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評論:被動上調存準率只是權宜之計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1日 05: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單純從內部資金狀況判斷,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迫切性有多高?W IN D的數據顯示,3月,公開市場到期資金6870億元,但央行前20天已回籠4870億元貨幣,本月實現整體凈回籠難度不大。

  再次調高存準率,主要是因為持續居高的外部流動性。央行數據顯示,1月份外匯佔款增加5016億元。市場預期,儘管2月份出現外貿逆差,但資本流入規模或仍較高。而且,隨著日本央行震後的注資,外部流動性衝擊是大概率事件。

  筆者認為,現行的外匯體制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內政策的獨立性,被動上調存準率只是對衝流動性壓力的短期權宜之計,逐步降低外匯佔款比重才是控制流動性水平的根本。毫無疑問,更富彈性的匯率制度,帶來的將是更加靈活獨立的貨幣政策。

  自我國實行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至今,央行的貨幣發行就被動綁定外匯佔款。央行的統計顯示,2010年底,中國金融機構因購買外匯而投放外匯佔款餘額為22.58萬億元,而2000年這一數字僅僅為1.43萬億。10年間,被動投放的人民幣高達21萬億元。同期,中國的外匯儲備也由1656億美元上升到2.85萬億美元。

  這些外部資金中有多少是“熱錢”?有經濟學家用殘差法估算,1月份,新增外匯佔款中扣除貿易順差和FD I,不可解釋的資金高達3930億元,若從中再扣除因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規模增長1000多億元左右,1月熱錢流入規模或達2000億元。

  央行周小川行長曾以“池子論”詮釋外匯儲備的必要性,但我們現在也必須要考慮中國的池子究竟有多大?維持這個“池子”的成本有多高?

  有一點幾乎是沒有疑問的,前期的套利美元不少進入了中國,日銀注資創造的套利日元估計也會偏愛我們。這就引申出兩個話題,一是,以中國的實力能夠稀釋如此之多的流動性嗎?二是,我們是否應該以高通脹、低幣值的成本來維持這一格局。

  “應儘早停止央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央行前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余永定在19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1年會學術峰會上表示,中國這麼多年一直保持雙順差,央行購買美元,向市場釋放人民幣,這種做法帶來一些金融問題,諸如通貨膨脹壓力,外匯管理也越來越困難等等,所以應儘量減少外匯市場的干預,如果因此可能會導致人民幣升值,那麼就需要做好充足準備,採取以往不同的政策措施,使匯率自由化步伐加快。

  筆者認為,要降低外匯佔款比重,首當其衝是擴大進口、平衡貿易;其次,加大中國資本走出去的力度,尤其是鼓勵民間資本走出去,實現資本輸出的多元化;第三則是,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放寬浮動幅度,可以將人民幣兌美元的日浮動區間由0.5%擴大至1%。

  當然,改革匯率形成機制並不一定意味大幅升值,但修復外部不平衡的政策選擇之一在於人民幣有效匯率的平穩升值。這是因為,升值是擴大進口的推動因素,特別是在中國的進口主要集中在資源産品和高技術産品等時,靈活運用匯率工具的效果更明顯。再考慮我們正在加速推進的結構調整、資源價格改革,特別是在國際原油、糧食和大宗商品價格攀升,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的短期刺激因素影響下,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的時間窗口再度臨近,幅度也有可能顯著擴大,5%的升值幅度應該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