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武漢刮治庸問責風暴 市委書記:我打算遍體鱗傷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3日 11: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沒有退路,我也不想給自己找退路。幾年下來,我打算遍體鱗傷??書記不能當老好人。"阮成發説。

  《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張瑜 武漢報道

  2011年4月6日,武漢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播放的一段視頻材料,讓在座官員如坐針氈。

  據《瞭望東方週刊》了解,這段視頻通過8個案例剖析了武漢市投資環境存在的若干問題,對於相關單位及人員更是指名道姓,毫不留情。

  此前的3月份,武漢市委委託新華社湖北分社所作的第三方調查《武漢市投資環境問題及對策分析》,暴露了武漢市在行政、法制、財稅、金融、人文環境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的種種問題,令阮成發看後"徹夜難眠"。

  已經是上班時間 工作人員才開始換衣服和化粧

  風暴是有備而來的。

  阮成發在會上當即宣佈成立武漢市"責任風暴"、"治庸計劃"領導小組,由他本人擔任組長,武漢市市長唐良智任第一副組長,抽調相關人員組建工作專班。阮成發要求,各區也必須建立相應的專班,確保上下聯動、整體推進。

  在阮成發的期待中,這場風暴"必須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全市上上下下的每一個層次、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幹部",同時還要"著眼長遠,建章立制,常抓不懈"。武漢市的目標,是成為"全國行政審批項目最少、程序最便捷、收費最低、效率最高的城市"。

  4月12日早上8點30分,已經是上班時間,武漢市房管局登記交易大廳不少工作人員才開始刷卡進入辦公區域,開始換衣服和化粧。

  上午10點40分,武漢市城市管理局"行政許可窗口"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正在認真地操作電腦:一個網絡遊戲界面上,兩個QQ聊天窗口同時開著。

  下午3點,武漢市洪山區委區政府,一名工作人員剛從辦公室走出,一副剛剛睡醒的樣子,一手拿著毛巾、一手拿著牙刷走到洗手間開始洗漱。

  遲到、早退、工作時間閒聊、吃東西、玩遊戲、炒股、看影視劇,對一些人來説或許工作日都像這樣平淡無奇地度過。

  然而令武漢市公務人員尷尬的是,4月12日這天,他們出現在了武漢市"治庸辦"與當地新聞媒體聯手組織的暗訪錄像中。

  一週之後,罰單開出:除了通報批評、調離現職工作崗位、停職等處罰,還有1人被辭退,6個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公開檢討。

  人人自危有什麼不好?

  "現在全院上下正在學習市裏治庸問責的文件,一再叮囑我們絕對不能開小差,被暗訪的人抓到,另外,我們自己也要組織暗訪自查。"武漢市某醫院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瞭望東方週刊》。此時是早上8點半,饑腸轆轆的他望著桌上已經放涼的早餐不敢下手。

  此前的4月11日,武漢市"治庸辦"開通舉報投訴電話當日,就接到並開始受理各類投訴、意見167件。截至4月18日,舉報投訴平臺共接投訴1028件。

  4月19日,"優化辦"查處了武漢供電公司的一起嚴重拖延事故。由於遲遲未給武漢半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安裝基建變壓器,導致其在廠房施工中沒電可用。

  4月22日,武漢供電公司作出處罰: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停職離崗培訓;負有直接領導責任的武漢供電設計院有限公司配電部負責人及項目負責人停職檢查;武漢供電設計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分管副總經理被通報批評。

  目前,武漢市出臺了《武漢市開展"責任風暴"、"治庸計劃"的暫行辦法》以及《關於對損害投資發展環境行為實行問責的暫行辦法》,一切投訴查證後都必須依照這兩個文件作出相應處理。

  "有人講這會不會導致'人人自危'?在責任制面前我們幹部'人人自危'有什麼不好?!我們幹部不自危,那麼人民群眾就會'人人自危'。"阮成發説。

  治庸問責風暴來勢洶湧

  "優化辦"與"治庸辦"是治庸問責風暴的具體執行專班。

  "優化辦"的職責是促成和監督武漢投資環境的優化,由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負責;"治庸辦"則負責監督處理"庸、懶、散"的官員,由武漢市委組織部部長盧國祥負責。

  "從這兩個機構的設置可以看出武漢市的決心,紀委和組織部一個監察官員,一個任免官員。"一位了解內情的人士對《瞭望東方週刊》説。

  當本刊記者來到"優化辦"時,從武漢市紀委宣教室抽調來的工作人員吳忠新正在聯絡媒體策劃週末的暗訪。

  "優化辦"的20多名工作人員是從市政府辦公廳、市編辦、市發改委、市政府法制辦、市公安局、市紀委監察局等單位抽調而來。

  治庸問責風暴來勢洶湧,自上而下席捲了武漢市各區及部門。

  據《長江日報》報道,武昌市地稅局率先啟動了"先辦後審"的改革:取消稅管員管戶制度,納稅人事項全部前置到辦事大廳。

  在此前的稅管員管戶制度下,企業大大小小涉稅事項,都要從稅管員手裏過。堆積如山的審核事項集中在稅管員一個人手中,一方面增加了企業辦事的成本,另一方面容易滋生腐敗。

  4月11日,武漢市國土規劃局也啟動了工業項目審批程序改革。一個工業項目落戶武漢,原本需要經過選址、報地、徵地、供地四大環節,改革後前三個環節全部被砍掉,這樣從提出申請到落戶,可比過去省時60%以上。

  緊接著,武漢市黃陂區工商分局也將工商註冊登記一般事項改為一日辦結,將原本的"受理、審查、核準、發照"四個程序合併為一個程序,即審查員一人一次性辦理。

  這刷新了浙江桐廬縣工商局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兩日內辦結的紀錄,成為目前全國最快的辦結時間。

  阮成發 "滿城挖"

  1957年生的阮成發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歷任武昌區區委書記、黃石市委副書記、市長、襄樊市委書記、湖北省副省長等職。

  2008年至2010年,阮成發任武漢市長。2011年2月,阮成發履新武漢市委書記。

  城建是阮成發任武漢市長時主抓的領域。為完善和提高城市功能,武漢啟動了建國以來最大的城建行動。

  2010年,武漢全年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超過1000億元,為武漢城建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年份。

  其中,構築城市快速交通網成為投資重點。

  如今的武漢遍佈5500個工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都是動輒綿延數公里的道路建設,大建設造成了武漢市天晴時滿城揚塵,陰雨時天上掉泥點子,地上成泥水灘,交通擁堵不堪,令武漢市民和遊客叫苦不迭。

  "我知道,在網絡上有人叫我'滿城挖',前五年在城區挖,未來五年還要挖到遠城區去"。2011年2月,剛剛上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在和人大代表討論時説:"建設不會停止,我會頂著罵名繼續下去"。

  書記不能當老好人

  阮成發期待這樣的一個願景:"2013年,武漢中心城市的地下就會形成一個地鐵內環,二環線將取消紅綠燈,設計時速高達80公里。而二環、三環和四環之間將自由貫通,到中心城區任意一點只需30分鐘"。

  2007年底,國務院批准武漢城市圈建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09年底,國務院批准建設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2010年,國務院批復武漢為我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阮成發一再強調這是"武漢大建設的關鍵時期",狠抓投資環境、治庸問責也成了"復興大武漢"的關鍵舉措。

  "這個責任體系首先是一把手負總責。我是武漢總責任體系的第一責任人,我沒有退路,我也不想給自己找退路。幾年下來,我打算遍體鱗傷,只要武漢能好,書記不能當老好人。"阮成發説。

  武漢投資環境堪憂

  一份武漢市投資環境的調研報告,看得市委書記阮成發徹夜難眠,由此在這個中部省會城市發起一場治庸風暴。

  阮成發的批示説:"看了報告,深受教育,深受震動,徹夜難眠。它是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不足、問題甚至是醜陋的一面。知恥而後勇。我們必須痛下決心,大刀闊斧,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整治,並且持之以恒,建章立制,從根本上改善投資發展環境。"

  《武漢市投資環境問題及對策分析》由新華社湖北分社調動各地資源歷時25天完成。

  在此之前,阮成發已感覺到武漢投資環境存在的問題,而每次開會各部門的"捷報頻傳"更讓他感到不安。"他曾説,每次開會聽各部門總結工作時都只見成績不見問題,他覺得這樣問題更大。因此,在2011年春節後,便部署'四大家'就投資環境進行了一個多月的專題調研。同時,為了更好地監督政府部門,他特意委託我們這樣具有公信力的組織展開第三方調研。"新華社湖北分社社長梁相斌告訴《瞭望東方週刊》。

  "武漢投資環境的問題,感覺就像人病了不舒服卻查不出病因,有一種'重症肌無力'的感覺,其實更危險。"在4月6日武漢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上,阮成發總結説。

  他將這歸結為"人的問題,尤其是幹部作風"。

  784道行政門檻

  武漢市市長唐良智在4月6日的會議上給出了一串數字:

  經過多輪精簡,武漢市保留行政審批事項232項,但這僅僅是大項,其中27個大項下面還有213個子項,加上備案、市審核報省批和省委託新增的項目,各類審批共有784項。

  在武漢市目前的在建工程中,有一條中北路延長線二環線至三環線工程,全場3.35公里。這是阮成發擔任武漢市長時非常關心和直接過問的市政重點工程。

  2009年10月31日,武漢市城投公司將項目報武漢市國土規劃局審批,耗時6個月獲批;2010年3月,向市發改委報送項目建議書,同月獲批,耗時1個月;2010年3月,向市環保局提交環評報告,3個月後獲批;2010年4月,向市發改委報送項目工可報告,4個月後獲批;7月,向市發改委報送項目初步設計,9月獲批,至此,審批環節總算走完。接下來,則是武漢市城建委會同武漢市科技局組織專家論證;到工程開工,已是2010年10月,計劃工期18個月。對此,時任武漢市長的阮成發曾作出這樣的批復:"3.35公里工期需要18個月,真是難如上青天!"

  市長親自關心的工程尚且如此,其它項目的艱辛則更不用説。

  2009年,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下屬的烽火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烽火科技")計劃投資8億元建研發大樓,一年半後,直到2010年6月,才與武漢市相關部門談妥該項目。

  烽火科技在辦理工程審批時特地繪製了一套流程圖:從申報立項到工程許可需36道手序,到拿到施工許可證需52道手續,再到備案證明需75道手續,到最後拿到房産證需77道手續。在這77道程序中還不包括行業專業手續及施工過程中的檢測手續。如按每道手續7個工作日來算,再加上中間的休息日和假期,拿到工程規劃許可證需要292個工作日,拿到施工許可證需406個工作日,到最後拿到備案證明需518個工作日。

  一個鮮明的對比是,烽火科技2008年在南京計劃興建的28層大樓早在2010年就已經交付使用。

  在這次治庸風暴中,武漢市規定:凡是省級以下的審批項目一律廢止,凡是省級以下的收費項目一律取消,包括相關聯的子項、所謂公共管理事項一律取消。確需保留的,經市長審定同意。

  政務環境堪憂

  在武漢市政協對投資軟環境的問卷調查中,20%認為武漢市執法部門"三步式"(先批評教育、再限期整改、最後處分罰款)執法制度沒有落實;24%認為武漢市行政執法責任制沒有落實,32.9%認為武漢市執法人員自由裁量權太大,22.5%認為武漢市在涉企檢查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吃拿卡要。

  "企業負擔很重,每個月都要接待不同的調查組、執法組、每來一次,企業都要繳納罰款,花費招待費用。"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家企業負責人説。

  另一家企業的行政高級主管則反映説,消防部門一年多次到企業驗收,整改內容不一次性告知,每次企業都要招待打點,而當地派出所每年則要收取企業12萬元的"保護費",為了防止派出所辦事拖拉,公司只好于2010年被迫通過相關公司變相繳納了這筆"保護費"。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外資企業則反映,武漢市的消防、防雷、職業病防治等部門經常上門,以組織培訓、檢查罰款、借機推銷産品等各種形式,收取企業費用。

  在武漢市政協的軟環境調查中也發現了一系列問題:有的部門口頭同意企業邊開工邊辦手續,可剛一動工,就以其未批先建為由罰款;有的部門對企業辦理有關手續以種種藉口拖著不辦,等企業開工,就以其未辦手續為由罰款;有的執法人員粗暴執法,不顧企業實際情況,罰款沒到位就強行拖走設備、拿走賬目,造成企業不能正常生産和經營;有的執法部門不管企業承受能力如何,隨意下達處罰決定書,"獅子大開口";有的部門唯利執法,有錢有利的事就搶著辦,無錢無利的事就拖著不辦。

  據了解,武漢市各職能部門面向企業群眾辦理的各類證照有100多種,各種非稅項目有1000多種,數目繁多,手續繁瑣。武漢市財政局的數據顯示,2010年武漢市行政事業性收費達21.78億。

  武漢市長唐良智給出的數據則顯示:目前全市經認可的行政事業收費項目多達290項,有的部門巧立名目,自行設定各種收費項目,還有的單位雖然沒有收費項目,卻指定下屬事業單位"變相收費"、"搭車收費",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在服務方面,某些政府部門的熱情則顯得不足。

  "政府用優厚條件築巢引鳳,企業進駐投産後許多優惠政策兌現拖拉,與當初承諾和文件協議要求相差甚遠。"武漢一家光電企業負責人表示。

  "例如我們每引進一台MOCVD設備,政府承諾補貼700萬元,另外還有300萬的退稅。目前我們到廠設備有14台,但迄今為止,公司一分錢政府補貼和退稅都沒拿到。"

  在武漢市政協組織的關於投資環境調查中,有45.5%的企業反映"政策缺乏創新精神"或"不如其他城市優惠"。

  近兩年,武漢市先期洽談的年産4000萬台的惠普筆記本電腦項目、投資9.5億美元的韓泰輪胎項目、馬士基物流項目等一批産業大項目,相繼被重慶、成都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