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托舉億萬農民的幸福——走進農村基層黨組織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們走出了一條利用股份制發展農村經濟的路子。"林清遠説,"最初是吸引農民投資入股,建起了企業,再到吸引農民以土地入股,實現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發展合作經濟。"目前,陳家店村擁有9個企業,去年全村實現工業産值1670萬元,農業産值1150萬元。

  在發展集體經濟的過程中,陳家店村探索"黨總支+公司+合作社"的"1+2"運營模式,支部建在公司和合作社上,黨員都在經濟組織的關鍵崗位上把關。黨組織的引領作用、黨員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發揮。

  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花兒離不開陽光雨露一樣,基層黨組織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須臾不能分離。

  在江西的農村,曾有這樣的順口溜:"黨員不黨員,就差兩毛錢(指黨員交納黨費);各種各的地,各賺各的錢。"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些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現狀。這些年,廣大農村基層黨組織把工作中心放在發展經濟、提高農民收入上,受到廣大農民的衷心擁護。

  "以前,齊沙村主要發展農業,村書記整天與農民呆在一起,常見面常聊天,彼此都很了解,哪家丟頭牛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廣東東莞市沙田鎮齊沙村黨委書記王德説,"後來,村一級的工作重心有了轉變,更多的是考慮如何招商引資、發展經濟,跟外商、上級政府部門打交道多了,跟老百姓接觸少了。只有農民兄弟來辦公室辦事,我們才會接觸到。但除了辦事之外,和他們交談的時間少了,他們在想什麼,他們的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難,我們也越來越不了解了。"

  去年9月,沙田鎮近千名基層黨員幹部用3個月時間,挨個走訪了全鎮12540戶農戶,了解民情,解決困難。"真真切切了解到廣大群眾的心聲,也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了不少實際問題。"王德説。

  目前,東莞市在基層設立了619個"黨代表工作室",將全市4549名黨代表統一安排駐工作室,定期值班,"傳黨情、聽民意、促和諧",&&履職,使"黨代表工作室"真正成為化解矛盾的"防洪堤",溝通幹群關係的"連心橋"。截至目前,"黨代表工作室"共會見黨員群眾2039人次,收集意見建議893條,解決具體問題818件。(人民日報記者胡洪江、賀林平、劉文波、卞民德、侯琳良、汪曉東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