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國際觀察:中美唯有合作才能共迎挑戰、共同發展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1日 19: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華盛頓5月10日電(記者冉維 蔣旭峰 紀振宇)10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別代表、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國務委員戴秉國,美國總統奧巴馬特別代表、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和財政部長蓋特納,四人面帶微笑走上美國內政部禮堂的主席臺,共同會見記者併發表聲明。這標誌著為期兩天的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正式閉幕。

  短短兩天內,中美雙方分別有20多個部門的約30位負責人參加對話,展開密集會談。胡錦濤主席今年1月訪美期間同奧巴馬總統達成的推動中美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的共識,指引著本輪對話。

  經濟對話取得"里程碑式"成果

  在此輪對話中,中美就事關雙方關係發展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的問題廣泛、深入和坦誠地交換了意見。在會談中,雙方取得了許多重要的共識和成果。

  在總結此次對話成果時,王岐山的評價是:在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指導下,經過雙方共同努力,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了圓滿成功。

  "圓滿成功"背後是本輪對話經濟軌64項、戰略軌48項務實成果紮實的支撐,特別是雙方簽署的《中美關於促進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和經濟合作的全面框架》。王岐山認為,這一框架明確了兩國將開展更大規模、更加緊密、更加廣泛的經濟合作。

  中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更是將這一"全面框架"稱為本次經濟對話最核心、里程碑式的成果。

  此外,從放寬對華高科技産品出口限制到公平對待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從全球金融監管到歐洲債務危機,中美在廣泛的雙邊經濟關係、共同關注的經濟關係等問題上達成了眾多共識。

  如今,中美兩國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是中國第二大出口市場,中國是美國增長最快的出口市場。兩國的經濟總量佔世界的三分之一,貿易總額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中美經濟關係已經遠遠超出雙邊範疇,越來越具有全球性影響。

  同時,中國經濟力量的迅速增長也給美國乃至世界帶來了巨大機遇。美國財長蓋特納在本輪對話結束後的記者會上強調,中國的增長對美國有益,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增幅遠遠高於對世界其他地區,幫助在美國國內創造了大量就業。美中經濟合作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具有"深度和廣度"的戰略對話

  中美本輪戰略軌的對話同樣進行得緊湊而高效。小範圍會談、大範圍會談各兩場,工作晚餐、工作午餐各一場。從建設中美合作夥伴關係到增進戰略互信,從促進中美在亞太良性互動到加強在重大地區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雙方代表在非常有限的時間內深入交換了意見。

  不管是伊朗核問題還是朝鮮半島局勢、不管是清潔能源還是氣候變化、不管是生態環境還是醫療衛生,雙方均認為,應當按照1月份胡主席訪美時達成的《中美聯合聲明》之精神,增進戰略互信,密切高層交往,深化雙邊合作,加強國際和地區問題的溝通協調,促進兩國人文交流,不斷充實兩國合作夥伴關係。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在當日的記者會上介紹,本次中美戰略對話取得的48項成果中,涉及能源、環境、氣候變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充分體現了中美交流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

  此外,此次中美戰略對話還有兩個"亮點":第一,雙方在戰略對話框架下首次進行了戰略安全對話;第二,雙方同意啟動亞太事務磋商機制。

  張志軍表示,舉行戰略安全對話是為了增進互信、探討合作和緩和分歧,避免對對方的戰略意圖産生誤讀和誤判;而啟動亞太事務磋商機制則是為了雙方在亞太地區建立良性互動格局,以便更好地為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坦誠的溝通一定會有回報。新華社記者在對話結束後的記者會上問希拉裏克林頓國務卿:"對話是否讓美國加深了對中國戰略意圖的了解和認可?"

  希拉裏克林頓肯定地回答説:"我確實認為,我們對對方的觀點有了更深的了解。我認為,我們在每個問題上都如此敞開對話,我們已經建立信任,原因在於我們未把任何問題擺在桌下或議程之外。"

  中美合作是唯一選擇

  如同世界上所有雙邊關係一樣,中美之間有共識也有分歧,兩國利益有趨同也有碰撞。中美的歷史文化、發展階段、資源稟賦、現實國情不盡相同,有分歧和差異很自然,關鍵是兩國如何坦誠溝通、求同存異、突出共識、強調合作。

  中美建交32年來,兩國關係雖歷經風雨,卻始終向前。中美雖有分歧,但早已相互依存,誰也離不開誰。

  中美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是現實需要,更反映了兩國元首對世界未來發展趨勢的高瞻遠矚。

  用王岐山副總理的話來講,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中美雙方要充分利用對話的契機,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務實合作。用戴秉國國務委員的話來説,那就是雙方要"坦誠對話,傾心交流"。

  目前,全球化主導的世界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而複雜的變化,世界經濟復蘇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中美兩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既面臨著共同挑戰,也有合作機遇。

  無論是希拉裏克林頓引用的中國成語"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還是蓋特納財長用地道的普通話説出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都説明中美唯有合作,才能共迎挑戰、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