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新京報:防止失學,應建學籍跟蹤平臺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06日 03: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2011年全國兩會

  ■ 第三隻眼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落實和完善國家助學制度,無論哪個教育階段,都要確保每個孩子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在我們身邊,還是存在許多孩子失學的現象。典型的就是乞討兒童,他們大多是義務教育適齡孩子。還比如,在中西部農村地區,初二輟學率回潮,一些孩子在這個階段選擇外出打工,不再繼續求學,有的班級,半個教室空蕩蕩。

  對於保障孩子受教育權,我國《義務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有明確規定。但是,由於缺乏救濟機制,導致失學和輟學問題的産生。

  對於乞討兒童,由於各種原因,救助力度卻不夠,他們並沒有通過救濟獲得上學的機會。在筆者看來,我國有必要針對這些孩子,建立失學救濟機制,這方面可借鑒解決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問題的“以流入地為主、公辦為主”的辦法,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城市負責解決乞討兒童的求學問題。

  另外,由於人口流動等複雜原因,對於農村地區、不發達地區的義務教育輟學目前也很難管理,甚至是一片空白。比如,有的地區,孩子上學期來學習,下學期不來報到,沒有人太多過問;有的學生到城市讀書,把學籍從農村學校轉出後,可如果在城市求學發生變化,不去上學,也沒人跟蹤其學籍變化。這種情況下,極有可能發生低齡輟學現象。《農民日報》2010年報道,陜西扶風縣幾所初中,2008年至2009年一年間輟學生達200多人。

  建立學籍信息管理平臺,跟蹤每個學生的學籍,由此很有必要。如果有學籍信息跟蹤,在適齡時未來上學、上學不辦轉學手續便不來上學報到、辦出轉學手續卻不到轉入學校註冊,都是輟學,對此,當地政府部門(或轉入地政府部門)和學校立即依法聯絡監護人,督促監護人履行送孩子上學的義務。同時,視監護人的情況,對孩子進行救濟,就可很大程度減少輟學,做到一個都不少。

  當下,地方政府部門缺乏積極性,是失學兒童救助難的重要原因——對於孩子原學籍所在地政府,孩子遷出、不上學,可減少教育經費支出;對於孩子流入地政府,這些學生不來上學,政府也可少承擔責任,因此,失學兒童往往就變為“兩不管”。為此,我國需要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通過加大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的統籌,並建立義務教育經費隨學籍走的方式,來保障每個孩子的受教育權,同時,應加快建立學籍信息平臺,監督各地履行義務教育保障責任。

  □熊丙奇(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