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日報:博物館安防需提升 科技難保萬無一失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蔡華偉繪

  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曾經寫道,在有視覺的第二天,"我想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那變化無窮的萬古千年。這麼多的年代,怎麼能被壓縮成一天呢?當然是通過博物館……"

  根據近200個國家(地區)的統計,全世界已經有超過4萬座博物館,中國的博物館目前已經超過3000個,據不完全統計,博物館藏品的總量已超過1500萬件。許多的收藏家都願意將自己一生的收藏捐給博物館,因為這裡被認為是最安全的。對任何一家博物館的館長來説,最擔心的也是博物館的安全。

  博物館安全,尤其是中國博物館的安全,我們知道多少?

  博物館是犯罪分子窺視的焦點

  博物館是珍貴文物最密集的匯集地,因而從它誕生那天起就是犯罪分子窺視的目標。全世界博物館丟失的東西加起來恐怕超過了任何一家博物館的收藏。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葉春司長介紹説,博物館從産生的那一天起,安全就是最重要的議題。館藏文物的安全、人員的安全、館舍及設施設備安全等,是緊密相聯、相輔相成、唇齒相依的有機整體。

  首先博物館是集中收藏、展示文物的重要場所,文物的安全必須首先得到絕對保障,否則博物館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其次博物館是文物開放單位,目前我國大多數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參觀群眾數量眾多、人員密集,因而人員的安全至關重要,沒有安全感的博物館是不會有觀眾的。

  館藏文物的收藏、展示和人們的參觀活動都要在博物館進行,所以博物館館舍及設施設備的安全是文物和人員安全的基本保障。因此,就博物館整體而言,防盜和防火工作同等重要。

  在我國,博物館也是文物犯罪經常發生的場所。從1994至2002年,全國曾連續發生7起暴力搶劫博物館案件,累計造成博物館工作人員3人死亡,近10人受傷,41件館藏文物被搶。

  1995年7月6日,犯罪分子竄入福建省將樂縣博物館盜竊文物,該館副館長廖國華與歹徒頑強搏鬥,被扎31刀,壯烈犧牲。1996年8月8日,犯罪分子撬門剪鎖潛入甘肅省永昌縣博物館,將值班人員用斷線鉗擊昏後捆綁塞嘴,致使值班人員窒息死亡。罪犯盜搶文物15件後逃離。

  經過綜合整治,博物館安全形勢趨於好轉,大部分省份連續實現館藏文物安全年。但2009年以來,博物館安全案件呈現反彈趨勢。僅以今年為例,2011年1月28日,3名犯罪分子闖入湖北黃岡博物館內,打暈值班人員,搶走戰國時期的青銅器3件。經當地公安機關全力偵破,1月30日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涉案文物全部追回。

  2011年2月10日,江蘇如皋市博物館值班人員交接時發現展廳中兩組展櫃被撬,16件文物藏品被盜,目前案件尚未偵破。

  相對於博物館館捨得安全,館藏的可移動文物的安全更難保證。

  5月11日,公安部、國家文物局在西安召開"2011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其中保障博物館安全成為重要議題。

  安防設施普遍需要提升

  近年來在中央財政支持下,博物館安全防範條件不斷改善,但總體投入仍然不足。2008年下半年,全國文物系統進行了為期50天的文物安全檢查,完成了85%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58%的重點博物館的安全檢查,其中被調查的246家重點博物館中,防盜、防火設施的達標率分別為55.28%和50.41%。重點博物館尚且如此,其他博物館安全防範設施配備情況可想而知。

  葉春説,我國的《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文物收藏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館藏文物的安全負責","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收藏文物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配備防火、防盜、防自然損壞的設施,確保館藏文物的安全"。此外,《博物館條例》、《博物館安全保衛工作規定》、《國家文物局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範級別規定》、《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範》等規章、規範,對博物館安全管理做出了一系列具體規定。

  在我國,擁有1萬件藏品以下的博物館為三級風險單位;1萬件以上和5萬件以下的博物館為二級風險單位。而國家級或省級博物館為一級風險單位。

  對於一級風險單位應按照整體縱深防護體系的要求建立技術防範系統。一級風險單位應建立專業保衛隊伍,在防護區或禁區內設立報警監控中心,中心控制室應配備自衛器具、通訊工具。藏品、展品所處房屋、廳、室的門窗均應設置報警裝置,位於一層的窗戶還應有實體防護柵欄或安裝防彈玻璃。一級文物的字畫、絲織品等藏品在展示時均應有防彈玻璃製作的專用框架或裝有報警裝置的展櫃對其進行防護。

  為保障館藏文物的安全,國家規定,凡沒有安裝報警設施的單位,不得展出文物;沒有達標的單位,不得展出三級以上文物,文物庫房不得存放三級以上文物;不具備安全保管條件單位的三級以上文物,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主管部門指定安全達標的單位代為保管。

  2008年我國開始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政策,目前全國已有1749座博物館免費開放。博物館的各類安全風險、安全隱患也與日俱增,但對博物館安全的投入尚未得到相應的重視,安全防範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

  科技並不能佈下天羅地網

  科技一直是保障博物館安全的有力武器。1960年1月25日,我國第一台聲控防盜報警器就安裝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館內。1992年9月18日開封博物館發生了一起特大文物盜竊案,69件文物被盜。罪犯撬開窗戶進入展廳後踩在展櫃頂上,用預先試驗過的反技防手段將多個被動紅外探測器蓋住,使其失去報警功能。從此博物館周界防範的重要性得到重視,許多博物館採取了在防護區和禁區內採用3種以上不同探測原理的探測器構築安全防線。

  除了防火防盜,博物館還得防震、防潮、防蟲、防污染,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必然是高科技武裝的智慧化建築。

  但科技畢竟不是萬能的。比如現在博物館的安防系統主要以視頻監控為主,通過管理人員查看顯示大屏上的圖像來發現緊急事件。一方面工作人員不可能時時刻刻盯著大屏幕,另一方面,現在博物館越建越大,監控點數越來越多,不可能將所有的監控點同時顯示在大屏幕上。而且目前大多數博物館的安防系統還不能和公安系統、消防系統有效聯動。東西丟了再報案,建築失火了再通知消防,對於博物館這樣的單位,延遲一分鐘就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現在世界上許多博物館都會把安全工作交給專業的安防公司來經營。但責任心的缺失依然是最大的隱患。一些地方表面上將文物安全"天天挂在嘴邊",實際工作中卻是"天天放到一邊",有值班制度不到崗,有應急預案不演練,安全防範工作漏洞百齣,導致先進的技防設備形同虛設。

  在國際博物館協會設有專門的安全委員會,在去年召開的博協大會上,專家認為博物館安全技術防範經歷了從狹義犯罪預防向廣義犯罪預防,現在正在向損失預防邁進。光照、溫度、濕度、空氣污染、微生物、植物(苔蘚)、動物(蟲子),都可以對博物館的文物造成損壞。比如防火,包括故意放火和自燃起火。預防放火是犯罪預防,而預防自燃起火則是損失預防。

  1911年8月21日,從盧浮宮傳出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蒙娜麗莎》失竊了。兩年之後當它幸運地失而復得時,偷盜者佩魯賈讓大家大跌眼鏡,他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油漆匠,將畫作簡單地藏在衣服裏就逃過了所有的安防。現在《蒙娜麗莎》放在一個有特殊裝置的容器裏,上面覆蓋著兩塊彼此相隔了25厘米的防彈玻璃,但誰敢説這樣就可以高枕無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