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光明日報:我們期待劉翔帶來什麼?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9日 20: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一起看亞運

  再過兩天,就有劉翔的比賽了。據説,他參加的男子110米欄預決賽門票,早已被“黃牛黨”盯上了,價格翻了20倍。短短十幾秒時間,因為劉翔的參與,其“含金量”當真非同尋常。

  盯上劉翔的還有媒體。早在廣州亞運會開幕之前,媒體記者就跑到上海的訓練基地,“刺探”劉翔的訓練情況和預期目標。11月15日,劉翔抵達廣州之後,媒體的跟蹤報道更是接踵而至。即使劉翔躲在二沙島訓練基地閉門不出,關於他言談舉止的點點滴滴,都在記者的筆下成為“抓人”的新聞。甚至有時候,記者的報道細微到了極致,讓人感覺像是在閱讀小説式的情景描寫。

  這就是劉翔的熱度,走到哪都是焦點,走到哪都是新聞。隨著110米欄比賽的到來,“劉翔”必會再次成為一系列話題的關鍵詞。“飛人”能不能重新“飛”起來?能不能實現亞運三連冠?能不能開啟一段新的輝煌?這類疑惑無疑讓人們對劉翔充滿了想象,對比賽充滿了期待。

  人們似乎需要一個結果來驗證劉翔,劉翔也似乎需要一個結果來證明自己。劉翔定下的亞運會目標是跑到13秒30以內,並不無感慨地説:“我已經27歲了,我還是希望找到以前比賽的感覺,我要告訴所有人,劉翔還行。”相對於巔峰時期的劉翔,“13秒30”顯然不是那麼激動人心,而“劉翔還行”的告白也似乎有點英雄遲暮的味道。於是,本次亞運會的110米欄儼然成為劉翔的一道考題──一道要用速度解答的考題。

  然而,對於劉翔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運動員,我們期待的只是快幾秒或慢幾秒的成績麼?或者説,經歷過起起伏伏的劉翔,帶給我們的就只是一個明星運動員寶刀未老的自我證明麼?顯然,這樣的期待太功利了。從2002年釜山亞運會的一鳴驚人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大放異彩,再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黯然退賽,劉翔歷經了一般運動員很少經受的風風雨雨。在這個過程中,他的運動天賦、意志品質和精神境界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而人們也在持續的關注中,感受了一個運動員如何面對成功與挫折,如何克服困難與挑戰。也許,這一次,劉翔的成績不會令人驚喜,但如果他能夠堅韌不拔、勇往直前,這不是比冠軍的得失更值得讓人回味嗎?

  劉翔註定是要受關注的,但我們期待除了成績,人們應該看到劉翔身上更多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