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印度炒作珍珠鏈戰略 掩飾其稱霸野心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2日 10:0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擁有碧海白沙的馬爾代夫是許多人的度假夢想地,這裡被眾多旅遊者視為“人間天堂”。然而,對於鄰國印度來説,馬爾代夫不僅擁有旖旎的風光,更具有特殊的戰略價值。

  11月8日,中國在馬爾代夫開設了大使館,這一非常正常的外交活動卻引起了印度的高度警覺。近年來,印度不斷尋求增強對印度洋地區的影響力,一些原本甚至不值得標注在地圖上的微小島嶼也越來越受到印度重視,其中就包括眾多屬於馬爾代夫的島嶼。

  自詡為南亞地區“領頭者”的印度,緣何對馬爾代夫格外“照顧”

  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南北長820公里,東西寬130公里,北距印度約600公里,東北距斯裏蘭卡約750公里。由26組自然環礁、1192個珊瑚島組成,分佈在9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其中200個島嶼有人居住,島嶼平均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2米。

  由於地緣上比較接近,印度與馬爾代夫一直保持著密切的關係。1965年馬爾代夫宣佈獨立後,印度是首個聲明承認的國家。1988年,印度應馬爾代夫政府請求,連夜制定代號“仙人掌”的緊急行動計劃,成功挫敗馬爾代夫的一場叛變圖謀,兩國關係得以加深。

  印度海軍船隻長期在馬爾代夫多個海岸進行巡邏並監視其航道,兩國海岸警衛隊還經常進行聯合演習。2006年4月,印度將Tillanchang號巡邏艇送給馬爾代夫,該快艇排水量260噸,巡邏範圍可達3600公里,用於打擊軍火走私和恐怖分子的快速隱蔽行動。

  除安全與軍事議題外,兩國還在衛生、民航、通信和其他民用領域緊密合作。近些年來,印度和馬爾代夫的政府高層來往頻繁,馬爾代夫在“入常”等問題上給予印度有力的支持,印度也幫助馬爾代夫培養了一大批外交官。在民間層面,兩國也有著“互幫互助”的傳統。馬爾代夫擁有30萬人口,其中包括很多印度僑民。這些人填補了馬爾代夫空缺的技術型人才市場。

  如果説印度歷史上拉攏馬爾代夫,是出於對後者的一種“責任”的話,那麼印度最近幾年對馬爾代夫的重視,則是基於後者對印度海洋戰略的重要性。印度重視馬爾代夫這個小國無非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馬爾代夫是印度洋上的軍事和交通要地,對於將印度洋視為國家根本利益之所在的印度來説,這個小小的島國潛藏著重要的戰略價值,它不僅可以幫助印度控制海上石油運輸線,同時也可以使印度海軍朝著“遠洋進攻”的方向邁進。

  第二,馬爾代夫與巴基斯坦有著相同的宗教派系,兩國都是遜尼派穆斯林國家。印度不想兩國由此加強政治關係,或者形成某種利益關係,進而削弱印度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第三,印度擔心中國與馬爾代夫越走越近,威脅到自身在馬爾代夫的戰略優勢。

  馬爾代夫已然成為印度擴張地區霸權尋找的新發力點

  印度有計劃地持續擴大其海軍的抵達範圍,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西南印度洋不斷增加軍事存在。近幾年來,印度的作戰飛機部署到南非和阿拉斯加進行演習,海軍訓練艦艇進行環球航行。各種跡象表明,印度想要稱霸印度洋,像馬爾代夫這樣的踏板將是其路徑選擇的一部分。

  從世界地圖上看,印度西瀕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南面有廣闊的印度洋。除了印度海岸以外,還有許多能限制進出印度洋的地理通道,比如西南的好望角,西面的紅海以及東面的馬六甲海峽、龍目海峽和巽他海峽。

  近年來,印度海軍部署模式顯示出印度已經意識到這些關鍵點。設在安達曼島的遠東海軍司令部的成立,延伸了印度海軍東部的抵達範圍。其現在在非洲的發展態勢,正在延伸印度海軍西部的抵達範圍,而馬爾代夫則是其向南延伸的新發力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海軍意識到海上力量不只是購買艦艇這麼簡單,它還是個地理問題。21世紀以來,印度海軍一直在向遠離沿海的地區部署,將艦艇作為外交工具而不是作戰機器。印度正在有系統地維護與一些關鍵國家的緊密關係,這些國家可能在未來應急行動中為其海軍提供支持,它彰顯了這個國家長期的海軍戰略,要使印度洋成為印度的內海,並作為海軍向遠方地點投送的跳板。

  馬爾代夫政府同意向印度政府長期租賃使用其南部的諸多島嶼,開發這些島嶼是印度實施海軍計劃的重要步驟。這些島嶼可以作為印度與非洲東南角莫桑比克海峽之間通道的重要踏腳石。成功獲取南部島嶼的使用權後,印度海軍將大大擴展行動範圍,並有效彌補海灣與馬六甲海峽間的戰略空白,此外還意味著印度將獲得一個重要情報站,有效監視往返于非洲航線的中國船隻。

  好望角是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超級油輪的重要海上通道。中東不穩定的局勢,也使得這一通道更加繁忙。因此,這條交通線對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都特別重要,控制這裡的海上交通線有著潛在的巨大戰略意義。另外,與東南非洲國家的經濟和外交關係對印度來説,也非常重要,將海軍力量延伸到這個地區有助於印度增強和保護這些關係。

  地緣戰略博弈是印度將馬爾代夫炒作為“珍珠鏈”上一環的根本原因

  “珍珠鏈戰略”是國外有些媒體聲稱所謂中國正通過資助等方式取得軍艦海外停泊基地,其主要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裏蘭卡、緬甸、柬埔寨以及泰國等國家的有關港口或機場,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馬爾代夫也被包括在內。這些國家在地圖上聯絡起來像一串珍珠,因此得名。

  長期以來,中國一直在發展與塞舌爾、毛裏求斯、馬爾代夫、斯裏蘭卡、孟加拉國、緬甸和柬埔寨等國的關係,中國的主要目的是確保自身航路的安全,促進至關重要的能源進口。然而,中國這些純商業行為被別有用心的國家炒作成所謂的“珍珠鏈戰略”。

  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珍珠鏈戰略”的稱謂僅僅是西方國家熱炒的“中國威脅論”的一部分。在他們看來,中國在東南亞與印度洋的一切外交行為都是在為中國突破美國的島鏈封鎖和抗衡印度在印度洋的勢力擴張做準備。印度顯然已經將這樣的思想納入了自己的防務範圍,並針鋒相對地開展了一系列的對應政策。

  印度是海權論的積極信奉者,進入現代以來,印度精英層一直認為,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就是因為失去了對印度洋的控制權,要想避免悲劇重演就必須使印度成為海權國。因而,對印度來説,印度洋是其“生命線”,獲得印度洋的控制權不僅是“天定命運”,也是最終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的必經之路。

  自1971年印度取得第三次印巴戰爭勝利以來,印度將戰略重心從陸地轉向海洋,多次宣稱從地中海到太平洋之間的廣大地區是其利益範圍,並通過重點追求對孟加拉灣的控制權獲得了美國的有限支持,實現了與美國分享印度洋的願望。正因為美印都將控制印度洋視為核心利益,所以任何外來勢力染指都被看作重大威脅。

  在全球化時代,印度洋的地緣戰略地位日益上升,印度力圖通過對印度洋的掌控形成對其他競爭者的不對稱優勢,從而確保其在印度洋的最大戰略利益。印度海軍曾明確宣佈,鋻於印度處在“一個能夠強烈影響印度洋海上運輸和安全的地位,它使我們海軍有能力這樣做。控制咽喉點能夠對其在國際競爭中討價還價發揮作用, 現在使用軍事力量依然是無法回避的事實”。

  隨著中國與印度洋沿岸國家關係迅速發展、合作不斷加強,印度認為其海洋利益開始受到中國因素的威脅。特別是1985年年底,中國海軍對巴基斯坦、斯裏蘭卡和孟加拉國的訪問,在他們眼中更是成為中國“開始對南亞地區進行海上滲入”的標誌。

  如果認真比對所有“珍珠”的地理位置的話,不難看出,所謂的“珍珠鏈戰略”圖更像是印度當前實際控制和下一步準備控制的戰略要點圖。顯然,印度炒作所謂的中國“珍珠鏈戰略”,是想掩飾自己稱霸印度洋的野心。(王斌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學院)

熱詞:

  • 印度海軍
  • 珍珠鏈
  • 珍珠
  • 馬爾代夫
  • 印度歷史
  • 海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