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解放軍夜戰演練戰術出現變化 欲重奪“制夜權”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4日 19: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各型直瞄火器對“敵”前沿目標進行打擊。


  ■高科技偵察裝備撕破了夜幕的天然偽裝,戰場的天平傾向優勢裝備一方。如果不能儘快將夜間作戰的著力點適應信息化的新條件,只能成為對手的俘虜。

  ■充分挖掘信息化裝備的夜間作戰潛能,打通情報鏈、指控鏈和火力鏈,不斷破解夜間作戰難題,拉近與對手的差距。

  ■夜間作戰的新特點對部隊戰術行動提出新要求,只有不斷創新夜戰的訓法和招法,才能重奪“制夜權”。

  中國軍隊的夜戰能力曾給外軍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於軍人來説,加強夜訓是課題更是責任。9月中旬,解放軍某師在科爾沁草原首次進行了一次整建制師夜間實兵實彈演習,凸顯了軍隊對夜間作戰的新探索。

  1.

  信息化“點亮”未來夜戰

  遼闊的科爾沁草原如往常一樣寧靜安詳。21時30分,指揮員下達開進命令,一場整建制師的夜間實兵實彈演習悄然拉開。這個師就是某機械化集團軍所屬的摩步師。

  “這麼龐大的一支部隊,僅各種作戰車輛就800多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如何能夠保持開進隊形,準確到達作戰地域?”部隊剛剛出發,我們忍不住向擔任基指指揮員的該師師長孫永波提出了疑問。“不用擔心,我們車上有‘引導員’”。孫師長顯得非常自信。

  兩小時工夫,部隊全部按時到達配置地域。在孫師長的指引下,筆者進入師指揮中心,萬萬沒想到“引導員”竟是裝備在車上的新型導航定位系統。電子屏幕上,清晰地顯示了車隊開進時該系統自動標繪的行軍路線圖。孫師長一邊指著路線圖,一邊解釋説,圖上顯示的開進路徑和部隊坐標會實時傳輸到各級指揮系統和開進分隊。這樣,暗夜中部隊行動就好比有了“引導員”,確保了部隊在夜間生疏地形條件下按時準確到位。

  這次演習,針對以往夜戰中信息化裝備不敢用、不會用、用不好的問題,該師把提高夜戰能力的突破口放到了現有信息化裝備上。熱像儀、微光夜視儀等觀瞄器材的使用,顯著提高了各型直瞄火器夜間準確捕捉目標和精確打擊能力。進攻發起時,他們利用最新的定位導航功能,將進攻方向線上途經各點提前進行設置,並按設置好的進攻方向線,引導各群隊發起攻擊。火力打擊階段,新配發的射擊指揮自動化系統實現了全新的指揮控制模式,射擊時效提高了3倍。

  該師副師長景慶維興奮地説:“信息化裝備讓各級指揮員變得耳聰目明,大大破解了以往夜戰中指揮控制難、精準到位難、精確打擊難等瓶頸問題,‘黑夜’如同‘白晝’了。”

  2.

  新戰法“製造”夜戰迷霧

  淩晨1時50分,部隊到達作戰地域。

  等待到3時15分,空曠的草原濃霧漸起……

  趁著“霧幛”瀰漫部隊迅速發起進攻,接敵、發起衝擊,快速突入“敵”前沿。

  “劍不如人,劍法要高於人。”據趙副師長介紹,信息化條件下夜間戰場單向透明、發現即摧毀,部隊隱蔽偽裝難,這給部隊夜間行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此,他們加強了夜戰理論研究,通過搞透強敵弱點、防護難點、夜暗特點,研究出“‘土洋結合’系統防護”、“被動防與主動騙”、“瞬間強光照射”等有效戰法和招法。

  此次演習,他們綜合運用制式和就便器材實施系統偽裝,提高偽裝網防雷達、紅外偵察手段的能力,使偽裝層具備了防可見光、合成孔徑雷達、熱成像遙感等偵察的能力,致使進攻發起前“敵”方的多次立體偵察無功而返。

  “能看,我就讓你看個眼花繚亂!”正在組織戰鬥保障的該師工化科長胡永權自信地説道。進攻途中,部隊在多方向組建佯動網,製作各類假目標、假熱源、假陣地,使用戰場音響掩蓋部隊行動。多種戰場欺騙手段增大了“敵”戰場識別難度,擾亂了“敵”作戰決心,有效地隱蔽了行動企圖。

  “嗖——嗖——”兩發照明彈刺破夜空,瞬間,陣地前沿恍如白晝,“敵”各類夜視器材瞬間致盲,目標明顯暴露,進攻分隊的各種火器利用短暫的照明效果,準確捕捉目標,一道道火舌形成強大的火力網將“敵”前沿變成一片火海。

  在現場。針對“敵”夜間偵察裝備技戰術性能,他們還探索出小群多路躍進,分時分段有重點地建立防空部署,預設多個陣地快打快撤等戰法,降低了“敵”發現和毀傷概率。

  3.

  火力戰“撕破”夜間防線

  夜暗中,在新型偵察車的目標引導下,各型直瞄火器借助照明彈的短暫照明效果,準確捕捉目標,一發發炮彈在黑夜中“綻放”,一個個目標被摧毀,一道道防線被突破……

  演習結束,總導演集團軍軍長潘良時介紹,這次演習首次實現所有火器實彈射擊都在夜間進行。

  該師政委高大光坦言:演習難度大、內容新、風險高,這種決心不好下,但是,仗在夜間打,兵就要在夜間練。

  在演習前,他們針對夜暗下火器佔領陣地難、發現目標難、精確打擊難的實際,圍繞夜間實彈射擊4類40余個重難點問題進行了研究攻關,製作了5大類59種3000余件夜間照明和遮光器材,解決了各兵種專業、各作戰崗位的作業照明和遮光問題,形成了《夜間實彈射擊指導手冊》。

  炮兵、防空兵分系統與指控系統集成融合,偵察、指控、打擊、評估等火力鏈路中的各個環節連為一體,實現了打擊目標實時捕捉、射擊指令實時下達、打擊效果實時評估。

  “擊發!”“砰……嗖……”夜暗中,在某反坦克陣地,隨著陣地指揮員的一聲令下,只見兩簇紅色的火焰直奔目標而去,“嘣……嘣……”,瞬間“敵”縱深裝甲目標被擊毀。

  陣地指揮員連長徐洪潤告訴我們,該型導彈並不具備夜間作戰能力,官兵通過器材革新和創新操作手法破解這一難題,取得了該型導彈夜間射擊7發7中的成績。演習中,一批新裝備、新科目也得到檢驗。

  所屬某炮兵團試驗了某新型雷達縱深偵察和校正射擊的問題,通過改變配置位置、調整頻點等方式,首次實現了該型雷達校射誤差10米以內,漏彈率5%以下,保證了炮兵營、連實彈考核和照明彈控制炸點,炮兵夜間作戰的縱深偵察及射擊修正有了新手段的保障。剛配發的某型炮兵氣象雷達車首次在演習中實施了氣象保障,保證炮兵群實現了不經試射即首群覆蓋。

熱詞:

  • 部隊
  • 兵實彈
  • 紅外偵察
  • 摩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