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濟南某軍械雷達修理所高素質人才提升維修保障力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30日 13: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個團級修理單位,能在維修保障領域取得如此不凡的成績,關鍵在於他們始終緊扣戰鬥力建設需求,謀在前、幹在前,大膽創新。科研革新上的超前研究,讓他們的創新成果如雨後春筍;保障能力上的超前儲備,讓他們檢修新裝備駕輕就熟;技術人才上的超前培養,讓他們收穫了一支關鍵時刻起關鍵作用的“人才方陣”。

  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光喊口號不行,需要有一種腳踏實地的精神,這就要求我們眼光再超前一點,膽子再大一點,搶抓機遇,敢闖敢為,不怕失敗。只有如此,方能像濟南軍區某軍械雷達修理所那樣贏得轉變先機,有所作為,為我軍信息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本報訊 特約記者魏國、許玉可報道:一場實戰演練,打破7項新裝備保障紀錄。深秋,在濟南軍區裝備系統進行的保障演練中,某軍械雷達修理所派出的修理分隊再次成為“亮點”。他們攜帶自主研製的多型智慧檢測維修設備,讓一台臺“受損”雷達、火炮、導彈在硝煙中重新“復活”。

  該所擔負著全區部隊7大類軍械裝備維修和戰時應急支援保障任務。他們緊扣部隊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需求進行技術創新,著力提升核心裝備維修保障能力,實現“營區精修、野外快修、戰場搶修”。近年來,該所先後有114項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其中一、二等獎19項,95%以上成果直接轉化為戰鬥力。

  作為一個團級維修保障機構,創新成果之多,轉化率之高,在全軍同行領先的奧妙何在?所長劉福軍幽默作答:“這些成果都是從訓練場上挖到、從轉型機遇中‘抓’到的。”

  此言不虛。全區部隊雷達裝備“幾代同堂”,型號繁多,檢測設備通用性差。該所高工薛蘭柱帶領技術骨幹潛心攻關,研製出可檢測各型陸軍雷達的通用檢測診斷系統,替代了8種傳統檢測設備,提高維修效率10倍以上。這些年來,該所為部隊修理的6000多套軍械裝備無一返修,總結的32種裝備快修搶修方法在“跨越-2009”等重大任務中經受了檢驗。

  針對不斷列裝的新裝備,該所主動“啃硬骨頭”,圍繞新裝備效能發揮、故障診斷智慧化等“瓶頸”技術展開攻關,取得碩果一串:“某新型防空導彈網絡模擬訓練保障系統”,使合格射手訓練時間縮短2/3,導彈使用壽命大大延長;“新型野戰雷達維修器材集裝化箱組”,使維修器材存貯供應速度提高30余倍……他們還制定了5大類28種新型軍械裝備維修保障規劃,編制了8種國軍標、102種新裝備新彈藥知識手冊,為新裝備維修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理論支撐。前不久,記者在某旅新型遠程火箭炮打靶現場看到:裝載上該所研發的“某型定位導航系統”,新型炮彈就像長了眼睛,射擊精度成倍提升。

  收穫豐碩成果的同時,該所還收穫了一支高素質“人才方陣”——全所技術幹部85%獲過軍隊科技進步獎,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被表彰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7人擔任全軍專家委員會委員。今年初,該所獲第三屆軍隊科技界最高獎——“軍隊科技創新群體獎”,成為目前全軍裝備保障領域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熱詞:

  • 戰場搶修
  • 軍械裝備
  • 快修
  • 雷達
  • 新裝備
  • 營區
  • 精修
  • 裝備維修保障
  • 軍隊
  • 射擊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