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外媒:中國轟炸機無戰略打擊能力 新型導彈可彌補短板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12日 21: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東海艦隊的轟-6轟炸機攜帶的反艦導彈。

  戰略轟炸就是要幹掉“戰略目標”

  戰略轟炸理論最早由意大利著名軍事家杜黑在其軍事著作《制空權》一書中系統提出,二戰初期,英國著名軍事理論家利得爾哈特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更加具體的闡述,即“真正決定戰爭、戰役甚至最小規模戰鬥勝負的因素,是使對手失去希望而非生命,而戰略轟炸正是起到了這一作用”。二戰中,以英美為代表的盟軍針對德日進行的大規模戰略轟炸實際上就是以杜黑與利得爾哈特的理論為基礎。在二戰末期,美軍還進行了最早的核轟炸。

  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美英軍隊對德國進行的晝/夜間轟炸,還是美軍對日本進行的全天候轟炸,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都屬於面狀轟炸,即只有在轟炸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對敵方目標造成關鍵性損失,意味著這種地面轟炸所能起到的“威懾”作用極為有限。

  二戰後,戰略轟炸理論開始出現改變。冷戰早期,美蘇兩國的戰略轟炸機編隊都面臨著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即一方面隨著再次爆發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嚴重存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似乎一觸即發),進行類似二戰時期的大規模戰略轟炸成為一種常備任務;而另一方面,美俄兩國為應對可能遭到的戰略轟炸,構築了極為強大的防空與攔截系統。在這種環境下,在二戰中賴以維繫戰略轟炸能力的轟炸機數量,在此時恰恰成為制約進行戰略轟炸的關鍵因素。當時美蘇要求轟炸機編隊必須能夠在尚未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對敵方重要目標進行轟炸,此時若增加執行任務的轟炸機數量,必然更容易暴露自身;而如果減小轟炸機編隊規模,又無法對轟炸目標實施有效打擊。

  因此,此時的美蘇兩國迫切需要從二戰中形成的“面轟炸”系統中解脫出來,創造新的作戰形式與裝備,精確制導武器開始走上前臺。

  實際上,早在二戰末期,德國就已經研製出了實戰型制導武器,其中僅僅一枚“弗裏茨-X”制導炸彈就曾擊沉排水量高達35000噸的、準備向盟軍投降的意大利戰列艦“羅馬”號。而受制于當時的技術水平與德國戰敗國的地位,德國的相應産品並未獲得繼續發展,但美蘇兩國卻依仗戰爭結束初期從德國獲得的大量技術資料,研製出了自己最早的一批實戰型制導武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國的“鋪路爪”系列激光制導炸彈,並在越戰中取得了輝煌戰績。

  新型制導武器的引入,不僅賦予了傳統戰略轟炸機編隊對敵方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水平精確轟炸的能力,同時也賦予了一些戰術飛機執行戰略轟炸的能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制導武器的産生與大規模應用使得戰略轟炸的基本概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即定義一次轟炸行動是否屬於戰略轟炸的標準,已經逐漸由裝備與作戰形式是否屬於戰略範疇,向攻擊目標是否屬於戰略範疇轉變。

  中國核打擊力量的致命“短板”

  在由陸上機動或固定發射裝置、戰略轟炸機與戰略核潛艇組成的“三位一體核力量”中,戰略轟炸機僅就其技術難度而言並不是最大的,因此以美俄為代表的高端有核國家在戰略轟炸機的發展上均十分活躍。但反觀當今世界上另一個具備完備“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國家,中國儘管並未將戰略核力量像美蘇那樣視為“爭霸世界的支柱”,但與發展相對充分的陸基核力量與海基核力量相比,現階段中國的戰略轟炸機實在有點乏善可陳。

  無疑,其中政治與實際需求起了很大作用。但在裝備與相關概念上已顯十分陳舊的中國戰略轟炸機,已經越來越難以承擔現階段以及未來較短時間內的作戰任務。而此時,烏克蘭正逐步以其特有優勢,逐漸取代俄羅斯在中國軍購中的地位,其高技術産品的輸出,或將使中國轟炸機重新獲得西方眼中的“實際作戰能力”。

  中國的戰略轟炸機隊長期給人一種聊勝於無的感覺。僅從裝備水平而言,這種評價似乎並無貶低之意。自中國建國以來,引進並自行製造的轟炸機僅有兩種,即轟-5(倣自前蘇聯伊爾-28型輕型噴氣式轟炸機)與轟-6(倣自前蘇聯圖-16型中型噴氣式轟炸機)。這兩型戰機在研製階段與其他國家的同時代轟炸機相比,在性能上已顯落後。其後儘管經過反復改進,但受制于原有機體結構的限制,實際效果並不明顯。最終轟-5轟炸機在1984年停産,現在已經退出一線部隊。而轟-6轟炸機的最新型號,即轟-6K(尚未證實真實存在)則在苦苦支撐中國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其境遇很有點像“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苦撐俄羅斯航母的門面。

  造成中國戰略轟炸機編隊成為“短板”的原因不僅僅是資金與技術上的,更主要的還是出於自身的需求。中國在冷戰時初步具備戰略轟炸能力時面對的周邊環境,使這種能力面臨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被當時視為“主要威脅”的美蘇兩國,無論是誰,中國均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戰略轟炸。另一方面,面對其他和中國有矛盾的鄰國與周邊國家,要麼是不值得中國對其進行戰略轟炸,例如越南,要麼就是得益於其他國家的保護而使得中國無法進行戰略轟炸,例如韓日。因此,中國的戰略轟炸機群不僅被質疑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同時,中國除了常規的普通投射核彈以外,也未裝備類似美蘇那樣的高端核巡航導彈。因此,直到烏克蘭與中國建立高技術的軍事合作關係之前,中國的戰略轟炸機編隊可被視作中國武裝力量體系中作戰成本最高與作戰效率最低的武器裝備。

熱詞:

  • 短板
  • 新型導彈
  • 戰略轟炸
  • 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