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調查:超8成黨政幹部自認出身草根 草根難獲成功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6日 1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調查結果提示:

  ★89.6% 的受調查者認為自己是平民“草根”出身

  ★近七成受調查者認為全社會草根成功人士比例不足5%

  ★草根成功首要必備條件是“善抓機遇,不怕冒險,敢於豁出去”

  ★“起步資金缺乏、無人相助”是草根成功最大困擾

  調查時間:4月22起至4月28日,共7天

  調查人數:11456人(包括典型群體隨機調查與網絡調查)

  樣本構成:黨政幹部502人(中央機關單位130人,地方黨政部門372人)

  專家學者200人

  白領職員 234人(管理者58人,一般職員176人)

  大學生896人(北京大學100人,清華大學189人,中國人民大學220人,中央民族大學187人,中國傳媒大學200人)

  網友8324人(人民網、人民論壇網等)

  數據加權:網友調查佔權重60%,典型群體隨機調查佔權重40%

  89.6%的受調查者自認為“草根”;黨政幹部、專家學者、白領職員等精英群體自認“草根”的比例均超過八成

  “草根”是一個形象的比喻,在此指普通平民百姓,他們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範圍包括工人、農民等一般城鄉居民。您認為自己是“草根”出身嗎?有89.6% 的受調查者認為自己是“草根”出身,選擇“不好説”的為5.6%,選擇“不是”的僅為4.8%。

  調查結果表明當前中國社會出身的公平性,大眾幾乎都是處在同一起跑線上。這一現象的産生有其歷史的原因,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不斷地社會主義改造,“貴族”、“富翁”在階級上被消滅。因此,上溯個人背景,社會公眾大都來自一般家庭,父母無外乎農民、工薪階層或藍領一族。這就為草根成功與個體成長創造了相對公平的社會條件。

  而在典型群體的隨機調查當中,83.4%的黨政幹部、84.1%的專家學者、85.3%的公司白領、80.3%的北大、清華等知名學府的大學生自認出身草根。在普通人眼中,這些作為成功人士及成功人士“後備軍”的典型群體,自認草根的平均比例都超過八成,充分説明當前草根成功的機遇普遍存在。

  專家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從當年的物質匱乏、人民普遍貧窮的狀態,轉換為社會物質豐富、人民逐漸富裕的良性狀態也只有30多年,大家的起跑線都差不多,“富二代”、“官二代”也是近幾年才興起的熱門詞彙。

  67.6%的受調查者認為“草根”成功的比例不足5%

  全社會草根成功人士比例有多高?針對這個問題,67.6%的受調查者選擇了“不足5%”(其他選項分別為:17.9%的選擇“10%”,9.1%的選擇“15%”,5.4%的選擇“20%以上”),可見,大多數人認為成功草根的比例微乎其微。

  一項針對胡潤富豪榜所公佈富豪身份的調查結果顯示,從1999年-2009年,每年前50名(去掉重復上榜者),共計205名富翁中有100名富翁(家族、兄弟和夫妻都只算的一人),其家庭出身一貧如洗,“草根”富翁的比例接近50%。

  這兩組數據的對比,至少從兩個方面反映了當前社會財富的現狀:第一,胡潤富豪榜上草根富豪比例較高,説明改革開放以來,草根通過不懈努力有很大的成功幾率,但是由於草根公眾的基數很大,能夠登上金字塔頂端的畢竟都是少數的“幸運兒”,因此在公眾印象中草根人士的總體比例不高;第二,這也從一個方面反映了當前社會財富分配上的不平衡,極少數人獲得了大量財富,而大量草根卻缺乏財富積聚,難以成功。

  專家指出,當前不少利益集團已經形成,佔據了有利地位,將使草根階層傳統的成功之路更為艱難。比如,一個“富二代”可以比較輕鬆地在先輩財富的基礎上再創造1億元財富,而一個白手起家的草根要創造一百萬元財富都十分艱難。同時,由於對成功定義理解的不同,到底什麼是成功?成功的標準是什麼?在多元化語境的今天,不同人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有著不同的參照標準。在弱勢心態蔓延的社會,即使是別人眼中的成功者,估計也很難有勇氣大喊自己是“成功”的。

  60後、70後、80後,誰更容易成功?

  60後、70後、80後,誰更容易成功? 44.1%的受調查者認為難度“上升”,39.2%的認為難度“下降”(選擇“持平”的佔比3.9%;選擇“不好説”的佔比12.8%),為什麼選擇“上升”與“下降”的受調查者比例大致相同?這看似矛盾的結果説明了什麼?實際上每個時代的人要想取得成功都有其有利條件與不利條件,關鍵在於看待問題的角度,如果著眼于積極方面,就認為相對容易,著眼于消極方面,就會覺得難度較大。

  比如,60後的有利條件是利用政策致富的空間和時代機遇都很大,可憑藉政策的優惠和自己的頭腦,停薪留職,下海經商,白手起家,但缺點是當時大家都一窮二白,摸著石頭過河,走出第一步的難度可想而知。80後的有利條件如大學教育普遍化、社會環境更加規範、起點高,其不足之處在於既得利益者已佔據優勢,許多行業提高了進入的門檻,階層固化風險加劇。面對不同的條件,著眼點不同得出的結果自然不同。選擇“上升”與“下降”的受調查者大致比例相同,另一方面也説明當前仍是充滿機會的時代,只要我們心態積極,就會發現不少的成功機會。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此次調查中,“60後”群體選擇難度下降的佔比66%,選擇上升的佔比23%;而80後群體選擇難度下降的佔比26%,選擇上升的佔比68%;不同年代的群體選擇的結果都更注意到了同時代人成功的艱難,而覺得其他年代的人成功則相對容易。

  專家分析指出,從心理學上來分析,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合理的解釋,因此,這樣的結果是人的自我心理保護機制的反映。比如,當前的博士生可能沒有上世紀80年代初期專科生好就業,60後一般思考的是當時的專科生可能比現在的博士畢業生都少,而80後則認為“博士生不如專科生”這一現象突出反映了如今取得成功的難度。

  當前,除了傳統實體經濟帶來的財富機會,互聯網的“草根經濟”成就了不少年輕人,使更多人看到了夢想實現的可能。這表明不論是60後、70後還是80後,不同年齡階段的成功人士,其成長路徑都帶有時代不可磨滅的烙印,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成功特點。但是在任何時代想要成功,成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草根成功首要條件是“善抓機遇,不怕冒險,敢於豁出去”

  中國的草根成功群體是伴隨改革開放一起成長起來的。人民論壇雜誌2010年3月下期《誰會成為下個富裕群體》專題報道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至少出現了政策致富、實業致富、投資致富、資源致富、仲介代理、知識産權、違規違法致富等七種致富的類型。無論採用了什麼樣的致富路徑,一定的能力和素質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草根成功首要的必備條件是什麼?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善抓機遇,不怕冒險,敢於豁出去”佔比19.2%,列首位。其次,“有志向、有理想、有追求,吃苦耐勞,懂得感恩”佔比17.4%。“有一定的外部條件,找到展現自我的平臺”佔比17. 2%,列第三位。

  改革開放以來商業上的成功説明“善抓機遇”的重要意義。魯冠球第一份職業是打鐵,李書福躬耕田畝……放眼浙江民營企業,排名前幾位的浙商幾乎都是“草根”出身,沒有值得炫耀的第一份工作,也沒有讓人羨慕的後臺靠山。他們幾乎都是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抓住機遇,打開了自己創業致富的天地。

  專家指出,調查結果揭示了草根成功的規律也與大眾的認知狀況相符。成功與否與個人的基本素質有關,學歷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智商”和“情商”的結合。草根無錢無權,要想改變一窮二白的生活現狀,就必須加倍開發自己的體能和智力,勤勉努力是鋪就成功之路的第一塊基石。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有無數荊棘或陷阱,做為“草根”一族,你手裏缺少助力的錢勢柺棍,而堅忍不拔的意志力和樂觀主義精神正是草根們應對挫敗困厄的兩大法寶。

  通過分析成功者典型案例,我們發現,找到適合自己的機會和平臺,對於草根成功來説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縱使滿懷抱負,如果沒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臺,展現自己,那成功也只是“鏡中月”、“水中花”。

  “創業成功或具備創業條件”成為首選標準

  如今,一切向錢看的價值取向頗有市場,理想失落,幻想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的浮躁心態和功利取向成為我們社會的病態症狀。幫助公眾厘清“成功”的要義非常有必要。根據調查顯示,參與投票的公眾認為“草根成功”最重要的標準是:“創業成功或具備創業條件”佔比25.1%;“有穩定收入及工作”佔比17.2%;“受人尊重、自我感覺良好”佔比16.9%;分列前三位。

  專家指出,中國的發展已經為人們追求成功提供了新的平臺。但“成功”的標準在相當程度上難以量化和統一,其選擇和可能也是多樣化。如成功的概念不是等同於擁有更多的財富和更高的社會地位。成功內涵往往相當多樣和豐富,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判斷。

  在受調查的大學生群體中,不少受訪者認為,是否“成功”是由自己來判定的,別人的評價最多具有參考的價值。儘管每個人所具有的天賦、所受到的教育各不相同,但都可以擁有自己的理想,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都能夠成功。

  除此之外,很欣慰地看到“家庭和睦、幸福”佔比15.2%,佔據了第四的位置。一個成功的草根需要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係,讓父母和子女都能感到安全和幸福。如果變成了賺錢的工具和工作的奴隸,失去了一個人正常的生活,失去了正常的情感,我們不認為他是什麼成功人士,更不值得去效倣。

  “起步資金缺乏、無人相助”成最大障礙

  調查顯示,草根成功途中,遇到的障礙基本上都是能力之外的環境因素,分別是:“起步資金缺乏、無人相助”,佔比21.9%;“腐敗等不良風氣干擾”,佔比21.1%;“在大中城市,就業、教育、公共服務等機會不均等”佔比15.4%。

  對於草根創業者來説,起步資金是事業開始第一步,資金來源無非是自己積蓄、親友支援、銀行貸款、民間借貸幾種。草根本身家境不夠優越,自己或者親友的財力都比較有限。雖然國家對草根出身的創業者也有相應的扶持政策,比如,大學畢業生、下崗工人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可以選擇小額貸款,但如何選擇項目,如何確定擔保,如何避免風險等等,草根創業者缺乏相應指導,面對複雜的程序和步驟,最後很可能不了了之。

  如今,腐敗問題已經成了影響社會肌體正常運轉的巨大障礙。我國的反腐敗一直保持高壓態勢,反腐敗規章制度也日益規範縝密。重點是政府能真正實施,依法行政,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創造一個“機會公平”的創業環境,一個日趨完備的市場制度體系,一個鼓勵創業的激勵體系。

  此外,應全面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教育、醫療、社會保障服務的均等化,別讓農村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落後一大截。國家應當通過完善法律法規,約束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加強監督並糾正各種歧視性招聘行為。保障平民子弟也能獲得體面的工作、較高的收入以及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目前仍然處在一個社會變遷比較劇烈的時代,我們應當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向上流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讓所有人都能夠懷有一個“中國夢”。即使是平民草根,只要努力向上,都可能憑藉自身的才華和拼搏,改變命運。只有這樣,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才有堅強保障。

  (人民論壇記者 楊昀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