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糧食“七連增”意味著什麼 是經濟克服困難前提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10日 22: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10年,我國糧食生産連續第七年增産,這是半個世紀以來的首次,連續四年保持在1萬億斤以上,有史以來未嘗有過。這是先後經歷汶川特大地震、百年不遇國際金融危機以及一系列極端氣候導致特大自然災害獲得的七連增,值得特書大書。

  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七連增”,表明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農業列為經濟工作重中之重的高瞻遠矚,表明我們黨“三農”決策無比正確。在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業在GDP中比重不斷變小、農村人口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更加重視農業、農村、農民,不僅關係農村繁榮穩定,更關乎整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大局。

  我國糧食生産“七連增”,堪稱歷史罕見;我國宏觀經濟克服種種困難,保持連續穩定增長,也是歷史罕見。二者重合決非偶然,前者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後者的前提條件。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證明,一旦糧食大幅減産和投資需求膨脹“雙碰頭”,我國經濟運行就會出現“波瀾”。2003年、2004年那一輪物價上漲,就是主要由糧食減産、糧價大幅上漲推動的。糧食價格及受其影響的食品價格佔CPI的權重在1/3左右,而且需求是剛性的。據國家發展改革委測算,2004年前8個月,糧食零售價格同比上漲28%,推動價格總水平上漲3.5個百分點,佔當時CPI上漲推動因素的近九成。可見糧食生産、糧食價格對於穩定物價、穩定宏觀經濟形勢至關重要,可以説牽一髮動全身。

  值得強調的是,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七連增”,伴隨的是農民特別是種糧農民收入穩定增長。既要讓廣大市民特別是中低收入者衣食無憂,也要讓種糧農民對糧食價格穩定增長有合理預期,這是我國糧食宏觀調控的立足點。市民“菜籃子”的根本,是農村的“菜園子”;市民“米袋子”的根本,是農民的“錢袋子”。“七連增”同時是“剪刀差”逐步縮小的“七連增”,表明我們已經找到一條糧食生産可持續發展的途徑。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農業連年獲得豐收,糧食裝滿公家和私人的倉庫,人民生活十分富裕,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對於太平盛世的嚮往。無論是抗擊雨雪冰凍災害、汶川特大地震,還是應對全球糧價劇烈震蕩、百年不遇國際金融危機,中國人的飯碗都穩穩噹噹端在中國人自己手裏,這是一個美好的結果,更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記者王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