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打破封閉的慈善體制才能化解行善爭議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4日 09:5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 觀察家

  慈善事業的官方化、行政化,讓一些慈善活動和慈善組織喪失應有的公信力。

  圍繞著陳光標行善的爭議似乎從未消散,據昨日《中國經營報》報道,陳光標的一些捐贈有多處含糊不清,甚至有的受捐贈單位根本不存在。而陳光標回應稱報道98%不實。

  關於行善的爭議,並非只發生在陳光標身上,剛與女明星大S結婚的“富二代”汪小菲,因有網友質疑其“將婚禮禮金捐贈”的承諾未兌現,也在沉默多時後出具了捐款發票,還稱“做事情比曬發票更重要”。由此,我們似乎看到了民間慈善所引發的情理悖論——慈善本來就是純粹道德性的個體愛心行為,卻往往因行善者的道德立場本身受質疑,而變成了所有人的尷尬。行善者委屈叫冤于愛心被誤解,而質疑者則擔憂大眾凝聚的愛心被利用。

  如果做一個比喻,目前的中國民間慈善更像是脆弱的瓷器。瓷器很珍貴,但很容易一碰就碎。與此同時,瓷器又不如玻璃那麼透明,仿佛處於一個封閉狀態下,導致各種猜疑也就在所難免。

  這恐怕正是慈善“惟道德化”的難題所在。道德本身是看不見、難以觸摸的,只有完善可行的制度才能將道德轉化為人人可見的“玻璃缸”。遺憾的是,恰恰是民間慈善良性發育所需要的制度建設,還存在諸多滯後之處。

  長期以來,中國的慈善事業很多時候仍然延續著一種管治型計劃經濟所遺留下來的包辦型慈善模式。在一些城市,慈善事業還高度依附於行政權力和政府體系,難以真正回歸到社會和公眾領域。這種依附型、封閉型的慈善體制,不但導致了本屬於民間性質的慈善事業的官方化、行政化,讓一些慈善活動和慈善組織喪失應有的公信力,更嚴重的是,阻斷了公眾慈善熱情的進入,阻礙了慈善事業的自由發展。不久前,知名藝人李連杰創辦的壹基金所遭遇的“身份尷尬”,就非常典型地反映了這種慈善體制下的社會慈善困境。

  與此同時,民間慈善事業依舊徘徊于法律邊緣,我國現有6個關於公益慈善方面的條例,但《慈善法》至今還未出臺。全國政協常委李崴稱:“一個國家慈善事業的發達與否,在於它的法律保障和國家的長期引導。150多年前的北歐就有國家為慈善立法,與歐美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也在六七十年以上。”

  這一“無法可依”狀態不能再延續。民間慈善機構能否降低申辦門檻、能否全面享受捐贈稅前全額扣除資金等政策優惠、在日常運行中是否要定期公開各類賬戶確保財務透明、捐贈人、公眾及輿論是否享有對民間慈善組織的各種監督權利,都需要在法律層面得以一一厘清。

  脆弱的慈善瓷器需要制度給力,以一種更開放、更合理、更具前瞻性的慈善理念和制度設計,來更新當前某種陳舊而僵化的慈善理念和機制,也就成為橫亙在社會公眾和政府部門面前一個難以回避的現實課題。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決定未來中國民間慈善事業的基本面貌,乃至公眾精神氣質的重大課題。

  □畢舸(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