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新華視點:水旱災害頻發凸顯水利“短板”

發佈時間:2011年01月29日 10: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扭轉“臨陣抗災”的被動局面

  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災害因其突發性和強大破壞力,在水旱災害中備受關注。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年我國異常天氣明顯增多,極端暴雨頻次明顯增加,山洪災害造成的群死群傷事件更加觸目驚心,經濟損失日益增加。

  多位專家認為,我國國土面積廣大,氣候、地質條件都很複雜,水旱災害的治理難度極大。在加強治理的同時,還要學會順應自然,應當重心前移,加強“事前預防”。

  有沒有預防,效果大不相同。國家防總防汛一處處長黃先龍舉了一個例子:河南盧氏縣,2007年7月29日,特大暴雨山洪災害造成90人死亡、失蹤。而2010年7月23日,這個縣再遭暴雨襲擊,強度、量級、範圍均超過三年之前,但當地政府吸取了教訓,提前建立了雨情監測預警系統,及時發佈預警信號、短信,迅速轉移危險區群眾,結果僅死亡3人。

  防災減災專家、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李茂松説,相對於近年來山洪災害多發的形勢,我國監測和預警能力總體上還偏低,信息發佈不夠及時,預案體系不夠完善,群眾防災意識不強,這種局面亟待改觀。

  西南地區去年發生特大旱災,暴露出的最大問題之一也是預防不足。國家防總辦公室抗旱一處處長馮琳説,西南地區原本濕潤多雨,但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不足,配套引水設施缺乏,有水時留不住,要水時引不過去。西南5省區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平均只有10.2%,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

  國家防總辦公室綜合處處長萬海斌指出,在硬體上,技術手段、人員設備已不能適應當前嚴峻形勢;軟體上,很多地方基礎水旱數據不足,應急預案缺乏可操作性,形同虛設。

  多位專家建議,應儘快健全防汛抗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新華視點”記者李柯勇、林艷興、姚潤豐、陳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