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軍地保障力量有效運用 戰略投送能力整體躍升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9日 09: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機制融合:撐起一片新天地

  目前,涉及交通戰備工作的法律法規已基本形成完整框架,既有《國防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等法律,又有《國防交通條例》《民用運力國防動員條例》等執行法規,還有行業、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配套規章,初步構建了以法律法規為依據、以規章制度為支撐、規範標準相配套的交通戰備法規體系。

  交通戰備系統著眼軍地各種運力的統籌運用,建立健全了軍地一體的軍交運輸組織機構,使指揮協調更加順暢。2010年4月,上海世博會安保各項準備工作進入了關鍵階段,上海市交通戰備應急指揮中心應運而生。該中心綜合運用交通、公安、消防、市政、氣象等信息資源和基礎設施,集國防交通信息網絡通道、交通指揮平臺、城市道路數字化管理中心為一體,配置了31支、近1.6萬人的國防交通專業保障隊伍,不僅具備跨路網交通監控、交通信息發佈和交通調度等功能,還能對上海應急應戰的交通保障實施快捷、高效的統一指揮,在指揮體制、指揮平臺和保障力量融合上實現了新突破。

  上海市交通戰備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以來,在服務世博會安保和交通保障、城市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等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僅世博會期間,就圓滿完成40多批次、成千上萬輛車進出上海的交通保障任務,並多次在突發事件處理等任務中彰顯了力量,顯示了交通戰備應急指揮中心平戰結合、軍民兩利的巨大潛能,為實現軍地交通保障要素的充分融合提供了有益借鑒。

  設施融合:統籌兼顧路子寬

  交通戰備系統依託地方交通網絡建設,在國家交通基礎設施和大型運載工具建設中及時提出和貫徹軍事要求,搞好結合納入,國防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重要戰略通道基本貫通,各種戰備交通設施基本完備,部隊進出交通條件大大改善,部隊機動能力逐年提高。

  駐內蒙古空軍某雷達站,位於某原始森林保護區,只有一條等級低、路況差的盤山路。2008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投入鉅資對雷達站山路進行建設改造,不僅改善了部隊的交通條件,也為沿線村民生産生活及山林防火提供了便利。

  某港口碼頭堆場,原本整齊排放的一輛輛裝甲車,不到一小時,便迅速載入大型滾裝客船。這是民用運載工具貫徹國防要求的一次效果演示,也是地方交通設施設備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的縮影。

  提高交通戰備綜合保障能力,離不開能徵善戰的各類保障隊伍。2010年初,由國家交通戰備辦公室組織的交通戰備訓練基地試點建設項目在甘肅蘭州開工,今年7月順利告竣。甘肅省交通戰備訓練基地包括交通戰備幹部訓練、國防交通專業保障隊伍訓練和國防交通物資儲備救援保障“三個中心”,配有先進實用的勤務訓練設施、功能齊全的骨幹培訓中心和科學規範的訓練保障體系,是交通保障隊伍的訓練平臺、保障力量的集結平臺和支援保障的前進平臺,具備組織交通專業保障隊伍點驗、訓練演練、集結整備等多項功能,便於更加合理地使用軍地交通運輸資源。

  力量融合,借風揚帆好行船

  我國交通專業保障隊伍已經建立起戰略投送機隊、船隊、車隊等各類交通專業保障隊伍1300多支,形成了專業齊全、條塊結合、相互銜接的骨幹保障隊伍,圓滿完成了道路搶修、應急通信、橋梁架設等急難險重任務。

  2009年9月,總後軍交運輸部結合廣州軍區某摩步師的跨區機動,組織了一次輕裝部隊陸空聯合投送演練。首先起飛的貨機緩緩降落在某機場,其他3架客機每隔兩分鐘相繼到達。緊接著,13台機場專用保障車、50多名機場專業保障人員、20多臺聯勤接運車輛,迅速駛入指定位置展開協同保障。很快,數百名參訓官兵及隨行裝備、物資卸載完畢。4架民航飛機、一列動車組、幾十台民用車輛,多種方式並用,輸送部隊近千公里。我軍首次綜合利用民用運力組織輕裝部隊陸空聯合投送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軍地保障力量的有效凝聚和運用,為提高我軍戰略投送能力奠定了基礎。利用交通部門和企業海外保障體系,完成了赴索馬裏、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海軍編隊的運輸補給。利用民航運力,在實施印度洋海嘯、海地及智利地震災害等國際救援行動中,保障救援人員和救災物資在第一時間快速投送到位。

  汶川抗震救災中,舉三軍運輸之力,聚全國交通之能,採取鐵路輸送、航空投送、摩托化機動等方式,將10多萬救災大軍快速投送到災區,創造了單日鐵路輸送部隊數量最多、單日航空輸送密度最高、整建制部隊摩托化機動距離最遠、野戰條件下軍車運行管理最有效的新紀錄。(李 茂 張兆鵬 本報特約記者 許四海)

責任編輯:丁曉宇

熱詞:

  • 軍地
  • 摩步師
  • 部隊
  • 交通戰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