言,這不僅緣於人均能源消耗量的上升,還因為人口數量在不斷增長。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最大的汽車市場。中國渴求能源,因而正從戰略層面尋求解決方案。

  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長7%;城鎮化率提高4%;提高能效並降低單位GDP碳強度;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8%—10%——這些都是中國“十二五”規劃的重要目標,考慮到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以煤為主,這些目標受到舉世關注。

  在我看來,國際合作與科技創新是開啟成功的一把鑰匙。像殼牌這樣的跨國公司擁有創新技術並在能源領域擁有超過一個世紀的豐富經驗,而中國則能夠依託自身對當地市場的深刻理解,以及著眼全國的廣泛視角,確保相關技術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中國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與殼牌進行“中國中長期能源發展戰略”合作研究。

  當我們的中長期研究正在進行時,中國“十二五”規劃已開始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有三種情況肯定會出現:首先,鋻於煤在中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中國必須尋求各種可行方案實現清潔用煤;其次,中國的能源結構必然會繼續走向多元化,逐步從煤炭轉向一系列清潔能源;最後,不管使用什麼能源,都必須想方設法提高能效。我認為,在這三項任務中,科技的作用至關重要。

  例如,煤氣化技術將煤炭轉化為更清潔的合成氣,能用於發電、化工,還能作為“代用天然氣”。在湖南嶽陽,我們與中石化設立了首個煤氣化合資廠。除了為中國能源行業帶來效益,殼牌還一直推動本地化、充分利用當地製造能力的做法:我們認證的中國製造商,讓98%的煤氣化設備自豪地貼上“中國製造”標簽。

  儘管科技創新促進了煤炭的清潔利用,但我認為能源多元化對中國仍然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正讓大型風電、水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扮演重要角色。但與此同時,任何以其他能源替代煤的做法,也將不可避免地拉動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整體需求。

  最終,天然氣領域將有可能取得最令人振奮、影響最深遠的技術進步。21世紀註定是天然氣的時代。到2012年,殼牌天然氣産量將佔其能源總産量的一半以上。天然氣是燃燒最清潔的化石燃料,且開發成本較低。此外,依託先進技術,殼牌還能將天然氣轉化為全球應用最廣的高品質能源産品。在這一背景之下,殼牌攜手合作夥伴中石油,依託先進技術,開髮油氣資源,譬如長北氣田。

  中國既是天然氣的生産國,也是天然氣的進口國。我認為,天然氣處理領域發生的科技創新也是亮點。液化天然氣(LNG)技術一直被用來將大量天然氣輸送到重要的國際市場用於發電。這種技術將天然氣冷卻至-160℃,讓其體積縮小約600倍。有了提高寒冷氣候條件下液化處理效率的創新技術,我們就能在極具挑戰性的地區建立LNG工廠——例如俄羅斯薩哈林特大項目。專業技術和創新能力,讓我們得以解決直接在海上氣田液化天然氣這一難題,而不再需要將其用管道輸送到陸地上進行處理。殼牌不久前宣佈,將在澳大利亞的序曲(Prelude)氣田建設全球第一座浮式液化天然氣(FLNG)設施。

  隨著天然氣制油(GTL)技術時代的到來,天然氣的多樣化應用日趨成熟。這一工藝能將天然氣轉換成多種高質量油品。殼牌在卡塔爾合作開發的珍珠GTL特大項目,目前正處於調試階段。達到最大産能後,它每天可生産32萬桶石油當量,足以在16萬輛汽車的油箱中加滿高品質的清潔燃油。上海和北京已試用了這些高品質的燃油,它們的排放量較低,能切實地改善城市空氣質量。

  除油氣資源的高效開採外,提高能效已被視為和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同等重要的工作。在這方面,科技能夠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殼牌與中海油在廣東惠州合作建設了南海石化工廠,高效、環保生産方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專利技術每年幫助該廠節約至少550萬噸用水。2008年至2009年項目實現的節能量相當於73400噸標準煤。南海項目只是一個例子。殼牌的技術和諮詢服務,可幫助中國煉廠節能10%。

  雖然工業用戶佔據了能源市場的很大一部分,但我仍想強調普通消費者的重要性。如果成千上萬的消費者能夠提高他們的能源使用效率,那麼減排事業將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正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殼牌提出了 “智慧交通”戰略,以更可靠、更經濟和更清潔的方式運送旅客和貨物。

  除“智慧交通”外,可持續的生物燃料也能幫助減少交通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殼牌正在投資生産目前最低碳、最具成本競爭力的生物燃料——採用巴西甘蔗生産的乙醇。與汽油相比,它能減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我們在生物燃料技術領域的經驗和投資,有助於推動生物燃料技術的發展。

  在殼牌與中國的合作中,潤滑油扮演著重要角色,因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潤滑油市場。同時,潤滑油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關鍵一環,例如殼牌與Gordon Murray Design公司合作開發的概念潤滑油,能將發動機燃油效率提升6.5個百分點。殼牌正在中國建設一個潤滑油技術中心,為汽車、船舶、機械和電力行業的中國客戶提供全面的潤滑油解決方案。它將努力與中國客戶、原始設備製造商、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建立夥伴關係,並提供技術、營銷和培訓支持。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説,我們的技術中心遍佈世界各地。殼牌每年的研發投資超過10億美元,領先於其他所有國際石油公司。全球化佈局給予了我們一個全球化的視角,併為我們的中國合作夥伴以及殼牌在中國的業務創造價值。

  在能源領域,對高新科技的渴望永無止境。“更好、更智慧、更清潔”必須成為主要目標。過去我們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先進的技術,以及我們在各個層面同中國建立的有力的合作夥伴關係。這些因素將一直是未來取得更多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