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台灣"民調"與"民意":兩岸關係的"民意依據"在哪?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4日 07: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島內各種選舉一個接一個;為掌握民意動向,這樣那樣的民調也一個接一個。民調究竟能不能反映民意,各參選政黨該如何把握民意等等,都值得探討——

  民調能不能真實反映民意?

  台灣的民調究竟能不能反映民意?我看“也能也不能”。之所以説“能”,是因為它反映在選民投票意向上,大多是相對準確的。從過去歷次的“立委”選舉,縣市長選舉,以至地區領導人選舉,當選者大部分都與預測的相差無幾。馬英九能在2008年上臺,也合選民意願,那時的民調與民意是一致的。

  之所以説“不能”,是因為民意和民調也常有不一致。民調只是為一時的某種選舉服務,人為操作因素大,注重表面現象多,注重眼前利益多,尤其是注重藍綠立場而不顧事物本質是非的多,因而很多場合併不能反映或至少不能完全反映民眾真正的利益。例如在一些選舉中,有些選民只注意候選人的表面形象,注意他的言詞表達能力,而且特別注意他是本土還是非本土,因而像陳水扁這樣的人,竟被選上臺連續執政達8年之久。

  陳水扁發生貪污坐牢事件之後,蔡英文出任民進黨主席,由於黨內和整個綠營求變心切,加上蔡的柔軟身段、溫和形象,使很多人充滿幻想。這在相當程度上反映在了民調上。民調顯示,蔡英文似乎在民進黨內有頗高人氣。因此,蔡已獲民進黨2012年“大選”候選人,連李登輝和正在監獄裏服刑的陳水扁都站出來捧蔡。然而讓很多人擔心的是,蔡英文給予人們的有時是表象,骨子裏仍是地地道道的“台獨”。而“台獨”顯然不是民意。

  當然,很多時候民調是反映了民意,在民調和民意大體一致的時候,它會構建社會和諧,推動社會前行。但當民調不能正確反映民意時,就會出現相反的現象。

  兩岸關係的“民意依據”在哪?

  近年台灣各界人士關於兩岸關係、台灣前途的民調,雖然五花八門,但所反映的,大體上是維持現狀,有的反對統一,尤其是反對“急統”。島內多家媒體和有關機構的民調,結果大同小異,大體上給人“統消獨漲”的印象。這是與島內國民黨主張統一的有氣無力,以及民進黨主“獨”的氣焰囂張分不開的。

  這些“民調”説明了什麼呢?如果這也成了臺當局應對中國大陸和平統一的“民意依據”,危險啊!

  根據孫中山先生所説的群眾中有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3種情況,以及他所主張的“統一中國”和“復興中華”兩大任務,我深感頗有現實意義。就國民黨來説,值此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之際,人們非常希望它能從政治歷史包袱中解脫出來,振作起來,在維護島內民眾利益和兩岸關繫上,繼續和努力做一個先知先覺的政黨,站在歷史的高度,國家民族利益的高度,正確地處理各種歷史問題和現實問題,引導和帶領台灣各階層群眾奮勇前進,而不是簡單地跟著民調走。

  至於民進黨,蔡英文新近提出的“兩岸新論述”,表面上講“和而不同,和而求同”,似有“存異求同”之意,十分誘人,其實它的“台獨”本質根本未變。按照民進黨的做法,這就必然會引發族群對立,引發政局動蕩。這不是真正的民意,它與島內真正的主流民意——求和平、求安定、求發展,完全是背道而馳的。

  撥開民調的表象,我認為在台灣,民調有時能夠反映民意,有時卻會扭曲民意,誤導民眾,這是不得不察的。(李家泉,中國社科院臺研所資深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