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人民日報:暴漲的棉花會壓垮誰?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15日 05: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棉價瘋漲引發企業恐慌

  棉價一天一變,企業壓力超過金融危機時期,將影響明年出口

  11月,天氣驟冷,譚重旺卻每天冒汗,因為“棉花瘋了”。

  11月4日上午,這位濰坊東通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接到棉紗供應商電話。

  “今天棉紗價格是34000元一噸,要嗎?”

  “要,給我留20噸。”譚重旺趕緊給公司財務打電話,要求迅速打款訂下20噸。

  誰想到,下午棉紗供應商又來了電話,“價格變了,36000元一噸,還要嗎?”

  “要,給我留20噸!”譚重旺很客氣。

  “沒有那麼多,只能給你兩噸!我們也很難辦,棉花每天都在漲,我們也受不了啊!”對方也很客氣。

  5日上午,棉紗供應商的電話又來了,“老譚,你們的貨款昨天沒有到賬,今天上午的價格可又漲了,現在37000元一噸了,還要不?”

  “要!不要怎麼辦?我交不出貨就相當於毀約,以後訂單還要不要?工廠這百餘號工人還生活不生活?”譚重旺憂心忡忡,“現在是做一單,賠一單,出口紡織企業的日子都很難捱。”

  在紡織業,“望棉興嘆”的絕不僅是老譚一人。從今年9月至11月初,我國棉花價格節節攀升,從每噸18000元暴漲到3萬多元,漲幅約70%。在紡織業,棉花是最基礎的原材料,尤其在內衣、家用紡織品等領域,棉纖維幾乎佔了企業製造成本的60%至70%,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棉價暴漲如同第一張多米諾骨牌的倒下,迅速傳導到紗線、面料、後整理等産業鏈的各個環節:棉紗的價格翻了一倍,棉布的價格提升了30%,純棉毛巾的出廠價從每克2.8分漲到了7分……

  “這棉價簡直太恐怖了!現在誰也不敢談單子,接單子,我們都沒有信心幹下去了。”南通心願家紡有限公司老總楊華從“廣交會”空手而歸。面對美洲、中東等新客戶的熱情,他卻激動不起來,因為雙方都很擔心原料價格,無法定價。“面料提價追不上棉紗提價,零售提價追不上面料提價,我們現在甚至不敢印刷價簽吊牌。”

  每年9月到次年3月是紡織企業最忙的黃金季節,可是如今,在江蘇南通、山東文登、浙江余杭這樣的紡織業集群裏,近六成棉紡企業都停工了。尤其是出口企業,目前還面臨匯率壓力、歐洲債務危機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接單更加謹慎。

  “棉價使利潤微薄的紡織業的整體承受力大大減弱,明年上半年全行業的增長將面臨極大的衝擊。”中國家用紡織品協會會長楊兆華介紹,最近一次抽樣調查顯示,目前僅有70%的規模以上家紡企業仍在開工,行業平均利潤率也下降了30%。

  不僅出口受影響,競爭激烈的國內消費市場也沒能倖免。“儘管紡織品下游競爭很激烈,但是漲價已成定局。”北京羽思蘭夢家居館經理葛可明直言,目前産品進價已經提高了20%,即便消費者很難接受提價,家紡産品的零售價也會以減少折扣的方式提升。只是鋻於消化庫存的過程,零售價的漲價速度和幅度不會像上游産品那麼快。

  棉價瘋漲的連鎖反應甚至傳導到了非棉纖維,波及紡織業以外的産業領域。“作為棉花的首要替代品,以滌綸短纖和粘膠短纖為代表的化纖品種受棉價帶動,也在持續漲價。”浙江海得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産部主管馬建平介紹,進入11月以來,聚酯切片的價格幾乎每天都在漲幾百元,根據原材料的價格漲幅,公司已先後兩次提價。“棉花漲價的影響從服裝、家紡等民用領域蔓延到産業用紡織品領域,將累及建築土工、汽車運輸、航空衞生等多個産業領域的製造成本。”

  棉價腰桿究竟硬不硬

  棉花減産、需求增大、美元貶值、游資炒作等多種因素推高棉價

  棉價究竟怎麼了?到底棉價還能瘋狂多久?……一連串的問號,在紡織業剛闖出模樣的楊華説不清楚,摸爬滾打了多半輩子的譚重旺也説不清楚。長期研究宏觀經濟形勢的南通海門家紡行業協會秘書長朱文忠的解釋也十分謹慎,“應該是多種因素疊加的效果。”

  “中國棉價上漲並不孤立,全球棉花供求關係的基本面決定了今年棉花價格必然大漲。”美國棉花公司全球供應鏈高級客戶經理張立綱分析,近些年來,價賤傷農使很多棉農轉而種植大豆、玉米等經濟作物,全球棉花種植面積都在縮減。再加上雨雪、冰凍、乾旱等極端天氣給中國、美國、巴基斯坦、印度等棉花主産區雪上加霜,棉花減産的同時,品質也普遍降低。

  美國農業部信息顯示,2009至2010年度全球棉花産量將比2006至2007年度減少20%,産需缺口在350萬噸。而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和産量已經連續三年下降。2007至2009年棉花産量分別為762萬噸、749萬噸和640萬噸。今年我國的棉花産量也不容樂觀。

  在2009至2010年度全球棉花供給同比減少5%之時,全球棉花消費需求卻增加了7%,這也加劇了市場緊張。傳統歐美市場的復蘇與新興市場的快速發展,都使中低檔産品受到熱捧,而這部分産品主要是以棉纖維為原料。作為世界最大的紡織品生産國,中國棉纖維的消費量也因市場復蘇而集中釋放。此外,部分企業反映,受“拉閘限電”的影響,原本6、7月應該交貨的訂單被迫挪到第四季度完成,也使棉花需求量在短期內增加,加重了供求的緊張程度。

  除了供求關係偏緊,充裕的流動性也使大量資金涌向棉花期貨市場,為“高燒”的棉價火上澆油。11月9日,紐約洲際期貨交易所棉花價格已經在兩個月內暴漲了54%,倫敦洲際期貨交易所的棉花價格則連續多日創下歷史新高。“美元貶值導致國際棉花期貨價格不斷攀升,持續處於高位。中國的棉纖維消費量佔全球的一半,這種輸入性的影響在所難免。”朱文忠介紹。11月8日,鄭州商品交易所明年5月份交割的棉花期貨收盤於每噸3.29萬元,再創上市以來的新高,漲幅高達6.29%,化纖原料PTA期貨則全天封於漲停,收盤於每噸1.05萬元,漲幅6.02%。

  “就算供求緊張,3萬元一噸還拿不到貨,已經不是正常的供求關係了,這裡面肯定存在游資投機炒作。”楊兆華介紹,很多企業反映棉商囤積居奇,哄抬價格。

  即便是放在國際範圍內,中國棉花價格也令人瞠目。“很多美國企業都覺得中國的棉花價格有點高得離譜,而且期貨價格與現實價格又相互影響,共同推高預期。”張立綱表示,美國農業部的調查顯示,2010至2011年度美國棉花産量會有55%的增幅,2011年至2012年全球棉花産量則會有8%的增幅。“企業沒有必要恐慌性地搶購,因為中國的市場現狀又會成為國際棉價飆升的推手。”

  此外,勞動力價格的提升、燃油漲價導致運輸成本的增加等因素也都對棉價上漲起到了助推的影響。

  企業呼籲將游資清場

  國家應迅速出臺具體措施抑制棉價瘋漲,並加快非棉纖維的開發與廢舊棉纖維的循環利用

  面對棉價的瘋漲,8月底至10月中旬,我國累計拋售國儲棉101萬多噸。然而因為時值新舊棉花年度交接期,國儲棉很快就被企業瘋搶一空。國儲棉花拋售結束後,國內棉花市場供應均以新上市籽棉為主,而上市籽棉量偏低,又帶動棉價持續上漲。

  “棉價長期處於偏低的位置,適時補漲、棉農受益,以後種植面積和質量才能提升。我們只是希望它平穩地漲,別漲得莫名其妙。”眾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余杭家用紡織品産業協會會長楊林山説,“大漲之後必有大跌。如果支撐棉價的游資突然撤場,導致棉價暴跌,這無論對紡織業,對棉農,還是對我們國家,都是災難。”

  眾望控股主營裝飾布,利潤率一直保持在10%—15%,如今卻被棉價壓得“無利可圖”,12月的訂單已經不接了。“為了增加産品附加值,我們特地花百萬年薪聘請了外籍設計師,可是轉型升級是個長期工程,如今附加值再怎麼提高,也追不上棉價的瘋漲速度。企業已經無牌可出,我們建議政府亮牌,儘快出臺政策抑制棉花價格的非理性暴漲!”楊林山説。

  權威信息的發佈也是企業的訴求。楊兆華表示,企業已經向行業協會頻頻“求援”,希望政府能在近期統一發佈棉花市場的統計數據與分析,防止個別資本以減産等為藉口,捏造散佈漲價信息。

  “究竟今年棉花産量如何,現在的棉價是否背離了真正的價值,背離了多大,這些問題企業心裏沒底,亟需政府給個明確的信號。”楊兆華説。“如果確實是游資炒作,應儘快將游資清出場,剛剛從金融危機中喘口氣的實體經濟禁不起再折騰了!”

  面對行業的疾呼,11月8日,國家發改委等7部門緊急下發通知,要求産棉區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社會游資租廠或委託收購加工棉花情況的排查,嚴肅查處擾亂市場秩序和不履行質量義務的違法行為。

  “除了政府出臺有力政策,紡織産業本身也要努力在轉型升級上下功夫,消化成本上漲的壓力,抵禦價格波動的風險。”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表示,增加纖維來源,增強棉纖維的替代性,把循環經濟引入紡織業是應對原材料漲價的長遠之計。

  孫淮濱介紹,每年全球有大量的廢舊紡織品無法得到回收再利用。比如英國每年只有16%的廢棄紡織品被回收再利用,進入垃圾填埋場的廢舊紡織品高達63%。作為紡織大國,我國每年産生的廢棄紡織品大約為2400多萬噸,而回收利用的不到萬分之三。“廢舊紡織品的利用既解決了原材料問題,也緩解了污染與浪費問題。面對棉價的上漲,國家加大力度推動棉纖維回收再利用的研發與産業化,正是時候。”(本報記者 陸婭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