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長江中下游大旱調查:天災之外人為因素不可忽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5日 10: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乾旱

洞庭湖畔的岳陽漁港碼頭附近大面積裸露的湖床。

  往年的四五月份,長江中下游正緊張地防汛。但當前,湖北、江西、湖南等河流、湖泊眾多的省份卻出現嚴重旱情。據氣象部門介紹,21日至24日南方地區出現一次降雨過程,長江中下游一些縣市旱情有所緩解,但部分地區旱情還在持續。

  記者從長江水利委員會獲悉,國家防總已召集有關各方,專題研究三峽水庫調度工作,提出統籌兼顧防汛抗旱、水力發電與航運安全等需求,決定自5月20日起,三峽水庫按日均出庫10000立方米每秒左右控泄;自25日至6月10日,日均下泄流量再加大一到兩千立方米每秒,以緩解中下游抗旱用水、城鄉供水等壓力。

  天災惹禍?

  人為因素不可忽視

  守著大江大湖"叫渴",都是天災惹的禍?

  異常天氣現象是造成長江中下游嚴重乾旱的"禍首"。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副主任周月華説,受拉尼娜氣候現象(赤道太平洋東中部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影響,自去年底以來大氣環流出現異常。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整體偏弱,暖濕氣流無法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造成長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區降雨偏少。

  但一些基層水利幹部反映,天災之外還有不少人為影響因素。

  首先是河道湖泊非法挖沙,使河道嚴重下切,水位下降,沿湖沿江地區取水困難。位於江西新建縣的贛西大堤牛頭湖電灌站已無法從贛江抽水澆田。無奈之下,當地重新在電灌站邊上架設了兩條152米長的鋼管,延伸到贛江中抽水灌溉。新建縣水利局負責人坦言,在贛江中下游一些河段,與2000年比較,河道被深挖了4米多。大量寶貴水源位於中間狹小的深切河道裏,遠離河岸,無法抽取利用。

  另一個人為因素是,一些地方小水電站快速發展,在乾旱期間成為抗旱"攔路虎"。在江西、湖北、湖南,許多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均建有電站,對上游來水進行人為控制。正當乾旱季節中下游地區大量用水時,這些電站卻大量攔蓄水發電。由於電站管理權歸屬不同,利益不同,調度困難,制約了抗旱工作。

  今年4月份,在江西修河流域,因上游水電站不願放水,導致下游2萬畝早稻田得不到及時灌溉。在上級部門干預下,電廠才開閘放水,但此時已造成農田受旱損失。

  第三個人為因素是各地水利設施老化,難以滿足抗旱需求。記者在湖北等地旱區看到,目前農業生産中許多灌溉設施都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的,設計標準低,損毀嚴重,功能無法正常發揮,很難滿足抗旱需要。

  群眾叫苦!

  "再臟的水也捨不得潑掉"

  5月下旬,在"千湖之省"湖北的孝昌縣花山村,一輛輛消防車正進村送"救命水"。村裏老少挑著塑料桶排隊接水。花山村黨支部書記余春明説:"莊稼、牲畜用水顧不上了,得先保生活用水。好多居民一天全家人就用一盆水洗手,洗了米的水再洗碗,然後再澆地、喂豬,再臟的水也捨不得潑掉。"

  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與多年同期相比偏少四至六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年份。

  在湖北,全省一度有66個縣市的雨量為近60年來最少,受旱農田面積達到1800萬畝,約佔耕地三成,有78萬人飲水困難。最近一輪降水過後,全省重旱地區有所減少,旱情有所緩解,但仍有50個縣市降雨量為歷史同期最少,降水對中稻泡田、插秧增水作用有限。

  記者採訪看到,在持續乾旱面前,湖北昔日的"魚米之鄉"土地龜裂,湖泊水體萎縮,洪湖等主要湖泊水體面積比歷史同期少4成左右。過境的長江、漢江持續偏枯。上千座水庫低於"死水位"運行。被譽為"中國水塔"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丹江口水庫,水位降至死水位以下4.3米,創歷史新低。

  在湖南,4月中旬就有182萬畝農田的春耕受到影響,44萬多人的生活飲水受到影響。由於今年以來降雨持續異常偏少,位於洞庭湖區腹地的華容縣等地,遭受半個多世紀以來罕見的冬春夏連旱,群眾飲水和農業生産面臨嚴峻考驗,湖區部分稻田裂開,部分早稻枯死絕收。

  在江西,儘管進入主汛期已經一個多月,但我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容積僅有7.4億立方米,為歷史同期均值的13%。目前全省中北部30多個縣(市、區)出現嚴重乾旱,20多萬人口出現飲水困難。

  近日,記者來到江西新建縣恒湖墾殖場,沿途幾十公里的鄱陽湖已全部枯竭,曾經的一湖浩渺清水已變成一片平原。

  "這是建場50年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恒湖墾殖場副場長李浩元説,水泵已很難在河湖中抽到水。從5月5日起,全場1.3萬人的用水一直計劃供應。當地居民告訴記者:"我們是守著鄱陽湖在叫渴。"

  雨季抗旱!

  幾十年未遇致"束手無策"

  "雨季抗旱"對防汛部門和基層幹部是個新的考驗,暴露出當前南方抗旱工作的薄弱環節。

  江西省防辦總工程師史小平坦言,長江中下游嚴重乾旱説明,沿江各地還要完善抗旱預案,尤其是一些地方的汛期抗旱預案還是空白。

  部分基層幹部也表示,多年來很少想到汛期會出現嚴重乾旱。這導致一些地方雨季抗旱缺乏應對措施。江西安義縣等地一些鄉鎮幹部坦白説,面對幾十年未遇的春旱"我們有些束手無策"。

  有關專家提出,乾旱情況下,政府應對電站、大壩進行及時調度,集中有限的水資源抗大旱。同時杜絕非法採砂導致河道下切影響取水。

  長江水利委員會防災減災處處長黃奇認為,多年來,南方一些省份農業生産用水很粗放,節水意識和節水技術都不強,灌溉設施的修建標準也不高。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南方豐水區應重新認識自身水資源變化,不能雨豐而忘旱,臨旱再掘井。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發生災害性強降水的概率在增大,乾旱時間延長的概率也在增大。"湖北省氣象局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正洪説,這對各地水利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求能抵禦區域性突發強降水,還要增強水利工程蓄水性能建設,要補的課很多。

  一些基層群眾表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專門強調水利建設,但到了基層一些地方就走樣了,部分幹部認為水利建設投資是上面的事,"等靠要"思想嚴重,急需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