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日報評麵粉增白劑存廢之爭:以坦誠的態度給出科學依據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24日 06:2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們在麵粉增白劑上的杯弓蛇影,與其説是對添加劑本身的憂懼,不如説是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擔憂

  熱議多年的麵粉增白劑存廢之爭即將塵埃落定。日前,衛生部監督局對是否禁止使用麵粉增白劑公開徵求意見,公告稱將設一年的過渡期限,擬從明年12月起禁用麵粉增白劑。

  食品行業有這樣一句話:“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化的食品工業”。麵粉增白劑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改變了麵粉的賣相,成為相關産業的催化劑。然而,其對人體健康的未知影響,卻成為爭論的焦點。

  一種聲音認為,麵粉增白劑會破壞麵粉中的營養,于健康不利,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等明確禁用;另一種聲音卻認為增白劑無害,美國對麵粉增白劑不限量,加拿大的可使用量也是中國的2.5倍,若禁用,則會導致食品添加劑廠破産、員工下崗,因此要慎言禁用。各方面對麵粉增白劑的不同姿態,一度令輿論與公眾莫衷一是。

  人們之所以對這一問題如此關心,是因為這些年餐桌上的安全讓人擔心,化學添加物確有潛在隱患。乳酸、瓜爾膠、阿斯巴甜……一盒乳製品裏可能就有幾種添加劑。而《食品安全法》的基本精神,綠色消費、低碳生活的理念,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基本訴求:“能不添加則不添加”。這應當成為食品加工製作領域的通識。

  9月12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結束徵求意見,麵粉增白劑依然被列入麵粉處理劑行列;而今,其退出歷史舞臺的基調已定。短短數月擬出禁令,相較于十數年的存廢之爭,相關部門因應民意、關切民生的積極作為值得肯定。然而,一年的過渡期,還是引發不少質疑。

  設置一年過渡期的初衷,也許在於考慮到麵粉增白劑企業及職工的利益,但這與國人的食品安全相較,孰輕孰重?叫停麵粉增白劑,必然會引發相關連鎖反應,公共政策遲早要面對這個成本,那麼,早一年和晚一年,究竟有多大差別?既然一年後才叫停,那麼,個別麵粉增白劑企業會不會開足馬力、為禁令後的市場備足“存糧”?更重要的是,如果對此缺乏及時有效的溝通解釋,會不會為各色流言的蘊蓄髮酵提供了可趁之機?

  值得思考的是:國際上的麵粉增白劑之爭,似乎並不像我國那麼激烈。説到底,人們在麵粉增白劑上的杯弓蛇影,與其説是對添加劑本身的憂懼,不如説是對食品安全監管的擔憂。也正因如此,宣示“禁用”的公共決策時不可惜墨如金,在禁止使用麵粉增白劑的同時,更應做好解釋工作,以坦誠的態度,給出科學依據;同時強化執法能力,真正為百姓的食品安全構築起剛性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