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200個城市如同一母同胞? 新建築被指正削弱城市特徵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8日 08:2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這是5月5日傍晚從工地圍欄外拍攝的綠城西子杭州禦園房地産開發工程現場。 5月5日,一段《南宋皇城遺址建千萬元豪宅》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開發商正在大舉動工,開挖地基,而文物愛好者則在工地上淘寶,發掘出了廊柱、地磚等南宋時期的文物。  在國家級文物保護遺址上“動土”,用推土機、挖掘機對珍貴的歷史文物施以破壞,房地産公司為何公然違反文物保護法?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進行了核實調查。新華社記者 韓傳號 攝 (資料圖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邊拆歷史建築,一邊花重金倣古

  一些新建築正在削弱城市特徵

  開發商和地方行政長官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驅動下,根本不考慮什麼是真正的城市形象,很多城市的歷史生命被一掃而光。”

  ——何德騫

  在提升城市形象上,有的還有誤區,例如重物象、輕人文。

  ——郭鳳岐

  “打造”文化是可笑的,文化不是“打造”出來的,是積澱出來的。

  ——方兆麟

  文史學者何德騫是位“老天津”,一聊起海河兩岸的街道就數如家珍。他習慣從美學角度欣賞各個城市的建築,多年的體會是:建築是有尊嚴的,世人應對它們心存敬畏。

  不過他也發現,近年來,全國許多城市都在追求“國際化大都市”形象,在此過程中,“呆板的、毫無生氣的、火柴盒般的水泥森林”涌現出來,成為受人推崇的“地標”。“千城一面”現象日趨嚴重,有人形容,200個城市如同一母同胞。

  近日,在南開大學主辦的一場有關城市形象的論壇上,何德騫惋惜地説:“在城市改造中,開發商和地方行政長官在巨大的物質利益驅動下,根本不考慮什麼是真正的城市形象,很多城市的歷史生命被一掃而光。”

  他厭惡那些“粗製濫造”的龐然大物。“本來新建築應該有新面貌,但往往不但沒有增強,反而削弱了城市的身份和特徵。”

  多年前的“文化大革命”使何德騫收藏的字畫、瓷器毀於一旦。但在他眼中,那些都是紙面的東西或者小物件,對一個城市而言,最大的文物是建築。“舊城改造、危改拆遷,比‘文化大革命’對文物的破壞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