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高科技電影當道 電腦特技究竟是“噱頭”還是“彩頭"?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09: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電影《唐山大地震》海報(資料圖片)

  電影藝術應回歸“人學”本質

  “電影是一種産品,但更是藝術産品,如果能把文學藝術性、工業性、高科技性和商業性在電影中協調統一,這部電影就會很成功。”中國電影集團公司董事長韓三平表示,電影經過多次的工業變革和技術變革,根本沒有變,即電影要在理性和情感上表現人、打動人。技術手段會推動電影的發展,但是這種手段不可濫用。

  《怪物史萊克2》導演凱利阿斯布瑞在北京電影學院舉辦的學術講座上,提醒準備進入電影行業的學生們,切忌為了3D而3D。動畫電影中虛擬的人物形象並非憑空想象,它們的思想和一舉一動都在映射人的世界,而選擇哪種技術手段永遠是導演最後考慮的問題。

  “並不是所有的電影都適合做成立體的,3D也並不意味著影片一定會成功。科幻題材可能很不錯,喜劇片和劇情片就不一定合適,切忌為了3D而3D。”凱利阿斯布瑞舉例説,美國最近上映的動畫片《蘭戈》並沒有使用3D技術,同樣創造了很好的票房紀錄。

  執導過《開國大典》等經典影片的李前寬認為,電影和文學一樣,本質都是“人學”。電影的功能和它的最高任務就是表現人、謳歌人。

  回顧100多年來世界各國電影精品佳作,都是留下了經典的人物形象。《飄》《亂世佳人》等電影之所以能有經久不息的魅力,是因為它們能給人以啟迪,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

  李前寬説:“高科技無論發展到什麼時候它都是表現和張揚人類積極價值觀的形式和手段。如果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僅僅依靠科技的噱頭去刺激大眾的眼球,電影只能是一副沒有生命力的空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