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黨報發文批"文山會海" 稱將助長官僚主義作風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6日 08: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你開會,我開會,大家都開會;你發文,我發文,大家都發文。橫批:誰去落實"。這個坊間流傳的對聯是對文山會海的莫大諷刺。

  與應景、檢查秀一樣,文山會海也是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的典型特徵之一,令上上下下深受其害。但由於其成因複雜,由來已久,以致形成社會頑疾,至今氾濫成災。今天本版刊登的幾篇讀者來信,從會議的空洞、乏味、走過場,到講話的"長、空、廢、假"及令參會、陪會、替會者身心疲憊等不同角度,對文山會海這種害人的形式主義給予了揭露。

  文山會海的直接惡果就是助長、加重了政府部門的官僚主義作風,許多時候,形式主義與官僚主義就是一對"孿生兄弟"。

  "以文件貫徹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以講話貫徹講話",是文山會海的特有現象。這種現象反映了某些領導幹部平庸的工作思路,好像要重視某項工作、表明自己貫徹落實了某項政令,就得層層發文件,層層召集相關負責人會議。只要會開了,文件發了,那就算是重視了、落實了。這種現象也反映了某些領導幹部的工作狀態和精神狀態,就是喜歡在空話、套話、廢話連篇的報告中,追求一種形式上的成就感、滿足感。有些領導幹部離開了開會、發文件,甚至都不知道工作該如何開展。高高在上,眼睛向上,人浮於事,只説不做,應付差事,得過且過,成了一些地方、部門、單位的通病。

  文山會海使不少領導幹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無暇顧及其他工作,更別提深入基層為民辦實事了。特別是縣市級"一把手",每天不是泡在會海中,就是週旋于迎來送往中,幾乎沒有精力幹別的。文山會海造就了扯皮推諉的官僚主義作風。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為了少擔風險和責任,相互之間來回"踢皮球"。文山會海還對財力物力造成巨大浪費,極易滋生腐敗行為。據《瞭望》新聞週刊報道,去年10月中旬,陜西省某縣舉辦蘋果節,會期兩天,直接花費近500萬元。河南省一位副市長透露,他在山東參加一個會議,每人的紀念品1000多元,準備100人的會議紀念品就要10萬元,還不包括住宿、吃飯、交通、參觀等所需費用。

  文山會海,既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費,又可能成為腐敗的溫床。根治文山會海,克服官僚主義,必須動真格,既要"痛究",更要"問責"。

  曬曬身邊的形式主義

  "醒酒會"

  我所在的單位有一年參加街道黨工委組織的"七一"歌咏比賽,獲得了一等獎。可能這次比賽給上級留下了好印象,隨後,單位支部年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去年冬天某一日,街道黨工委通知:下午3時赴你單位檢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工作。

  我們單位很重視,立即打掃衛生,買來水果,整理材料。2時50分,所有黨員、預備黨員來到會議室等待。沒想到一個小時過去了,連個人影也沒見。打電話問,説馬上到。又等了半小時,將近4時30分,街道黨工委一行6人姍姍來遲。

  他們坐定後,滿屋子酒氣,顯然中午都喝酒了。隨後開會,我們單位黨支部書記彙報工作,然後街道黨工委一位領導醉眼迷離地總結了兩句,表揚了兩句。15分鐘,會議就結束了。就在這15分鐘裏,街道黨工委的工作人員心神不定,精神恍惚,其中兩位快要睡著了,還有一位頻頻喝茶吃橘子。領導簡短的總結講話也是前言不搭後語。單位同事説,這哪是開會來了,明明是醒酒來了嘛!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 張 宏

  雷同乏味的表彰會

  筆者因在當地黨報上刊登稿件較多,已連續4年被邀請參加"年度通訊員表彰大會"。主席臺上坐著宣傳部長、副部長、報社社長、副社長。大會內容年年雷同,副社長主持會議、社長講話、宣傳部長作重要講話。這個月中旬,我照例又參加了"年度通訊員表彰大會"。

  社長念稿發言,中規中矩:"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銳意進取……"接著又是回顧總結又是展望未來,半個多小時的講話,沒一句屬於自己的話。宣傳部長講話沒社長那麼刻板,脫稿講,東扯幾句西拉幾條,一會兒説"剛才社長講過了",一會兒又説"我覺得這個非常好"。部長講完台下鼓掌後,副社長又照著稿子念:"剛才部長的講話十分重要,為報社今後工作指明了方向"云云。底下與會者嗑瓜子、嚼話梅、吃水果、喝茶水、接電話、竊竊私語,根本無心聽上面滔滔不絕的官話,坐在我旁邊的一個鄉鎮宣傳委員玩了近2個小時的手機,又是讀手機報,又是給我看其拍的風景照。大家只盼著早點開完會,好去飽餐一頓。

  如此老一套的"年度通訊員表彰大會",實在乏味。作為通訊員,我希望臺上領導能講講辦報的酸甜苦辣、鮮為人知的採訪內幕、編輯部的故事、新聞報道的要點難點、遇到突發事件該如何處理,或者請記者和通訊員説説自己的職業經歷、採訪體會等。這些內容,肯定可以吸引與會人員。

  浙江桐鄉市 姚孝平

  "陪會"浪費很多幹部時間

  4月中旬回老家,看到當副鄉長的叔叔在家裏發牢騷,便問其緣故。叔叔説,他剛從縣裏參加完一個有關全市城建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內容與農村毫無關係,特別是與他這位分管農業的副鄉長更不相干,他完全屬於"陪會"者。連開會帶吃飯,浪費了他一天時間。

  叔叔反映的"陪會"現象在基層普遍存在。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上級開電視電話會議的頻率明顯增多。一些基層單位為了顯示對會議的重視,經常安排一些與會議無關的人員參加。這種"陪會"現象,浪費了很多基層幹部的寶貴時間。

  河北石家莊市 張鳳坡

  累人的"文山會海"

  開會是每個單位經常遇到的事,我從事辦公室工作,參加開會和通知領導開會成為家常便飯。現在的會的確多,天天有會開是正常的事,沒會開才不正常,有時一天有兩三個會,像趕場。今年春節前一個星期,單位一天接到4個會:主管部門業務會、公安部門安全會、廉政工作會、精神文明建設會,都點名要單位"一把手"參加。可領導沒有分身術,只得領導開兩個會,讓我開兩個會。這樣的會開下來不僅質量不高,而且弄得人很累。

  時下,有些會議有必要開,有些會議則不然。有的領導之所以將一些"雞毛蒜皮"的會議開得"轟轟烈烈",不過是一次權力展示,讓大大小小的部門"一把手"在台下聆聽其"教誨"是件很愜意的事情。

  其實,有些會議即使要開,也不一定非"一把手"參加才行。官場有句俗話:"老大難,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所以,什麼會議"一把手"都不能缺席。然而,有些會議的內容不過是傳達精神、佈置任務,由其他人員開會回去後做好彙報就行,幹嗎都要"老大"參加?

  什麼事情都要開會來佈置,什麼會議都要"一把手"親自參加。會議如此氾濫,令人苦不堪言。如果政府行政高效,政令通暢,執行有力,未必需要會議來佈置工作。

  雲南玉溪 朱翠英

  幹得好不如記錄全

  鄰居家男孩大學畢業後應聘到一家大型國企的基層單位工作。春節回來攀談中流露出煩惱。

  他説,"我的鋼筆字寫得可以,單位為了應付上邊的檢查,就讓我專職記錄。一個上百人的科級單位,每月記錄幾十本。安全生産,需建立班前會、班後會、事故分析會等十多本記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需建立三德教育、法制課、信訪穩定、幫教等十多本記錄;黨內活動包括黨建、思想政治工作課題研究、幹部的學習心得、述職報告等,都得記錄。我整天都得打開電腦查文件,上邊有個啥要求,就得建個啥記錄、按時寫個啥彙報。基層是幹事的,按這要求那要求開會彙報,就沒有幹事的時間了。有時開會是一攬子會,但得按內容分開記幾個本子,寫得少了不行,咋著也得瞎編兩三頁記錄。基層幹部也沒有那麼高的理論水平,課題咋研究?我也作難,就從網上找,好賴糊弄一下。上級到基層檢查工作就是查記錄,如果記錄不全,即使你這個單位安全無事故,生産創水平也枉然,照樣扣分,扣分不但扣掉了名譽,也扣掉了獎金。您説我這工作有啥意思?整天做假應付檢查,專業也慢慢荒廢了。"

  聽後我陷入了深思。我退休前是國企一名中層幹部,從事過工會、黨務和基層區隊建設,講究的是求真務實,記錄自己記,心得自己寫。下去檢查時,必要的記錄當然要看,但檢查靠的是走訪。一個單位的工作好不好,到班組走走、看看、聽聽,理應了解得差不多,況且還有實際情況明擺著。僅看記錄,能了解到啥?

  河南平頂山市 梅天順

  會議氾濫催生"替會族"

  前不久的一天,剛上班,我就接到領導的通知,讓我上午9時到縣裏替他開一個電視電話會。替領導開會,我並非第一次,也非第一人,可是開會的時間還未到,我又接到另外一位正在縣裏參加某大會的單位領導的電話,他馬上有另一個會議要參加,由於分身無術,只好打電話讓我火速趕到會場頂替他。他在電話裏顯得十分焦急,沒等我解釋就挂斷了電話。這下我可犯了難:都是單位領導,兩位領導都要求我替會,我該替誰呢?一時拿不定主意,沒辦法,我只好一路疾馳,于8時30分趕到會場,找到那位正在開會的領導,將他換了出來。我坐在領導的位子上,心裏惦記著馬上就要開始的另一個會議。主席臺上的領導不疾不徐地講著,我心不在焉,如坐針氈,不停地看手錶,生怕誤了另一個會議的時間。在會場坐了近半個小時後,我又溜出會場,向另一個會場疾馳。好在我所在的縣城小,兩個會場相距不太遠,我終於在會議開始前3分鐘,氣喘吁吁地趕到了會場。匆匆忙忙簽了名報了到後,我又開始擔心第一個會場,生怕領導點名的時候我不在。就這樣,整整一個上午,兩個會議讓我身心疲憊、提心吊膽。至於兩個會議上,領導講了些什麼,安排了什麼工作,我沒有一點印象。

  前幾天,我將自己的這些經歷告訴了一位朋友,同在辦公室工作的他感同身受。他説,現在每天都會接到各級的會議通知,每個會議都要求單位領導親自參加,而領導還有很多別的工作需要處理,哪有時間逢會必到?於是"替會族"就不可避免地産生了。如今,很多單位都缺少人員,辦公室人員更是奇缺,連替會也替不過來。我這位朋友就曾經有一次因分身無術,會場點名時,他正在另一個會場,結果單位被點名通報。後來,經過研究,他們單位確定了兩個年輕同志,專門負責替領導開會,成為專職"替會族"。

  "替會族"的出現,是一些單位的無奈之舉,更是對當下會風的一種無言的諷刺。

  河南西峽縣 劉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