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賀龍女兒:父親與周恩來的一詩之誼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7日 07: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後來我獲得了如下資料:張皞如,名穆熙,字皞如,1878年生於河北省鹽山縣大許孝子村,于1905年離家赴保定深造。由於他天資聰慧,進取心強,成績優異,受到美籍英語教師麥伽利先生的器重。南開老校長張伯苓先生留美回國後,最初在保定大學任課,經麥伽利教授的推薦,認識了張皞如,並對他才華和學識備加賞識。張伯苓先生創辦南開學校並主持校務時,恰逢張皞如被選為河北省參議員,便聘請他到南開學校任語文教師。當時,少年周恩來正在南開中學讀書,張皞如便成了周的老師。周恩來思想開放,品學兼優,必然引起張皞如的注意,從此兩人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頗能説明這種師生情誼的,是兩個人經常在《敬業》雜誌上以詩詞唱和,共同表達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關注。

  張皞如那首七絕詩《傷時事》,就是在那個時期寫作的。當時辛亥革命已落入低潮,數年前成立的中華民國被淹沒在軍閥混戰之中。張勳為打擊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産階級民主革命,處心積慮地拉攏和勾結各地軍閥,在徐州陰謀訂立北洋七省軍事攻守同盟,意在復辟封建帝制。張皞如看到這條新聞,怒髮沖冠,奮筆寫了《傷時事》一詩,對中國向何處去表示出嚴重的憂慮。

  我把從圖書館抄下來的《傷時事》帶回家給父親看。父親説,就是這首詩。不過你找到這首詩,只完成了任務的一半;任務的另一半是,作為張皞如先生的學生,當時周恩來步張皞如這首詩的原韻,也寫了一首七絕,應該把周總理的這首詩也找出來。

  沿著少年周恩來在天津南開時的活動軌跡,我在圖書館果真找到了他寫的這首詩。讓我驚異的是,周總理的這首詩不僅是步老師張皞如那首《傷時事》的原韻,而且與張皞如的詩發表在1916年10月出版的同一期《敬業》雜誌上。周恩來總理這首詩的標題是《次皞如夫子〈傷時事〉原韻》。原詩為:"茫茫大地起風雲,/舉國昏沉豈足雲。/最是傷心秋又到,/蟲聲唧唧不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