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韓媒稱中國99坦克比豹2更勝任中東戰場環境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10:3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德國産豹2A7主戰坦克

  資料圖:網絡上流傳的解放軍99A2式主戰坦克圖片

  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2012年7月31日發表文章,對卡塔爾繼沙特之後聲稱將採購德國“豹”-2坦克的消息,和中國坦克出口中東的前景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以德制“豹”-2為代表的歐洲坦克受制于過高的車重與技術水平或難以適應中東戰場的需求。相反,技術已與西方坦克齊平,但帶有明顯俄式坦克風格的中國坦克或將更加適合阿拉伯世界的實際需求。但中國坦克需對發動機與火控系統進行升級方能適應在中東沙漠地區的高強度使用。

  首先,以“豹”-2為代表的歐洲坦克或難以滿足中東戰場需求。

  蘇聯解體時,一位美國陸軍高級將領曾説過這樣的話:“在漫長的冷戰時期,蘇聯的核軍備優勢所能給予美國的僅是心靈上的些許慰藉,而蘇聯保有的龐大裝甲部隊才是他們威懾美國人的最佳手段。”在冷戰時期,以美蘇為代表的兩大坦克陣營針鋒相對的研發了三代主戰坦克,而按照西方的一貫觀點,俄制坦克一直佔據一定的技術優勢。但這種西方人自己創造出的神話似乎隨著西方坦克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中完勝俄制坦克而灰飛煙滅,而作為蘇聯主要繼承者的俄羅斯,受制于本國經濟的局限,似乎在短時間內也拿不出在性能上能全面力壓西方現役坦克的全新戰車。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以兩次伊拉克戰爭為標誌,主要的中東國家均開始大量採購美式與西方坦克作為本國陸軍的新時代主力裝備,而近期沙特阿拉伯與卡塔爾準備大量採購德制“豹”-2主戰坦克或可視作這一趨勢的延續。但西方坦克或難以滿足中東戰場的需求。

  目前,埃及、阿聯酋、阿曼、伊拉克等中東主要國家均裝備了性能頂尖的西方先進坦克,原因很簡單,就是這些坦克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中體現出的優異性能。但這些中東國家都犯了一個先入為主的錯誤,即這些坦克之所以能在戰爭中發揮出強大戰力,根本原因不是坦克自身的性能,而是西方國家高素質的裝甲兵與裝備的有效融合。而中東國家之前裝備的最先進主戰坦克基本上都是俄制T-72主戰坦克,其無論從技術水平還是操作規範上講,均與西方先進坦克存在很大差距與不同。因此,中東國家的裝甲部隊在盲目裝備過多西方先進裝備之後,其整體戰力或難以獲得期望中的大幅提升。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像埃及這種裝備美制M1A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戰坦克超過10年的國家,其在陸軍進行的各類軍事演習中,幾乎看不到西方裝備與原有裝備進行有效協同的演練。同時也使人們明白,作為中東國家世仇的以色列,為何會對其鐵桿盟友美國向中東國家大量出售先進坦克表現得無動於衷了。

  如果單純從技術上講,西方的先進坦克同樣不適合中東戰場的需求。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及聯合國軍地面部隊的主要戰場大部分均為地形平坦的沙漠戈壁地區,極少出現崎嶇的山地,因此,西方主戰坦克戰鬥總重較大的缺陷並未顯現。但阿拉伯國家的陸上假想敵一直是以色列,回首歷次中東戰爭,主戰場均集中在類似戈蘭高地這種地形複雜的山地高原地區。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俄制坦克較之西方坦克在主炮射界上的“細微劣勢”能一而再再而三的決定地面作戰的勝負。在這種環境中,戰鬥全重動輒接近70噸的西方主戰坦克無疑難以適用崎嶇多變的戰場地形。儘管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戰坦克戰鬥全重也不輕,但以色列高效的後勤維護與保障能力,無疑是阿拉伯國家所難以企及的。有鋻於此,中東國家未來的坦克裝備應是一款兼具西方坦克先進性與較輕的俄制坦克機動性的理想裝備,而中國坦克恰恰符合中東國家對主戰坦克的幾乎所有美好想象。

  其次,兼具高技術與俄制風格的中國坦克或為中東國家的最佳選擇。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一輛英軍的“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曾創造了在5100m的超遠距離,1炮擊毀1量伊拉克陸軍的T-55坦克的射程記錄,且這一紀錄至今未被打破。儘管這一戰機存在諸多偶然性,但其卻揭露了中東坦克戰的一項重要基本原則,即掌握坦克射程優勢的一方,將更容易在戰場上佔據上風。相比西方坦克,以T-72為代表的俄制第三代主戰坦克裝備的48倍口徑的125mm滑膛坦克炮,無論在射程還是威力上,均領先於西方大量裝備的44倍口徑的120mm滑膛坦克炮,而其升級版,即50倍口徑的125mm滑膛坦克炮即使與西方射程最遠的55倍口徑的120mm滑膛坦克炮相比,綜合性能也在伯仲之間。但受制于火控系統與炮彈的局限,俄制坦克原本具有的射程與火力優勢一直未能獲得有效發揮,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以色列即使在最新型的“梅卡瓦”-Ⅳ型主戰坦克仍採用射程與威力已不十分出眾的44倍口徑的120mm滑膛坦克炮了。

  但整合大量西方先進技術的中國主戰坦克,儘管採用了傳統的俄式125mm口徑坦克炮,但其威力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就從瑞士進口了最為頂尖的“電軋重融化與單壁管肉自緊”技術,在高性能坦克炮研發領域的技術水平,已基本與美德等國持平,加之中國攻克了坦克炮分裝難道難以採用長桿穿甲彈的技術難關(這一技術至今仍困擾英國,使其“挑戰者”系列主戰坦克的火力難以獲得較大提升),並同時掌握了高性能貧鈾與鎢合金穿甲彈的研發技術,從而使中國坦克的摧毀能力,已超越美俄,進入世界領先水平。不僅如此,中國為配合作為高端裝備的99式坦克還專門研發了全新的50倍口徑的125mm滑膛坦克炮(之前為48倍口徑),結合全新的“獵-殲”式火控系統,完全具備在坦克炮最大射程(3000m至4000m)上進行高精度射擊的能力。而以上這些,都是中東國家夢寐以求的裝備。

  在西方國家對中國坦克進行負面評價時,“包含大量俄制坦克風格”一直是最主要的論據。但西方國家自己心裏也明白,僅僅因為早已陳舊的T-72主戰坦克面對精銳盡出的西方坦克時的慘敗就認為俄制坦克已經全面落伍是錯誤的。而包含大量俄制坦克風格,或將成為中國坦克適合中東國家裝備的有一關鍵因素。前文已經提到,中東的主要國家在大量裝備西方先進坦克之前,均有大量裝備俄制坦克的經歷。而與俄制坦克存在諸多共同點的中國新型坦克不僅能使中東國家的裝甲兵在短時間內適應新裝備,形成戰鬥力。更重要的是,還能通過中國坦克新技術的引入,從整體上提升中東國家裝甲部隊的技術水平,使這些國家逐漸具備與以色列進行裝甲部隊素質競爭的能力,而這無疑是中東國家在建設裝甲部隊方面,最根本、也是最迫切的訴求。

  第三,中國坦克需升級動力與火控系統方能適應中東戰場環境。

  儘管中國新型坦克相當適合中東國家的現實需求,但以96式與99式主戰坦克為代表的中國坦克並非一開始就是為中東的戰場環境量身定做的。且中國發展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歷史與技術儲備相比美俄歐等傳統“坦克列強”相比,均存在相當的差距,因此,中國若想使本國的新型主戰坦克在中東打開銷路,就必須至少對坦克的動力與火控系統進行有針對性的升級。

  眾所週知,發動機一直是中國新型坦克發展的瓶頸。在中國研發第三代主戰坦克初期,來自烏克蘭的技術支援發揮了重要作用,烏克蘭的6TD-2/3型柴油發動機長期作為中國新型主戰坦克,以及中國第三代外貿型主戰坦克的主要動力裝置。但問題在於,烏克蘭的坦克技術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獲得蘇聯坦克遺産後的自行發展。但在這一過程中,烏克蘭作為一個地區性國家,顯然無法充分考慮到類似沙漠隔戈壁這種在烏克蘭國土上極少存在的地理環境。因此,參照性能優異的德制動力裝置在印度“阿瓊”坦克上表現糟糕的經驗,裝備缺乏適應沙漠環境適應能力的烏克蘭動力裝置,或中國早期自研動力裝置的中國新型主戰坦克,短期內或難以適應沙漠環境對坦克動力裝置的苛刻有求,有鋻於此,中國需借鑒中東國家或美國這種曾在沙漠中大量使用坦克國家的經驗,對本國新型主戰坦克的動力裝置,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沙漠適應性的技術升級。

  前文已經提到,中東地區對坦克的遠程交戰能力的要求很高,且中國新型主戰坦克裝備的火力系統,從技術上完全能滿足遠程精確打擊的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知的中國最新型的99式主戰坦克的3個改進批次上,中國一直對該型主戰坦克的火控系統進行升級,進攻從火控系統的各子系統的分佈來看,整體結構已經基本確定,但細節上的頻繁變換無疑預示,中國尚未像美俄歐等國家和地區那樣,完全研發成功一款這種性能的主戰坦克火控系統。如果考慮到中東地區時常出現的類似大規模沙塵暴這種在中國極少出現的極端天氣對坦克火控系統的干擾,中國想使火控系統保證坦克在中東地區實現3000m至4000m的遠程高精度射擊,無疑仍有相當多的適應性技術升級需要進行。(編譯:春風)

熱詞:

  • 戰場需求
  • 中東國家
  • 主戰坦克
  • 鎢合金穿甲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