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時評:“農超對接”是降菜價靈丹妙藥嗎?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6日 00: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蔬菜價格漲幅較大,各方人士紛紛提出“平抑”之策。“農超對接”像是一條新思路,使人眼前一亮。可是,冷靜分析一下,目前靠“農超對接”降低菜價,現實、有效嗎?

  農超對接的確是很好的流通方式,由農民合作社與超市攜手,訂單種植,産銷銜接,實現“三贏”——超市贏得了穩定的“菜園子”,減少了中間環節,降低了採購成本;農民贏得了穩定的“菜攤子”,既減少盲目生産,避免賣難,又提高了談判話語權,擴大增收空間;對接便於建立農産品質量追溯體系,消費者吃放心菜更有保障。

  可是,這“三贏”裏沒哪一贏是推動價格下跌的。農民一定希望價格高點兒;而放心菜優質優價,賣得高點理所當然,況且建立質量追溯體系也會增加生産流通成本。

  那麼超市呢?市場是個連通器,價格自己去找齊。超市零售價格一定會參照市場價格而浮動,絕不會因為自己成本降低了就自動“放血”。否則,降低成本圖個啥?

  其實,若干年前,許多超市、連鎖店已經在農村建立了自己的採購基地,尤其是那些大型流通企業,誰不知道減少中間環節?可是,歷次農産品漲價中,有哪家站出來主動讓利的?除非一種情況:超市、菜攤再多出兩三倍,甚至更多。賣菜的繃不住了,價格就下來了。

  而現在不可能。一個城市就那幾家連鎖超市,很容易形成壟斷,怎能期望他們發揚風格,讓利於民呢?物以稀為貴。因此,菜價波動,如果説流通環節存在問題、利潤過高,就是因為競爭不充分。況且,我們現在經濟發展程度、居民消費水平決定了不可能要求大家都進超市買菜。目前,美國農産品超市銷售比例80%,而我國僅15%。

  因此,要拓展流通渠道,擴大競爭,還應大力扶持各種形式的菜攤、菜店,讓廣大群眾在菜場、小區或者家門口,都能方便買菜。“二道販子”這麼多,説明大家需要他們。他們起早貪黑,是辛勤的“蚯蚓”,為市場疏鬆土壤,增添活力。我們應當保護、關心、幫助他們。如果擔心影響市容,不妨搞個“菜籃子銜接工程”,規劃、設計、包裝一下,將小攤點搞得小而巧、小而凈,土得有特色、土得有文化。這樣,既保增長保民生,又改善了市容,一定會贏得掌聲。何必辛苦城管們追得小商小販滿大街狂跑,路人嗔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