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中日防務安全磋商舉行 望早日建立海上聯絡機制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7日 11: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東京7月26日電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空軍上將26日在東京與日本防衛省事務次官中江公人舉行了第九次中日防務安全磋商。雙方就地區安全形勢、兩國防務領域交流以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意見。

  馬曉天説,中日互為重要近鄰,友好相處,睦鄰合作,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有利於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為鄰之道,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和信任。雙方應從切實維護中日世代友好、互利共贏的大局出發,努力增進友好認知,積極改善兩國國民感情,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共同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

  中江表示,日方重視發展日中戰略互惠關係,也高度關注中國的發展變化,願意加強與中國軍隊的合作,努力增進雙方的了解和互信,共同為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應有的貢獻。

  雙方同意繼續加強兩國防務部門在雙邊和多邊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早日建立兩國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共同維護東海穩定。

  專家連線

  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教授馮瑋:

  磋商不會過多涉及釣魚島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楊春實習生 朱文婕

  昨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空軍上將在東京與日本防衛省事務次官中江公人舉行了第九次中日防務安全磋商。這是中日兩國時隔3年零4個月再度召開防務磋商。此次磋商的目的是什麼?會否談及東海和釣魚島問題?雙方能否建立海上聯絡機制?本報專訪中華日本學會常務理事、復旦大學教授馮瑋,就這些問題進行解讀。

  磋商目的是避免擦槍走火

  南方日報:在與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的會見中,馬曉天表示,中日防務部門關係是兩國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為敏感的部分。這該怎麼理解?

  馮瑋:中日防務關係是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重要基礎,很敏感,説白了就是避免衝突的發生。在6月4日的新加坡會議上,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向我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表達了對中方在日本地震中提供援助的感謝,但也提出,由於中國國防政策和軍事力量不透明,使得日本和中國海軍在附近海域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增強,要求進行磋商。這次磋商就是為了避免擦槍走火。

  磋商間隔由雙方關係決定

  南方日報:這是中日兩國時隔3年零4個月再度召開此次磋商,但此前這類磋商也並不是每年都有,時間間隔怎樣確定?

  馮瑋:此次磋商其實早有打算,只是日本3月份大地震以後,發生了一些問題才中斷。往前追溯,主要就是去年9月釣魚島撞船事件發生後,兩國關係受到很大的傷害。當時日本讀賣新聞民意調查結果顯示,31%的人希望加強日美同盟,84%的日本人表示對中國不信任或很不信任。日本媒體對於中國威脅也進行了大肆的渲染,曾公開刊登照片和評論指出中國的導彈可以覆蓋的區域,讓日本民眾産生一種心理恐慌。中日關係常常反復,間隔時間由中日雙方外交關注的問題和程度來決定。如果中日之間矛盾沒有激化,雙方對於磋商表現得也不是特別積極。

  日本對華外交要看美國姿態

  南方日報:6月21日由美日兩國外長以及防長參加的美日安保協商會議上,日本和美國發表共同聲明,將共同針對中國。此後,中美進行了“亞太事務磋商”,而儘管日本外相松本剛明于本月初來華訪問,但兩國軍事防務領域並無直接溝通。那麼此次磋商可否看作“補課”性質?

  馮瑋:中日之間的關係從來就不是雙邊關係,從來沒有離開過美國因素的影響。日本的政權受制于三方:民眾、美國、政黨。美國要重返亞洲,尤其希拉裏強硬叫囂要干預南海問題,日本不可能跟美國唱反調。美國的態度是,不希望日本跟中國接近,雙方有一定矛盾,對美國是有利的,又不希望中日矛盾激化,弄得美國防衛戰線要進一步拉長。維持現狀,避免矛盾是美國的既定政策,就和臺海問題的“不統不獨”一樣。日本人對中國外交的真實意圖,看美國對中國採取什麼姿態就知道了,就是奧巴馬説的,中國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

  釣魚島問題短期難解

  南方日報:據報道,此次磋商兩國將就地區安全形勢、雙邊防務交流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釣魚島和東海問題會否成為主要議題?

  馮瑋:釣魚島問題是雙方在很長時期無法逾越的障礙,我認為不會被過多提及。領土問題是雙方的底線,在撞船事件發生前,都輕易不去觸碰。撞船事件後,中日矛盾一下子就突出起來,現在雙方僵持不下,怎樣改變這個僵局,是關鍵所在。梁光烈和北澤俊美6月份在新加坡也談過,雙方作為鄰邦應該冷靜對話,推進日中防衛的交流。為避免危局出現,雙方應加強聯絡,建立協商機制,當時就商議要舉行第三次事務層面的協議,也就是這次馬曉天要談到的問題。日方也要求儘快實現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的訪日。我認為,這次磋商起碼能達到最低限度上互諒,不要觸碰對方底線。

  南方日報:有分析認為,伴隨軍事交流的展開,中日雙邊關係正在日益回暖。您是怎麼看的?

  馮瑋:中日兩國都有明確的認識,合則兩利,鬥則兩傷。撞船事件後一個很明顯的動向就是美日同盟關係得到了加強,例如軍事演習。另一方面,中俄也在不斷接近。在中日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美俄就會強化在遠東的話語權。當然,在日本地震發生以後,中國媒體大量報道並表達對日本的同情,得到了日本民眾的認可,中日衝突對立的民族主義情緒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海上聯絡機制重在私下溝通

  南方日報:此次磋商,雙方同意推動早日建立兩國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共同維護東海穩定。對此應如何解讀?

  馮瑋:所謂海上聯絡機制就是不公開化、內置的一種聯絡方式。建立兩國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互相保持一種熱線的關係,碰到具體的問題,雙方就可以馬上知會對方,避免衝突的發生。日本人行事非常強調私底下的溝通,這也是日本人國民性格的表現。在這種背景下,更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溝通機制。

責任編輯:張毅

熱詞:

  • 中日防務
  • 安全磋商
  • 海上聯絡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