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經濟學家預測:2011年財政和貨幣政策可能不變

發佈時間:2010年12月01日 0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之際,《經濟參考報》記者走訪了多位國內知名經濟學家,邀請他們對明年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可能的基調進行預測。綜合多方觀點,明年將繼續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也就是説,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另外,政府將堅守3%的物價上漲目標。

  財政支出將擴大

  “明年財政整體支出會擴大,同時財政支出結構會有所調整。”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王朝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具體的支出規模,還要看最近兩個月國家對物價和房地産價格調控的效果。財政資金支出的方向,將向民生、綠色經濟等新興産業、服務業、自主科技創新等領域傾斜。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全則向記者具體介紹了他對明年財政政策重點的四方面看法。他認為,首先在政府投資方面,應著力於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降低對高耗能項目的投入,對與百姓生活相關的項目,如“三農”、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應繼續加大投入,同時還要擴大生産消費品的産業鏈延伸投資,在擴大內需的同時降低外貿依存度。

  其次,要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要合理界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強縣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財力保障,規範省以下財政收入和政府支出責任劃分,將部分適合更高一級政府承擔的事權和支出責任上移。可先在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劃清中央與地方的支出責任。

  在稅制體制方面,李全認為應加快增值稅轉型,改革資源稅、推出環境保護等相關稅種,改革、完善房地産相關稅制,相應調減營業稅等稅收,以完善稅制結構。

  在收入分配方面,應加大對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並應深化改革,加大對高收入者的稅收調節力度,相應降低中低收入者的個人、家庭稅負,以充分發揮稅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力度。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貿所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則認為,明年的財政政策維持現在的提法不變,不過具體做法會有適當調整。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明年財政政策的擴張性更多會體現在支出上。從支出規模來看,他認為明年財政支出肯定會大幅度提高,支出方面會有新內容。中央政府投入1.18萬億之後,也許還會有動作。支出的方向會有所調整,側重於戰略性新興産業投資,民生項目的增加也會是大勢所趨,而且未來會越來越多。

  另外,楊志勇預測,雖然財政在減稅方面不會有太多舉措,但個人所得稅有可能會調整。

  貨幣政策提法可能不變

  “我個人的看法是,貨幣政策方面,明年中央將進一步保持政策的連續性。”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鄒平座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在之前的2009年和2010年,中央都表示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鄒平座表示,中國當前面臨著雙重經濟風險。一個是通脹壓力,一個是緊縮性陷阱,後者更加需要關注。他説,當前美國持續量化寬鬆政策,中國國內也大量發放貸款,表面上看中國經濟出現了過度擴張,應該收緊貨幣。但實際上,在中國當前這種就業不充分的情況下,國內需求的擴大主要來自居民工資收入的上漲。如果貿然收縮貨幣量,不但不能壓縮通脹,反而可能使生産力被嚴重打擊,國內有效需求快速下降,貨幣泡沫更加嚴重。

  而且在中國當前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況下,資金髮行量表面上看很多,但是實際上很多貨幣量並沒有進入實體經濟。貨幣政策的收縮只會使得當前發展很有活力的中小企業經營面臨困難,導致經濟總量增長受到打擊。

  另外,貨幣供應量針對中國經濟總量來看是否已經過剩仍需進一步判斷。有人稱M 2與G D P之比已經接近200%,所以貨幣供給已經過量。但是鄒平座認為,也可能是有關部門對經濟總量的判斷偏低導致這一指標偏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張立群也持類似觀點。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2009年的貨幣政策是寬鬆的基調,2010年實際上是一個收縮的方向。基於對供求關係的判斷、對經濟增長和物價的分析,2011年貨幣政策應該轉向中性,也就是收縮的力度或者控制流動性的力度不宜進一步再加大。總體來説,既要防止流通當中貨幣數量不合理地過快擴大,也要保持對企業一個比較寬鬆的融資環境,支持企業擴大投資,支持居民擴大消費。這兩個目標應該比較好地統一起來。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也表示:“貨幣緊不下來,也不應該太緊縮。”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説,從大趨勢來看,中國經濟今年下半年已經有下行的勢頭,明年會繼續回落,因此“保增長”的問題將非常突出,要放在首位。基於此,明年的貨幣政策應該以保增長為首要目標,貨幣要給足,財政政策儘量保持穩定。

  政府或堅守3%的物價上漲目標

  談到明年我國CPI的預期目標,張立群認為明年價格漲幅不會高於今年水平,應該低於3%。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明年主要的問題還是怎麼樣恢復需求增長的問題,提高需求的增長水平,防止經濟增長速度過度地回調。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由供求關係所決定的價格漲幅不會很高,不會高於今年的水平。從C PI的漲幅來説應該説是在3%以下,PPI也不會出現一個很大的上漲。

  張立群還説,今年下半年以來,PPI總體漲幅持續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供求關係的變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現在主要的問題不是需求過旺,仍是需求不足的問題。

  高盛中國經濟學家宋宇也表示,國務院于11月17日召開常務會議,宣佈將進一步採取措施穩定消費價格,併為低收入群體提供更多支持。我們堅持認為政府調控通脹的能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沒有問題的,目前只是缺乏採取充分的宏觀緊縮措施的意願。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不採取必要的緊縮措施,政府將面臨的是不斷上升的通脹率,而不是較高但基本穩定的通脹水平,因此不認同政府應該容忍更高的通脹率的提法。

  不過也有不同觀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明年可以考慮調整通脹預期目標。從目前物價情況來看,輸入性通脹壓力更大,並且通脹壓力還將持續到明年。一方面,貨幣政策應該發揮重要作用,明年貨幣肯定要收緊。另一方面,可以在保障供給方面採取措施,比如對一些重要農産品的生産給予政策支持和鼓勵,在流通環節加強管理等等。

  至於針對物價的具體調控政策,王建分析明年的經濟形勢時指出,工資上漲的壓力、美國第二輪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都會在明年體現,通脹壓力會更大。目前中國經濟的通脹壓力主要是成本推動,不是因為貨幣,不論貨幣發行多少,都不會消除成本帶來的通脹壓力。因此對通脹的治理也絕不是單一的調控手段就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