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評論 >

米高梅倒掉:中資啃得動嗎? 給中國電影三大警示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7日 22: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電影帝國米高梅的破産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國引發不小的騷動。今天早上,媒體上一條"中國公司有意收購米高梅"的消息更是令人吃驚不小——

  擁有86年曆史的米高梅公司宣佈破産的消息震驚世界。緊接著"中國公司有意收購米高梅部分股份"的傳聞更令國人驚訝。對此,人在洛杉磯的中國電影集團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周鐵東在接受採訪時證實,確有中國公司有意收購米高梅,他正在與美國老闆和律師討論米高梅破産案件。

  儘管破産,米高梅手中剩餘的電影版權還是相當有價值。這些版權可以賣到全世界電視網,DVD收入也非常可觀。不過,早前有競購者開出15億美元收購,離米高梅債權人期待的20億美元顯然有不小差距。中國公司能投入多少目前尚未可知。

  因為涉及商業機密,周鐵東表示目前還不能透露具體是哪家公司。媒體猜測可能是華誼兄弟、保利博納等幾家國內影視大鱷之一,不過,華誼兄弟表示目前還沒有聽到這個説法,而保利博納老總于冬也否認了入股傳聞。

  實際上,中國公司投資好萊塢公司早有先例。今年9月,橙天嘉禾就以1.94億港元入股曾拍攝過《盜夢空間》等電影的傳奇影業,成為首個入股好萊塢影業的中國公司。當時,橙天嘉禾負責人表示,憑藉橙天嘉禾在西方市場的影響力,可以減少西方對中國電影的誤解和偏見,促進好萊塢加強中國元素,也有機會尋求好萊塢電影來中國合拍,提高中國電影産業技術及新的理念。

  財經專家表示,中國的影視公司和米高梅還不在一個水平上,如果只是收購一個空殼的話就沒有價值了。而曾擔任米高梅中國區市場開發總監的陳炎認為,中國公司入股米高梅,必須遵循美國電影産業的規律和米高梅本身的企業文化傳統和經營團隊。

  警示一: 政策導向的決定作用

  其實,米高梅瀕臨破産的消息喊了不止一兩年,尤其在美國的錯誤政策引爆金融危機以來,作為其支柱産業的電影産業受到巨大衝擊。中國電影家協會最新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世界故事片産量從2007年至2009年以100部/年的速度銳減,以歐美為最。在這樣惡劣的經濟背景下,米高梅的倒掉不足為奇。

  反觀我國,隨著國家一系列"文化産業新政"的出臺,特別是文化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電影産業在金融危機期間逆市飄紅,不僅産量連年遞增,國産片票房也連續6年反超進口片。

  然而,根據對加入WTO的承諾,我國將從2011年3月起對美國進一步開放娛樂産品市場,只保留兩家國有電影發行公司的進口權,每年還要引進20部外國分賬大片,美國電影公司將獲得自由選擇國內企業合作引進電影的權利。

  看來,我們對國産電影保護政策的"老本兒"已經吃得差不多了。到那時,市場完全放開,國內外大片"真刀真槍"地比拼,未來的政策環境勢必對中國電影産生不小衝擊。

  警示二: 産業鏈擴張

  誰都明白,在"投融資→製片→發行→院線→衍生品"的電影産業鏈中,誰掌控的鏈條越長,風險就越低、收益就越大。

  米高梅曾是好萊塢最有影響力的集製片、發行、放映于一身的電影公司,但在上世紀4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被迫放棄了其他業務,以製片為主業。然而,在此期間,以時代華納為首的一批電影公司看準了電影産業的"火車頭效應",在廣告植入,DVD、玩具等衍生品開發,迪斯尼公園建設,院線擴張等上下游産業鏈齊頭並進,不斷擠壓著米高梅的生存空間。

  反觀我國,雖然中影集團、華誼兄弟等企業正加速産業鏈擴張,特別是進軍院線建設、電影音樂、網遊等衍生品開發領域,但從整體上看,中國電影的産業鏈長度、創意能力和技術水平仍存在致命缺陷:一是人才儲備不足,二是盜版猖獗,這些都威脅著産業鏈構建的社會生態。

  警示三: 謹防托拉斯效應

  米高梅之所以被迫回到製片領域,正因為它曾經壟斷了全美電影産業鏈條中的各個環節。

  1948年,反托拉斯法波及美國電影業,樹大招風的米高梅難逃厄運。因此,如何平衡産業鏈擴張和打破行業壟斷,成為美國相關部門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主要任務之一。

  反觀我國,雖然電影産業整體繁榮,但行業壟斷已有所顯現:隸屬於同一公司或幾家公司的製片方、發行方、院線方,在放映場次、推廣策略、發行時間、票價制定、上映時機、放映頻率等方面形成了壟斷聯盟,造成"少數大片一統天下、小成本影片無處生存"的格局,這直接造成了"少數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多數電影卻難賺錢"的窘境,對中國電影産業發展極為不利。(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