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在感動中互相溫暖、互相激勵,向著更美好的人生進發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6日 07: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製圖:蔡華偉宋嵩鐘自煒林琳

製圖:蔡華偉宋嵩鐘自煒林琳

  身邊的感動百期回顧

  3月22日,本版正式推出《身邊的感動》欄目。開篇報道的是中央電視臺女記者劉薇為救助車禍中的被困者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這位“有良心的記者”,感動了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忙碌的都市,溫暖了整個春天。

  接下來的日子,我們與感動同行。每一天,在尋找感動與編輯感動中,在渴望感動別人也渴望被別人感動中,忙碌地度過。轉眼間春去冬來,100多位人物從記者的筆下、從我們的手中走到讀者面前。

  我們從身邊尋常事出發,著眼人性中的動人瞬間,擷取時代潮流中一朵朵浪花,讓這些點點滴滴匯成一條溫暖的河流,滋潤日復一日的平凡生活……

  仁愛與孝敬,同情與幫助,自立與自強,傳統美德依然是感染凈化我們心靈的重要源泉;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愛崗敬業、盡職守責、勇於創新等價值觀念,也日漸豐富著我們的精神世界。

  在訴諸情感的感動之後,期盼我們的報道能夠觸動心靈,啟迪思考,促使心動化為行動,最終達到推動社會進步的目的。

  我們真誠地希望與每一位讀者、網友一起傳遞感動,傳遞溫暖,傳遞可以使我們踏實工作、努力學習、幸福生活的力量!

  曾經感動我們,現在過得怎樣……(人物新訪)

  曾一智——

  文保路上繼續行

  “我將依然堅持”。就在記者發稿時,曾一智剛剛把自己對哈爾濱市某工程的第四封建議書寄出,這是她的團隊調查數十次的血汗結晶。

  哈爾濱市最近公佈的第四批保護建築裏,經曾一智建議被納入保護範圍的有20多處。從去年10月至今,她的文物保護團隊共遞交了17份“文物認定申請書”,涉及全哈爾濱170余處建築,市文物部門已經全部受理並認定保護。

  “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我們的文保志願者隊伍。雖然都是普通大眾,但他們堅持的卻是一項不普通的事業。”曾一智説。

  “看到這麼多文物被毀,是否會感到心灰意冷?”記者問。

  “哪有工夫灰心呢?這忙都忙不過來了,能搶回一座是一座,能讓它們多‘活’一天是一天啊!”曾大姐快人快語。(本版曾于6月2日報道過曾一智事跡)

  劉 鵬——

  駕照拿了,超市火了

  10月4日,頂著冷風,記者走進劉鵬的超市,頓覺一股暖意。

  “您看我是不是黑了?這半年凈學車了,昨天我去考的試,過了啊!”劉鵬説。今年4月,一聽説殘疾人可以學車了,劉鵬馬上報了名,成了長春市第一批殘疾人學員。“從5月份到昨天,幾乎天天練車,一開始害怕,但後來也挺穩,教練也總誇我開得好。”

  上了人民日報後,中央電視臺也採訪了劉鵬,他成了院裏的明星。更讓劉鵬開心的是,自家超市的生意明顯好了。“現在,院裏院外人都願意上這買東西。”

  有一對40多歲的夫婦,看到報道後,當天晚上就開了半個多小時車來超市買東西了。從那以後,雷打不動,兩口子每星期都會來買一次東西。劉鵬説,“房子是貸款買的,以前還挺擔心。現在好了,每個月還了貸款後,剩下的還夠生活的。”

  女友小郭指著架子上各式的貨品説,您看,以前沒錢進貨,這貨架子上,常是同一批貨,放一面架子,可也不能一架子都擺同樣的方便麵啊,就絞盡腦汁,交叉著放,一開始真難。可現在,煙酒糖茶,啥都有。架子上放不下的,還得在架子外堆著呢。

  日子紅紅火火,但劉鵬還有更大的夢想:“我是喜歡動的人,哪怕做事時遇到困難,也要努力爭取。您別笑話我,其實我特想做大買賣,用成功來證明自己。” (本版曾于7月2日報道過劉鵬事跡)

  何天武——

  有人專程來看我

  11月5日中午,何天武正在陡峭的華山蒼龍嶺負重攀登,一個小夥子突然叫住了他:“您是何師傅吧?我在電視上見過您。”

  “我們是專程從西安過來的。”跟小夥子一起的,還有一位姑娘。“看了您的故事,我們很感動,也特別受激勵。”小夥子從包裏掏出一個精美的小盒子,盒子裏是一支鋼筆,“知道您喜歡書法,這是我們的一點心意。”

  只有一隻胳膊,背負100多斤的貨物,常年行走在險要的西嶽華山——被報道後,何天武出名了。不少華山上的遊客能認出他,有的還會親熱地拉住他合影。他已經習慣了在山上送貨時突然被人喊出名字。

  現在,華山的溫度已接近冰點,遊客們都穿上了厚厚的羽絨服。老何還是一件毛衣加薄外套,上山路時依然滿頭大汗。等天氣再冷一些,生意漸漸少了,老何和他的背夫夥計們,就要進入冬歇期了。

  不過,閒下來的老何也不是無事可做,他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自己的三大愛好中——唱歌、書法、長跑。老家年過七旬的雙親有弟弟照顧,老何很放心。“我在外打工賺錢,補貼家用,還供一個侄子讀書。二弟在家替我盡孝心。我和他分工合作。”

  明年,將是老何在華山的第十一個年頭,他也將邁入五十知天命的年紀,“希望明年更好。”(本版曾于7月9日報道過何天武事跡)

  王秀珍——

  轉正了,更忙了

  王秀珍的故事被報道後,她的誠信之舉引發了巨大反響。最近在訂奶戶吳女士的奶箱裏,王秀珍發現了給自己加油打氣的紙條,“王大姐,你是好樣的,我們永遠支持你!”還有一些訂奶戶打電話鼓勵王秀珍:“我們永遠都訂你的牛奶!”“一切困難都會過去,有什麼困難,你就説一聲。”央視《人與社會》欄目還把王秀珍的故事拍成短片,在節目中播放。

  “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事,大家卻給了我這麼多的關注和照顧。”11月8日傍晚5點多,王秀珍還在奶站整理歸攏著當天收回的玻璃奶瓶,一個勁地説,“我要加倍地回報社會,回報公司。”

  11月1日,王秀珍得知了一件大喜事:她所在的公司決定錄用她為正式員工。“這樣,我的生活就有保障了。”王秀珍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企業都給交,加上送奶收入,一個月能掙2600多元。”如今,王秀珍在公司鐵西一站工作,負責日常管理協調20多個送奶工,自己還兼職做著送奶工,為190多戶訂奶戶送奶。工作更忙了,責任更大了。

  好事不止這一件。王秀珍的兒子李斌是瀋陽市裝備製造工程學校的一名學生。學校得知王秀珍的事跡後,決定免除李斌近5000元的學費。

  對王秀珍來説,“困難時期”已經過去,更加美好的生活正在創造著。(本版曾于7月13日報道過王秀珍事跡)

  刁守臣——

  有了新電腦,遊了老北京

  刁守臣的故事見報後,不少熱心人想幫助他。

  8月4日下午3點半,丹東市殘疾人聯合會帶著一輛輕便靈活的手推車和一台液晶電腦來到刁守臣家。原來,聯合會理事長張波從報紙上看到刁守臣的女兒刁艷華日夜面對一台舊電腦,決定送一台液晶電腦給刁守臣一家,希望為這對“非常父女”圓夢出一點力。上門了解情況後,他們決定再加送一台手推車。

  刁守臣自強不息的事跡感動了遼寧省一家單位,他們出資邀請刁守臣等8名殘疾人到北京旅遊。8月25日清晨,刁守臣一行來到了天安門廣場,觀看了嚮往已久的升旗儀式。

  升旗儀式結束後,刁守臣一行又驅車前往八達嶺長城。“不到長城非好漢”,在遼寧省肢殘協會副主席李錚和志願者的幫助下,刁守臣終於登上了長城。

  9月7日下午,當地一家影像公司的總經理韓小川來到了刁守臣家。他現在正在發展自己的網站,在報紙上看到刁艷華希望找到一份網絡編輯的工作。而在閱讀了刁艷華的博客後,他更是欣賞刁艷華柔美的語言風格和創新的寫作思路,想要聘請她做自己網站的編輯。

  刁艷華得知這個消息,非常興奮地説:“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好心人幫助我。大家對我的肯定,堅定了我努力工作的信心,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和鼓勵。” (本版曾于7月23日報道過刁守臣事跡)

  譚學文——

  辦學有了接班人

  辦學八載,扶風小學漸漸步入正軌。更令老譚寬慰的是,大兒子譚宗偉放棄大城市的工作,回到村子扛起了辦學的重任,老譚有了接班人。

  9月,西瓜村土地被徵來建經適房,扶風小學也要被拆遷。得知老譚的困境,他的侄女立馬將新修的三層住房騰出兩層,用來支持老譚辦學。現在,新學校比以前更寬敞明亮了,還有了一個操場。老譚專門購置了一批新課桌椅,並決定新招4名師範院校畢業生,加強師資力量。老譚的故事還感動了貴陽市雲岩區教育局,9月剛開學,教育局就給老譚安排了兩名特崗教師,同時給予其他方面的支持。

  如今,扶風小學共有9個班級,500多名學生,17位教職工。“一定會堅持下去,給農民工子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年輕的新校長譚宗偉説。(本版曾于9月7日報道過譚學文事跡)

  羅融華——

  難忘難離山裏娃

  “瞧,新的教師宿舍樓即將竣工了,老師們的住宿條件就要大大改善了,還有校門口剛建好水泥路,最重要的是,孩子們越來越開心,學習越來越好。”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望坪小學的特崗教師羅融華的臉上綻放著燦爛的笑容。

  “今年十一,我回了趟母校華中師範大學,體育學院一下子捐了幾十個籃球、足球、排球,可把孩子們樂壞了。以前上體育課,孩子們除了跑步就只能跳跳皮筋什麼的。現在我給孩子們開了真正的籃球課,上節課教了投籃,下次課開始教運球。”羅融華興致勃勃地説。最近一段時間山區天氣不太好,“等天氣好了,我準備籌辦望坪小學第三屆運動會!”

  11月1日,羅融華還在校園裏辦了一次學生手工作品展,學生的得意之作被貼上了墻,孩子們樂開了花。

  在她的細心和努力下,學生們不僅更會“玩”了,而且更會學習了。“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山裏孩子的教育狀況會越來越好的!”羅融華充滿信心地説。

  “轉眼間,我來到望坪希望小學也快3年了,3年期滿我就要回母校繼續攻讀碩士研究生,大山裏的一切,特別是我可愛的學生,讓我真是難捨難離。不過,讀完碩士,我還會回來。”羅融華動情地説。(本版曾于9月13日報道過羅融華事跡)

  (孟海鷹、何勇、龔金星、汪志球、尹世昌、曹紅濤、田豆豆、于成立、龍慕雲)

  網友留言

  大多數時候,感動是一瞬間的事情,那些不帶任何功利色彩的善舉、善行是最打動人心的。

  ——網友IP:58.68.145.★

  身邊的感動,不做作,不矯情,每一份感動都發自肺腑,每一個事例都感人至深,春風化雨,沁人心脾,不僅反映了滄海橫流中亙古不變的公道人心,而且代表了時代變遷中持之以恒的道德守望。這種感動,很給力。

  ——網友章問天下

  不需要多麼偉大的事跡,不需要多麼崇高的誓言,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用自己的默默耕耘與奉獻去影響身邊的人,讓周圍的一切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變得不同,《身邊的感動》欄目裏的一位位主人公讓我們由衷地欽佩。

  ——網友愛心天使

  《身邊的感動》實在好,平凡故事顯崇高,猶如和諧春風吹,傳統美德陶情操。祝身邊的感動給人帶來更多的感動與思考。

  ——網友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