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美軍未來高超音速導彈一小時內精確打擊全球目標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1日 10: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美軍高超聲速武器概念圖

  近日,美軍成功試射了一枚高超聲速導彈。作為五角大樓“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成為美軍未來戰略力量的基石,相關動向值得關注。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

  據了解,本次高超聲速導彈試飛由美國陸軍負責,導彈從夏威夷考愛島的太平洋試射場被發射後,預定目標是陸軍位於夏威夷西南約2500英里的馬紹爾群島誇賈林環礁上的裏根試驗場。雖然,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梅琳達摩根中校宣稱,美軍這次高超聲速導彈試飛的主要目的僅在於,收集“空氣動力學、導航與隔熱保護技術”的相關數據。然而,考慮到五角大樓近年來對新型空天作戰力量的高度重視及美軍太空作戰指揮機構的改革重組,這次高超聲速導彈的成功試射,自然引發了全球對美軍未來戰爭構想的猜測與關注。

  那麼,從“獵鷹”到“弧光”,美軍高超聲速武器進展如何?“一小時精確打擊全球”是真是假?當高超聲速武器真正走上戰場後,未來大國核威懾力量將何去何從?

  從“獵鷹”到“弧光”

  美軍的高超聲速武器主要是由國防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在背後推動的。作為美國國防部下設的一個研發機構, DARPA的宗旨是“保持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防止潛在對手意想不到的超越”。憑藉獨立評估需求所收穫的對前沿技術的高度敏感性,輔之以科學的管理模式、高效的執行機構及嚴格的評審機制,多年來,DARPA鎖定了許多高風險、高價值、高收益的項目,始終將精力放在對未來的探索上,孵化出了眾多尖端科技項目。

  特別是近10年來,DARPA聯合各軍種,在高超聲速武器研發方面,連續推出了多項計劃,努力為美軍搶佔未來戰爭“制高點”進行技術儲備。

  具體而言,早在2004年,在美國確定新的核戰略之後,DARPA立即推出了一項名為“獵鷹”(FALCON)的計劃,旨在為從美國本土發射的全球快速打擊空天武器開發驗證相關技術。該計劃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其一是低成本、及時響應的小型運載火箭(SLV);其二是可復用的高超音速巡航飛行器(HCV);其三是通用空天飛行器(CAV)項目。後來,該計劃被更名為“高超聲速技術飛行器”(HTV)項目,DARPA相繼推出了HTV-1、HTV-2和HTV-3X的系列計劃方案。鋻於HTV-1和HTV-3X方案因技術原因被先後撤消,因此,HTV-2成為“高超音速技術飛行器”計劃碩果僅存的原型機。

  2010年4月22日,HTV-2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進行第一次飛行試驗。在飛行約9分鐘後,HTV-2與地面失去聯絡,試飛失敗,DARPA只收集到了部分的試驗數據。在調查事故原因後,DARPA發言人聲稱:“在2011年下半年HTV-2再次飛行時,工程師將調整飛行器的重心,並利用反作用控制系統增強飛行器襟翼的控制能力。”與此同時,DARPA計劃建立一支全新的“常規快速全球打擊力量”,並準備為其裝備各種新型的戰略遠程常規武器。2010年7月,DARPA推出了性能更先進的“弧光”遠程高超聲速導彈。

  按照設想,這種新型遠程打擊系統主要由導彈助推器和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兩部分組成,其實質就是遠程高超聲速導彈。導彈助推器採用現役“標準-3”(SM-3)型導彈的助推器,而高超聲速滑翔器則可攜帶500-1000公斤的有效載荷,能在30分鐘之內對3800公里以外的時間敏感目標實施打擊。從DARPA公開的相關戰術技術性能參數不難看出,“弧光”導彈就是美國未來“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隱身性能好、打擊距離遠、飛行速度快、有效載荷大、自我保護性強等一系列優點。

  一小時精確打擊全球

  當然,除“弧光”計劃外,DARPA為實現“一小時精確打擊全球”構想,還在執行著一系列其他高超聲速導彈項目。主要有高超聲速飛行器演示計劃(HyFly)、自由飛行大氣層超燃衝壓發動機試驗技術(FASTT)計劃及X-51“馭波者”項目。這些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的高超聲速武器項目,其關鍵技術主要包括發動機技術、燃料技術、材料技術和總體設計技術等。

  其中,高超聲速飛行器演示計劃(HyFly)由美國海軍主持,DARPA和波音公司等參與。按照美國國防部的設想,該計劃和空軍的X-51“馭波者”項目將成為從艦船、潛艇或飛機發射的下一代高超聲速導彈方案。裝有高超聲速導彈推進系統的彈藥將由空軍的F-15戰鬥機或任何其他型號的轟炸機發射,F-22A、F-35和海軍的F/A-18也將配備裝有高超聲速導彈發動機的彈藥,其推進系統將傳統的推進器技術與雙燃燒室衝壓發動機相結合,能夠使彈藥以6馬赫的速度飛行740—1100公里,彈重不超過1135公斤,目前,該項目已進行了多次試驗發射。

  自由飛行大氣層超燃衝壓發動機試驗技術(FASTT)項目,由美國ATK公司負責飛行器的設計和製造,資助者是DARPA和海軍研究辦公室,主要進行超燃衝壓發動機技術驗證。據ATK公司宣佈,在其近期完成的一系列高超聲速發動機試驗中,已經驗證了高超聲速發動機有可能用於包括武器和飛行器在內的各種平臺。試驗是在NASA蘭利研究中心進行的,採用ATK設計的熱力喉道衝壓發動機燃燒室試驗設備。在試驗中,ATK的高超聲速燃燒室用液體完成了超過72分鐘的燃燒試驗。

  X-51“馭波者”項目由美國空軍主持,DARPA、波音公司及普惠公司等參與,其研發重點是超燃衝壓發動機,飛行速度將達到6—7馬赫。據美國參議院國防授權法規定,X-51“馭波者”項目聯合辦公室負責國防部與其他機構研發的總協調。目前,該高超聲速武器系統仍然面臨一系列研製和試驗的挑戰,未來還將經歷包括彈頭融合、擴展平臺融合等在內系列研發難題。雖然,X-51A在今年的第二次飛行試驗中以失敗告終,但這並不值得人們擔憂,畢竟對於高技術而言,這種風險性是極其正常的,多一次失敗只會讓它距離成功更近一步。而真正令人們擔憂的是,伴隨著美軍高超聲速武器的日益發展,不難推斷出,在物理戰的未來圖景中,瞬時殺傷將變得易如反掌,而這將使目前大國之間的核威懾面臨嚴峻挑戰。

  大國核威懾何去何從

  瞬時殺傷是物理戰擺脫作戰環境的必然趨勢。在科技進步的強勁推動下,人類的作戰方式或前後相繼,或同時交錯,或快速劇烈,或平和緩慢地經歷了一系列革命性的變化。這些變化的重要脈絡之一,就是從自然中心戰,歷經機器中心戰,直到網絡中心戰。然而,無論是在自然中心戰時代,還是在機器中心戰時代,人類軍事鬥爭都面臨著複雜的自然環境制約。因此,瞬時殺傷只能停留在理想階段。只有當戰爭真正進入網絡中心戰之體系對抗時代之後,伴隨著高超聲速武器的快速發展,瞬時殺傷才成為可能。

  當然,目前美軍的高超聲速武器,距離真正走向戰場還有諸多技術難關需要攻克,有的相關技術仍處於試驗階段,距離完全武器化還比較遙遠,但它透露出來的殺氣,還是令全球熱愛和平的人們不寒而慄。因為,在美國的設想中,高超聲速太空武器、戰術核武器及彈道導彈防禦計劃,“三劍合一”“先發制人”,這才是美軍遙想中的未來戰爭圖景。

  到那時,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已經建立,能執行“快速全球打擊”任務的高超聲速太空武器已部署到位。這時,戰略核武器原有的“相互確保摧毀”效應徹底失效,美國擁有了“先發制人”的首發核打擊優勢,他國縱然擁有核武器也不再等於拿到了一張“免死牌”。對此,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最新編寫的《全球趨勢2025:轉型的世界》報告就提到,“到2025年,儘管新興核武國家的出現將制約美國的行動自由,但是由於美國在太空武器、戰術核武器、常規武器和導彈防禦能力等方面享有軍事優勢,這在威懾任何新興核國家採取公開的進攻性行動時非常關鍵。”

  至此,我們即可理解,為何近年來,美國國防部對導彈防禦計劃不惜重金、對高超聲速太空武器孜孜以求,而同時又在倡導“無核武世界”。顯然,美軍早已盯上了太空。根據美國最新版《核態勢報告》,核武器在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的“位子”要放低,正在打造“後核武時代”的新“撒手锏”,這一點,在美國新版《四年防務評估報告》中也已體現。而就在今年的9月17日,美軍主管太空戰事務的全新機構——“太空防禦局”正式掛牌,雖然五角大樓沒有對外大肆宣傳,但顯然其正在持續暗中佈局未來太空戰。因為單從組織機構上講,目前美國各軍種都有負責太空戰的司令部,如陸軍的太空及導彈防禦司令部,海軍的太空司令部,空軍的太空司令部以及美軍負責與太空戰相關的戰略司令部。這次新組建的太空防禦局,將負責總體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太空行動,構築新的“三位一體”威懾戰略。

  (作者單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熱詞:

  • 高超聲速武器
  • 美軍
  • DARPA
  • 精確打擊
  • 超燃衝壓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