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西方國家空襲利比亞出於利益而非道義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4日 1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專稿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魏鬱):當地時間23日晚,法英美等西方國家繼續對利比亞進行大規模空襲,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西方發動空襲的主要理由是防止利比亞發生人道主義災難,但事實上,此次空襲行動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傷亡之重卻與人道主義精神相去甚遠。分析人士認為,西方展開軍事行動,只是打著人道主義的幌子,實際上是受到意識形態和經濟利益雙重因素的驅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張永蓬先生説:"在西方國家看來,卡扎菲政權是一個獨裁政權。在洛克比空難以及一些石油資源分配上,卡扎菲一直跟西方國家有衝突。因為卡扎菲態度一向強硬,他成為西方國家的眼中釘、肉中刺。這次北非國家掀起'茉莉花革命'之後,西方國家認為推翻利比亞卡扎菲政權的機會已經到了。"

  張永蓬先生認為,除了意識形態原因之外,經濟利益實際上是西方國家進行軍事干預的主導因素。利比亞盛産石油,在地理位置上臨近國際航運要衝蘇伊士運河,這對能源緊缺的西方國家來説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張永蓬説:"法國、美國、意大利等國家跟利比亞有非常重要的石油利益,利比亞每天都有大量的(石油)出口到歐洲國家,因此(軍事干預)背後的主導原因還是石油利益。"

  正是在雙重因素的驅動下,西方聯軍此次出動了包括隱形戰機、航空母艦、潛艇等在內的大量武器對利比亞實行軍事干預。相比歐洲國家在這次行動中的積極表現,美國這次顯得比較謹慎,它多次聲稱不會向利比亞派出地面部隊,只會"有限捲入"軍事行動。對此,張永蓬先生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此次行動不牽涉美國利益,而是美國不想激化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美國發動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在阿拉伯國家中名聲很壞。奧巴馬上臺之後就竭力緩解跟阿拉伯世界的矛盾。奧巴馬在訪問埃及的時候發表了諒解聲明,要謀求與阿拉伯國家緩和關係。他現在的政策就是避免&&、(避免)激怒阿拉伯國家。"

  事實上,任何軍事行動都不可避免地産生消極後果。鋻於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都曾把這些國家拖入內戰的深淵,國際社會普遍擔心利比亞會重蹈覆轍,反戰呼聲也日漸高漲。非盟主張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利比亞危機;俄羅斯也聲明,應該用調解的方式解決利比亞衝突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表示,中方主張通過對話等和平手段解決利比亞當前危機,利比亞的未來應該由利比亞人民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