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評論稱上合組織擴大存風險 中國不滿俄武裝越南

發佈時間:2011年10月12日 09: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上合軍演第一次合練中的中方99式坦克

  武居玄

  上海合作組織正經歷成長的煩惱

  今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在哈薩克斯坦的年度峰會上舉行了該組織成立十週年紀念活動。在過去的10年時間裏,在俄羅斯和中國“雙發動機”的推動之下,這個區域安全組織已經成長壯大。

  在上合組織峰會之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了莫斯科,拉開了中俄簽署友好條約十週年慶祝活動的帷幕。

  在莫斯科和北京看來,值得慶祝的東西很多,這兩個十週年的紀念也讓中俄兩國有時間停下來,思考下一步將邁向何方。

  香港《亞洲時報》的分析文章認為,上合組織正在進入“發展時期的陣痛”,儘管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將他們的“戰略夥伴關係”,提升到“全面的戰略合作與夥伴關係”,但這也掩蓋不住中俄之間逐漸擴大的分歧,未來中俄是密切配合逐漸彌合分歧,還是任憑分歧升級最後各奔東西,這將對世界地緣政治格局帶來巨大影響。

  上合組織如擴大規模有風險

  2011年6月14日到15日,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上合組織舉行了成立十週年慶祝活動。此時此刻,上合組織有足夠的理由去歡慶。由最初6個國家——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于2001年6月創建的這個地區組織,已經成功擴展了4個觀察員國——蒙古、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對話夥伴國——白俄羅斯和斯裏蘭卡,和一個阿富汗“聯絡組”。

  上合組織正式成員國所佔的土地面積大約為3000萬平方公里,加起來佔整個歐亞大陸的五分之三,人口數量達到15億,是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也包括在內,上合組織代表著大約全球一半的人口,國土面積佔據歐亞大陸的一大半。即便把這些數據放在一邊,隨著在區域的影響越來越大,上合組織已完全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在阿斯塔納,有消息稱,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就“上海合作組織”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以及一些關鍵的地區性和全球問題,進行了“深度交流”。他們相信,上合組織已經度過了自己的“幼年”時期,將進一步發展、成熟。尤為重要的是,在維護安全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方面,上合組織已經成了一個有效的機制。

  不過,上合組織正在經歷成長的陣痛。首先面臨的問題是,上合組織是否應該進一步擴大規模。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裏,上合組織顯著的成長大部分是在“外圍”,這意味著這個安全組織將“觸角”伸向數個其他地區性國家,建立起“二級”關係。上合組織的核心成員國仍然沒有改變,但是否應該將這個地區性安全組織進一步擴大呢?在這個問題上中國與俄羅斯的態度顯然不同。

  在觀察員國中,成為正式成員國呼聲最高的當屬伊朗和印度,俄羅斯一直希望將這兩個國家納入上合組織。《亞洲時報》的文章認為,實際上,上合組織擴大有很大風險。如果接納伊朗這樣的新成員,這種風險就會産生。在這種情況下,上合組織就會捲入美國與伊朗的對抗。

  事實上,俄羅斯早在2007年就對接收伊朗為新成員國有興趣。俄外長拉伕羅夫曾在上合組織外長會晤上指出:“考慮到早先做出的暫停接納新成員的決定,必須同觀察員國展開卓有成效的工作。應該承認的是,這些國家已經開始對僅僅禮儀性地出席上合組織部分活動表示失望。”

  中俄能否化解矛盾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經濟陷入困境。中國向哈薩克斯坦等國提供了大筆貸款幫助這些國家恢復經濟,這使得中國在上合組織和中亞地區的影響隨之擴大。俄媒體説,俄羅斯擔憂中國擴大影響,但單方面鞏固自己在上合組織中的地位又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引進印度等第三股力量進入上合組織可幫助俄羅斯平衡中國影響。

  這次阿斯塔納峰會的一個議題是該組織的擴充。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已經遞交了希望成為上合組織正式成員的申請。俄羅斯媒體説,考慮到印度和中國的複雜關係,以及中國同巴基斯坦的友誼,印度加入上合組織想獲得中國同意將很難,但俄羅斯會竭盡全力支持印度。

  除了在增加成員問題上的分歧,中俄兩國在上合組織偏重地區安全還是經濟合作問題上也存在分歧。《亞洲時報》的文章稱,以往更偏向於經濟合作的中國如今更重視上合組織在安全與地區穩定方面的功能。但俄羅斯在中亞地區已經擁有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因此更希望加大上合組織在經濟合作方面的作用。今年9月中旬,上海合作組織商務俱樂部會議在貝加爾湖畔的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市結束。俄羅斯總統辦公廳主任納雷什金在會議上一一列舉了上合組織的一些主要合作項目,包括成立風險投資基金會、組建上合組織大學和能源俱樂部、在上合組織範圍內成立評級機構等等。但分析人士説,伊爾庫茨克的這次會議再次顯示,由於主要成員中國同俄羅斯的分歧矛盾,上合組織的許多提議和項目僅是紙上談兵。

  俄羅斯媒體稱,中、俄之間的分歧反映了這兩個主要成員國都極力想控制上合組織,並試圖以自己的方式來擴大在該組織中的影響。然而,俄羅斯戰略問題專家查裏辛説:“中俄雙方會採用政治手段,通過磋商談判來劃分在上合組織內的影響範圍。兩國之間的分歧會被嚴格局限在一個範圍內,而不會擴散,因為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等其他國家,都不希望因為分歧矛盾影響這一地區的穩定。”

  利比亞問題:俄羅斯政策突然轉向

  在國際事務方面,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莫斯科和北京在一些領域內缺乏一致意見和協作。例如,在一個月的時間裏,莫斯科突然改變了自己的政策,從5月初批評西方在利比亞展開軍事行動,到6月初加入“討伐卡扎菲”的陣營,從而令中國獨自面對西方的壓力。顯而易見,莫斯科並未就這一決策改變提前通知北京,因為新華社在報道梅德韋傑夫宣佈“加入西方國家陣營”時採用了“令人震驚”一詞。

  不難看出,被出賣和沮喪的感覺在中國心裏迅速上升。八國集團峰會數天之後,中國的一位評論員在文章中表示,“俄羅斯從來都不可靠。在幾乎所有涉及俄羅斯利益的重大國際事件上——從北約的東擴和上世紀90年代的巴爾幹危機,到伊拉克戰爭和21世紀的其他國際衝突,俄羅斯總是先以強硬態度面對西方,之後立場逐漸變軟。莫斯科總是選擇以公開的戰略競賽去掩蓋秘密的交易;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莫斯科很可能會犧牲合作夥伴。”

  正是由於俄羅斯改變立場,中國也不得不調整自己關於利比亞問題的姿態,以保護自己在當地的投資(大約190億美元)。今年6月初,中國宣佈開始與利比亞反對派進行接觸。

  中國對俄羅斯突然改變政策的不滿,在俄羅斯媒體的報道中得到完全體現。儘管如此,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6月中旬訪問莫斯科之前,俄羅斯官員也曾呼籲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利比亞問題。在就國際事務的聯合宣言中,胡錦濤和梅德韋傑夫重申了對利比亞問題的共同立場。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俄羅斯至少已經部分偏離了上述關於利比亞的政策,而在20天前,莫斯科還口口聲聲支持卡扎菲。

  從那時起,俄羅斯官員似乎從梅德韋傑夫支持北約的立場開始後撤。7月15日,俄羅斯外交部一名發言人稱,俄羅斯在利比亞危機中的立場並未改變,並表示聯合國應該在解決這場衝突中扮演中心角色。在7月底,俄羅斯外交部長拉伕羅夫批評美國和其他國家承認反對派的全國過渡委員會是利比亞的合法政府,他們在這場利比亞內戰中正在偏袒某一方。

  到8月底,當反對派一步步逼近利比亞首都的黎波裏,俄羅斯官員開始對北約在利比亞的行動有些驚慌。俄羅斯駐北約代表迪米特裏羅格津公開指責北約將地面部隊派入利比亞,違反了聯合國安理會的1973號決議。隨著卡扎菲政權的迅速倒臺,敘利亞正成為西方的新目標,俄羅斯和中國的外交人員正在這一問題上加緊協調雙方立場。

  8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Alexei Borodavkin兩次與中國駐俄羅斯大使李輝碰面。雙方似乎在有關利比亞和敘利亞的問題上重新形成了更加一致的政策,他們重新證實了中俄兩國反對別國干涉敘利亞事務。Borodavkin還通知李輝,俄羅斯在利比亞問題上的解決途徑,以及在利比亞的獨立自主、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上採取政治解決的必要性。

  武裝越南令中國尷尬

  如果中國對俄羅斯迅速調整利比亞政策不滿意,那麼俄羅斯接連向越南出售武器可能已經觸發了北京越來越大的怒氣。

  到2009年12月,越南已經成為俄羅斯最大的武器購買國之一。越南訂購了6艘俄羅斯“基洛”級潛艇和12架蘇-30戰鬥機。越南與俄羅斯的潛艇交易,是後蘇聯時代俄國人獲得的第二大潛艇訂單(第一大訂單是2002年中國購買8艘“基洛”級潛艇)。這也是河內在越戰之後簽署的最大一筆軍火貿易。到今年8月底,越南已經從俄羅斯接收了第二艘也是最後一艘“獵豹”級導彈護衛艦。2006年12月,越南訂購了兩艘俄羅斯“獵豹”級導彈護衛艦,總金額為3.5億美元。期間,俄羅斯一家巡航導彈生産商曾與越南海軍商談出口“堡壘”機動式岸基導彈系統,該導彈設計用於摧毀各種型號的水面艦艇。有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對這家公司給予了“個人首肯”,並且這筆訂單很可能會從俄羅斯政府方面得到一筆貸款。俄羅斯與越南的武器交易發生的時間,正是中國與幾個東盟國家,因南海問題而關繫緊張的時候。

  儘管一些觀察家並不認為越南採購武器會迅速影響中國的利益,但在互聯網論壇上,很少有人希望看到這兩個中國鄰國之間繼續開展軍火貿易,從而加大中國收復南海的代價。中國官員和媒體一直保持克制態度,避免公開批評俄羅斯對越南出售武器。

  中俄軍事關係穩固同時也面臨考驗

  儘管北京對俄羅斯在利比亞和越南問題上的政策不太滿意,但在軍事關繫上中俄兩國在這個夏天並未陷入低谷。7月初,俄羅斯國營軍火出口公司簽署合同,向中國出口價值達5億美元的飛機發動機。這種AL-31型發動機目前專門用於配備殲-10戰鬥機。此前,這種發動機還分別在2003年、2007年和2009三次出售給中國,數量分別為54台、100台和122台。

  7月底至8月初,中國海軍兩艘戰艦——“鄭和”號訓練艦和“洛陽”號導彈護衛艦對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進行了為期4天的訪問。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指揮官是北海艦隊司令員田中中將。

  今年8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應邀,對俄羅斯進行了為期六天的訪問。在莫斯科,陳炳德與馬卡羅夫舉行了會談,會見了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還訪問了莫斯科的一個俄軍步兵旅。陳炳德和馬卡羅夫簽署了一份合作備忘錄,兩軍將於2012年舉行海軍聯合軍事演習。馬卡羅夫表示,“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國際安全問題如果沒有中國的參加就無法得到解決”,他還描述中俄兩國的關係是值得“信賴的”。

  這次訪問結束時發表了關於兩國軍事關係的聯合聲明。這份文件稱,中俄兩國都同意進一步加強各種層級的軍事交流,保持戰略協作,以便更好地應對來自地區和全球安全問題的新挑戰和新威脅。

  中俄兩軍下一輪對話將於2011年底在北京舉行。陳炳德的訪俄之行被中俄兩國媒體廣為報道。與不斷努力提高雙邊政治關係(方向是建立“全面的”戰略夥伴關係)形成對比,中俄兩軍的關係在過去幾年裏有了充分地改變。

  一個重大變化是,在整個軍事關係中,俄羅斯向中國出售武器所發揮的影響已經下降。中國不再購買大量的整套武器系統,例如蘇霍伊系列戰鬥機/轟炸機、“基洛”級潛艇、伊爾-76系列軍用運輸機等。這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俄羅斯不願意出售更先進的系統,其次是中國的軍事研發能力正在不斷提高。

  未來,俄羅斯向中國出口整體武器系統的可能性仍然存在。然而,中國更有興趣獲得某種技術,並展開闔作研發。陳炳德將軍在訪問俄羅斯時明確表明了中國進一步加強與俄羅斯及其他國家軍事關係的這一目標。俄羅斯是陳炳德三國之行的第一站,之後他又前往烏克蘭和以色列進行訪問。

  雖然中國與烏克蘭軍事技術合作發展迅速,但以色列仍是中國軍隊獲取先進軍事技術的最大潛在來源之一。在烏克蘭和以色列,陳炳德和中國軍事代表團都受到了熱情地歡迎。

  此外,陳炳德訪問烏克蘭之前,胡錦濤剛剛對烏克蘭進行了正式訪問,這也是十年來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問該國。在訪問期間,中烏兩國商談了大規模經濟與投資計劃。對於莫斯科而言,陳炳德大範圍的歐亞之旅所傳遞的信息既十分微妙,又令人捉摸不透。

責任編輯:王騰

熱詞:

  • 上合
  • 99式坦克
  • 號導彈
  • 導彈護衛艦
  • 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