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專家:日本再次發出好戰言論 中國必須有所戒備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23日 14:5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作者】汪嘉波 (本報特約評論員)

  面對複雜險峻的周邊安全局勢,中國不能不有所戒備,敢戰方能言和,有備才能無患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忘戰必危!”日本首相野田佳彥日前向日本自衛隊發出的厲聲警告著實震驚了國際輿論。公然聲稱“中國的海洋活動”對日本安全構成威脅。野田的動機是什麼?是提醒日本人準備打仗,還是用發動戰爭來威脅中國人?引用中國古代兵書的警句無疑説明,日本首相此番“與身份不符的言論”多半是説給中國人聽的。

  近來,日本政府針對中國的一系列舉動都相當“兇悍威猛”。政治上,日本首相親自出馬,散佈“中國威脅論”;軍事上,日本戰機在東海加緊警戒,“高調向中國示威”;外交上,日方高調介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南海主權爭議,鼓吹在南海構建多邊框架解決爭議,與中國一直主張的雙邊談判機制針鋒相對。日本外交官加緊在中國周邊活動,結交“擁有共同價值觀的戰略合作夥伴”,推行“將中國排除在外”的“價值觀外交”,試圖借助南海爭議來牽制中國。

  “忘戰必危”原本是中國古訓,且前面還有一句“好戰必敗”的前提。野田作為日本首相,本該深刻反省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歷史教訓,而不是不恰當地渲染與鼓舞日本的好戰情緒,挑起日本國民的反華情緒,野田的政治表現實在難以讓人恭維。顯然,説者並非無心,聽者更要有意。人們看到,日本政府正在逐步擺脫《和平憲法》的約束,日本的“武士刀鋒”隱隱閃著寒光。

  日本是一個有著侵略歷史且一直不願道歉的國家,中國與這樣一個國家為鄰,更應該有“忘戰必危”的危機感,何況這個鄰國再次發出好戰言論,中國更需要警惕日本的軍事動向。野田的“忘戰必危”再次提醒中國,中日友好不能一廂情願,不能單相思,僅靠熱愛和平的真誠難以撥開戰爭的陰雲。面對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復活,面對複雜險峻的周邊安全局勢,中國不能不有所戒備。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中華民族是崇尚和諧的民族。我們珍愛和平但不懼怕戰爭。“敢戰方能言和”,“有備才能無患”,我們必須要做好心理和物資的準備——如何跟一個好戰情緒抬頭且有侵略歷史的日本相處?

  我們不願意相信,中日友好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幻想,我們願意盡力尋找構建兩國友好關係的積極因素。但是,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歷史,不能忘記日本在侵華戰爭中對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不能忘記侵華日軍731部隊的殘酷和“南京大屠殺”的血腥。我們不願意相信,日本永遠不會成為一個有能力正確對待侵略歷史的國家。但是,我們同樣也不能幻想,日本軍國主義思想已經被完全徹底地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我們不願意相信,好戰、擴張、稱霸一方的心態是日本民族文化及國民性格的一部分;我們不願意相信,兇狠、殘忍的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民族的天性;我們也不願意相信,日本人對古代中國文明萬般推崇,但對現代中國卻充滿貶損和敵視。並且,我們絕對不能接受“中日必有一戰”的論斷,但我們也絕對不會忍受來自日本的任何挑釁。我們奉勸日本,不要以德報怨,不要自以為高人一等,不要以為自己可以“從死亡的意義上去求生存的意義”就比其他民族更有靈性,不要把中國和朝鮮視為命中註定的“野蠻落後的惡鄰”,而自己卻甘當美國霸權的小弟或是下人。

  野田的表演讓我們再次清醒地看到,發展是硬道理,強軍是硬道理,“落後就要挨打”是硬道理。面對日本,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差距,尤其是軍力差距。當務之急,我們必須建立強大的海軍。我們深信“好戰必敗”,但更應該銘記“忘戰必危”。

 

責任編輯:朱心蕊

熱詞:

  • 忘戰必危
  • 國際先驅導報
  • 野田
  • 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