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地震後日本出現“離境潮” 大調整恐致恐慌震蕩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5日 06: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日本發生9.0級大地震

  這張拼版照片顯示的是,3月30日攝于騎西高中內雙葉町町長辦公室裏擺放的祈禱恢復家園的吉祥物。3月30日和31日,在日本玉縣綜合體育館避難的約1200名雙葉町災民集體搬遷至玉縣加須市一所廢棄的高中。雙葉町是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在地。新華社發

  本報記者 唐燁

  三月,正是櫻花爛漫時。但對日本人來説,今年的三月卻是一個悲傷的季節。

  3月11日,一場地震與海嘯,將整個日本東北沿海一帶幾乎夷為平地,罹難人數已超過1萬人,無家可歸者超過10萬人。日本政府上周發佈的損失報告稱:不包括福島核電廠帶來的災難,單在東京毗鄰的東北地區,遭破壞的屋舍、廠房、道路與公共設施的經濟損失,已高達16萬億至25萬億日元(約合1850億至3080億美元),這將使2011年日本經濟增長下降0.5%。

  如今,二十多天過去了,日本的經濟損失並沒有停止

  核電站危機依然持續發酵。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錶示,暫時還不能確定目前的核危機何時結束。核輻射帶來的食水污染、水産與糧農産品的破壞,不僅讓東京人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整個日本東北的農業與水産業將遭到毀滅性打擊。近20萬外國人離開日本,多個國家和地區發佈赴日旅行警告,一些航空運營商部分取消或減少赴日航班。正如日本首相菅直人對媒體所説,這是日本戰後最大的危機日本經濟在遭受了地震、海嘯和核輻射等打擊後很“受傷”。

  但是,“逆境會讓一個國家煥發出勇氣”。《金融時報》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説,這次日本人民也必將如此。日本領導人應當拿出與之相當的勇氣,倘能如此,經受這場巨大災難的日本或可獲得重生。

  經濟損失有多大?

  日本政府上周首次對外發佈了官方估計的損失報告。報告稱,不包括福島核電廠帶來的災難,單在東京毗鄰的東北地區,遭破壞的屋舍、廠房、道路與公共設施的經濟損失,預計高達16萬億至25萬億日元(約合1850億至3080億美元),將使2011年日本經濟增長下降0.5%。

  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投行預計,此次地震給日本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接近2000億美元,這將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所造成損失的1.6倍。

  《經濟學人》説,無論是哪方面的估計,損失金額都將遠超1995年阪神大地震的9.6萬億日元(約合1000億美元),以及2005年卡特裏娜颶風襲擊美國帶來的1250億美元損失,成為全球有史以來經濟代價最高的自然災難。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教授分析,從實體經濟層面上看,日本國內的生産線因直接破壞和電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大面積的停産,必然會出現暫時性的商品和産品的短缺現象。日本政府大規模的救市資金投入,不僅給已經債務纍纍的日本政府增加了財政負擔,也會因為流動性的過剩和商品短缺的複合效應,而導致災難中常見的通脹高企現象。另外,從金融市場層面上看,大量向海外做“逃息交易”的機構資金,因為危機中有強烈補充流動性的需求,導致日本國內資金流入急劇增加,日元瞬間大幅升值,而投向日本短期國債、謀求“流動性保障”的資金也在短時間內變得越來越多,從而導致基本面惡化的擔憂,離開股市的大量資金和海外“回歸”的大量資金匯攏在一起,一下子就把日本國債的價格拋向了空中。

  而且,災難還在進一步顯現東京電力公司的福島核電廠危機仍然沒有消除。孫立堅教授説,日本特大地震給經濟造成的危害大小,將取決於福島核電站的核污染情況。

  據日本媒體報道,大阪府計劃接受避難者1萬人。京都府和京都市也分別為災民準備好了761套和200套住房。京都府和京都市已分別接受避難者285人和200人。滋賀縣已接受災民159人,其中大部分來自福島縣。目前,滋賀縣有包括地方政府及個人提供的避難設施316處,可接納4117人避難。此外,奈良縣和兵庫縣也已分別接受災民49人和77人。

  他説,如果核污染問題無法控制,將導致日本不得不進行更大規模的人口和産業遷移,那麼這種將花費巨大的財政成本的“結構調整”,可能會讓日本社會出現恐慌性的震蕩。不僅日本經濟會大幅度下挫,而且日本民眾拋售國債恐慌性的離場,也會讓日本國債市場價格暴跌,由此引發金融資産價格一路下跌的恐慌現象,日本政府也會被逼到沒有能力再融資的 “破産”地步。但是,孫立堅認為,在這麼糟糕的局面出現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G7主要國家乃至G20成員,都會加入到援助的行列之中。否則,日本經濟所掀起的“巨浪”,將會嚴重威脅其他國家的經濟運行。

  重建代價幾何?

  目前,日本政府已經開始抓緊進行重建。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仙谷3月24日召開政府部門聯席會議表示,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兩個月內,日本推出16部特別法律,政府將參考當時的經驗,研究為受災民眾減免所得稅、向受災企業退稅等措施。另外,日本政府決定在2011財政年度預算中增加數以十億計日元撥款,專門援助財力較弱的地方政府,支持災區重建。據共同社估計,2011財年補充預算案中援助災區款項將超過阪神大地震時的大約300億日元(約合3.7億美元)。

  孫立堅認為,這次大地震對日本製造業、出口産業和企業競爭力的衝擊,並不一定會超過1995年神戶大地震所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因為支撐今天日本製造業及其出口競爭力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三個地方:京濱區域、阪神區域和九州區域。而目前重災區東北區域的經濟表現則要排在日本國內中下游的位置。1995年阪神重災區生産能力的復蘇只用了半年,經濟的全面復蘇只用了兩年,遠遠好于市場當時悲觀的預期。更何況經過了16年的變化,日本企業的國際化程度已大大提高,分散日本經濟風險能力已大大增強。如果核污染沒有進一步惡化,日本産業的復蘇和企業生産能力的恢復不會花費太長的時間。

  日本震區受到影響的汽車、半導體、鋼鐵等産業已開始逐步恢復生産。日本豐田汽車公司3月24日宣佈,將從28日起恢復“普銳斯”等3款需求強勁的油電混合動力車的生産。本田汽車公司宣佈將同樣定於28日部分恢復生産。

  不過,對生態環境的重建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據媒體報道,地震後,日本出現“離境潮”。自3月11日至今,已有近20萬外國人離開日本,主要為大量海外企業在日本的工作人員。東京的會議和展覽等經濟活動相繼推遲或取消。

  日本旅遊業也受到打擊。三月本是海外遊客來日本觀賞櫻花的旅遊季節,但是大地震發生後,多個國家和地區發佈赴日旅行警告,一些航空運營商部分取消或減少赴日航班。最近二十多天,從成田機場入境的外國遊客,比去年同期銳減六成。此前,日本政府曾經期望以旅遊業提振經濟,但現在不得不修正2011年來日外國人1200萬人的目標。

  旅遊業的蕭條打擊了消費服務業。東京銀座商業區通常遊人如織,外國遊客尤其喜歡光臨家庭式和服專營店和奢侈品專賣店,但眼下這裡幾乎見不到外國人。帝國飯店大堂顯得空空蕩蕩,研討會、宴會、房間預訂大範圍取消,只剩下十多名服務生等待迎接客人,入住率只剩往年一半。

  出於對污染的擔心,多國對日本的進口食品進行了限制。美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成為禁止從日本輻射區域進口牛奶、蔬菜和水果的首個國家。日前,中國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副局長梁卓偉表示,他們發現從日本進口的白蘿蔔和菠菜樣本中碘131含量超標,決定禁止進口日本福島縣等5縣自3月11日之後生産或收穫的奶類産品、蔬菜和水果。此外,新加坡、芬蘭等國也開始禁止部分日本食品入境。

  《經濟學人》表示,世界要消除對日本核輻射問題的擔憂,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更是一個信心的重建過程。

  政府面臨的考驗有多少?

  在重建面前,日本政府面臨的考驗有多少?

  第一,資金的考驗。災難發生後,日本央行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資金規模已經達到55萬億日元。IMF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日本公共債務佔GDP的比例在2012年、2016年將分別達到232%、277%。屆時,日本將成為發達國家中財政狀況最差的國家。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錶示,他已經要求財務省研究如何在保持財政紀律和籌集資金之間維持平衡,但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第二,領導力的考驗。日本共同社日前公佈的民調結果顯示,將近60%的受訪者對政府處理核危機的方式不滿,將近三分之二的人認為首相菅直人沒有表現出領導力。共同社報道,那些住在事故核電廠附近的人們紛紛離開家園,他們感到萬分沮喪。有日本民眾抱怨説,政府要求居住在距核電站20公里內的人撤離,並建議居住在距核電站20-30公里的人也撤離。“為什麼政府沒有及時接受國外的援助,處理好核危機的問題?”

  《經濟學人》説,災難不只是一場悲劇,也是一個重生的起點。核電站糟糕的管理折射出日本失效的政府管理,但是可能促使日本國內的政治改革。如果菅直人能夠確保政府提供核電事故信息的真實性,並解決海嘯災民的衣食問題,他的政權將得到鞏固。

  第三,經濟增長的考驗。馬丁沃爾夫指出,日本政府可以趁此機會制定一項改革和精簡計劃,以此促成國家團結一心。計劃的重點不是促進生産率增長。從1990年以來,日本單位時間産出的增幅與美國不相上下。對日本來説,更重大的問題在於過剩的企業儲蓄。出臺鼓勵企業增加股東分紅的政策會起到作用。在此基礎上,制定一項削減赤字的長期計劃應該也會奏效。有專家分析,日本能否重建成功還取決於政策選擇。比如增加消費稅等醞釀已久的增稅措施,會不會借震後重建之名而推出,這種增稅趨勢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日本的財政危機,但勢必進一步降低日本經濟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