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黨報評電影口碑網站 莫讓“口碑”變“水杯”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05: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近日,有電影片方懸賞十萬徵集“黑水”組織線索,聲稱有不明網絡“黑水”組織在幾家網站,對《關雲長》、《戰國》兩部電影進行了“大規模有組織有預謀”的打低分和惡意評論。不管片方果真遭遇“黑水”,還是藉故炒作,依靠網絡“水軍”抬高自己、抹黑對手的電影宣傳“潛規則”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某種程度上反映出“電影口碑網站”對人們選擇電影構成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如今人們像通過“大眾點評網”挑選餐館一樣,越來越多地通過一些專業網站查看網友對電影的評分和評價,以此來決定是否到影院觀看某部電影。而這些網站之所以能取得人們信任,在於它們通過技術手段,將正在院線放映的某些電影的“口碑”及時地整合併量化,方便觀眾查閱和參考。

  還記得前些年,某些商業大片形式華美、內容空洞,口碑極差,票房卻極高,頗讓人琢磨不透。其實,隨著中國式商業“大片”起步,花大價錢整合各類媒體進行地毯式“前期宣傳”的商業推廣模式也逐漸“成熟”,媒體見面會、明星專訪、電視直播首映禮等席捲而來。宣傳陣勢的宏大,其實與電影的品質並沒有必然聯絡,它只是利用了與觀眾的信息不對稱,通過“宣傳轟炸”吸引觀眾走進影院。一旦觀眾走進影院,便為票房數字“添磚加瓦”,等到觀眾發覺電影品質不值票價,也就是形成口碑之際,票房大廈已經“美輪美奐”。票房與口碑的悖謬實際上反映了大規模資本構築的單向傳播對單個觀眾所形成的信息霸權。

  通過這些專業網站,一部電影“口碑”與“票房”的聯絡越發緊密了。這種悖謬勢必被打破,一方面因為“宣傳轟炸”很大程度上帶有欺騙性,把戲玩久了自然沒人再信;另一方面,豆瓣網、時光網等電影口碑網站的出現改變了這種信息不對稱。人們第一時間便可以獲得大量觀眾的“口碑”,在豐富多元的評價信息中判斷電影的品質和趣味。

  然而,資本從來就無孔不入。電影宣傳如今已經進化到“整合傳播”的階段,片方通過宣傳費用“收編”一切可能對電影票房産生影響的媒體渠道。在網絡上,發動“網絡水軍”大規模發帖吹捧己方電影、打高分(即所謂“白水”),成了時興的手段;有“白水”則必有“黑水”,只要能夠打擊對手、抬高自己,方式自然可以豐富多樣。

  偶然事件不足道,問題是“白水”“黑水”似有氾濫之勢。這其實不難理解,電影片方如果不主動發動“水軍”,便有可能“被水軍”,索性不如先下手為強,也就是説,同期上映的片方往往形成“博弈”的關係,“博弈”的結果是,“白水”“黑水”成了電影宣傳的“常規項目”,片方宣傳成本大幅增加,間接損害影片的投入和品質;電影評論大量“注水”,媒體公信力受損,也傷害了社會的信任度。在這個“潛規則”的局裏,社會良性運行的成本增加,以致人人都是受害者。“白水”、“黑水”的殺傷力惡性膨脹,將使電影的“口碑”變成“白水”、“黑水”氾濫的“水杯”,長此以往,中國電影恐怕真的要“杯具”了。

  那麼,如何打破電影評論的“水軍”困境?除了電影口碑網站通過技術升級、最大程度上防止“水軍”作惡,我們恐怕不能僅僅寄希望於電影片方的“自覺”,而只有踏踏實實地依靠包括評論家在內的廣大觀眾。對於評論家而言,獨立、有見地的評價積累成公信力,而公信力是評論家生存的本錢;廣大普通觀眾要更具慧眼,對待精心打磨的誠意之作有春天般的溫暖,對待藝術品質上“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的“水貨”,像冬天一樣冷酷無情。評論家用筆投票,普通觀眾用腳投票,如此方能齊心協力“甩幹”電影宣傳的“水分”,讓那些藝術信譽不佳、專玩“短線”的電影公司和電影人無空可鑽,也才能還優秀電影人以公道,促進中國電影品質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