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總設計師:蛟龍號在載人潛水器中屬世界先進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09: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 (新華社記者 羅 沙 余曉潔) 繼21日成功突破4000米深度後,我國自主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即將再接再厲,向5000米深海發起衝擊。在中國人有望再次創造人類探索海洋奇跡之際,新華社記者專訪了“蛟龍”號總設計師徐芑南。

  記者:如果“蛟龍”號成功突破5000米深度,那就意味著我國深海考察的範圍可以覆蓋全球70%以上的海洋。從技術上説,“蛟龍”號在全球範圍內是數一數二的嗎?

  徐芑南:回顧世界各國潛水器的發展歷程,我國是第五個成功研製深海載人潛水器的國家。由於科研裝備研發的規律,後研發的裝備一般都是要更先進一些。我國研製載人潛水器的各種技術、資源條件相比其他幾個國家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可以自豪地説,“蛟龍”號在全球載人潛水器中,是屬於第一梯隊的。

  具體來説,“蛟龍”號使用了最先進的數字化水下通信技術,我們的水下運動系統可以讓“蛟龍”號在海底來去自由。當然,許多的先進技術,我們都是在其他國家潛水器研發的基礎上吸收、改進而來的,可以説是總結了前人的經驗。還有部分技術,例如水下高清視頻拍攝和傳輸,暫時還是使用國外産品。

  目前,世界各潛水器強國都在改進自己的潛水器性能,或者研製深度更深、功能更強大的潛水器,我們也會繼續對“蛟龍”號進行改造升級,同時加緊我國潛航員隊伍的培養。

  記者:我國研製深海潛水器的歷史不到30年,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我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後來居上。我們的科研人員是如何一步步創造中國深海潛水奇跡的?

  徐芑南:這個歷程,確實一言難盡。深海潛水器,大概可以分為帶纜水下機器人(ROV)、無人自治水下機器人(AUV)和載人潛水器(HOV)等幾大類。我國的潛水器,也是一步一步,踏踏實實走過來的。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就開始自主研製早期的ROV,到1992年前後,我國ROV的深度、功能等都已比較先進。而1995年到1998年前後,我國研製成功AUV,這是我國潛水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為載人潛水器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深海科研,裝備必不可少。早在上世紀90年代,許多科研人員就已經開始討論發展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記者:中國人不斷衝擊深海記錄,創造奇跡背後的精神動力是什麼?

  徐芑南:大洋協會根據多年的研製工作和海上試驗,凝練了中國載人深潛精神,那就是:“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

  每個參加“蛟龍”號研製的科研人員、海試隊員乃至普通工人,都是用這16個字激勵自己,忘我奮鬥,才會有我國載人深潛奇跡的誕生。

  現在身處茫茫大洋之上的海試隊員們,他們是真正的英雄。他們都是“蛟龍”的親生父母,他們親手設計、親手安裝、再親手送到遙遠的太平洋上進行試驗,在第一時間得到第一手資料,又在第一時間對潛水器進行改進。這種始終站在一線、不懼危險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為之驕傲。

  記者:“蛟龍”號在立項之初,就把目標深度定在了世界級的7000米,也就是基本在全球海底暢行無阻。是什麼樣的自信和基礎,讓我們定下如此高的目標?

  徐芑南:對高科技裝備的研製,其科技發展的基礎決定了起步高度。“蛟龍”號在2002年立項,當時我們已經成功研製出6000米級的AUV,3500米和4000米級ROV的研製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有了高技術水平的支持,我們沒有必要走其他國家研發的老路,可以把起點定得更高。在條件允許的基礎上,可以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潛水器的使用任務來説,深度越大,可以進行的科研範圍就越寬。比如説,海底可燃冰一般分佈深度為2000至3000米,熱液硫化物一般分佈深度為3000至4000米,而錳結核等重要礦産資源則要到5000米深度左右。我們一步到位,把潛水器的研製深度目標直接定在7000米,這樣才能為今後進行更大範圍的海洋科考提供技術平臺支撐。總結起來,其實當時我們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有能力,有條件,就要上7000米!”

責任編輯:張砥

熱詞:

  • 載人潛水器
  • 蛟龍
  • 總設計師
  • 世界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