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中國末敏彈技術獲突破 智慧炮彈專打坦克天靈蓋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5日 08: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末敏彈透視圖。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今年春發佈了《2010-2011學科發展報告》,其中披露了中國"末敏彈"技術方面近期取得的矚目成果:包括在各方面研發出的核心技術以及研製成功的多模複合探測識別系統。此外還出版了具有原創性技術和理論成果的專著。我國已成為繼美、俄、德等國後,能自主研發先進末敏彈的國家。在萬眾矚目中,小小的末敏彈,為現代化的中國軍隊增添了一分凜凜之威。

  末敏彈的消息,引起了我國軍方、軍事科學界和軍迷網友的熱烈討論,一時成為圈內的焦點,同時也受到了國際方面的關注。美國的"戰略之頁"網站還在近期發表報道,稱"中國研製的末敏彈是在山寨美國的'薩達姆'末敏彈。"

  "末敏彈"這個名詞,對多數非軍迷的朋友恐怕還比較陌生。它到底是什麼,在現代戰爭中有何價值,又何以成為軍方關注的焦點?且看本期報道。

  智慧炮彈

  半空索敵定位

  二次瞄準攻擊

  末敏彈是一種"智慧炮彈",它的全稱是"末端敏感彈藥",又叫"敏感器引爆彈藥"。

  炮彈不是導彈,射程一遠,落點就很難保持絕對的精準。朝著目標發射出去之後,如果受到風向等的影響導致偏差,或者目標移動了位置,更難直接命中。

  然而末敏彈不同。這種炮彈發射出去後,經過一長段時間的飛行,在彈道的末端,就是接近攻擊目標的時候,會開動自帶的"敏感器系統",從半空中搜索和定位目標。在確認目標並鎖定方位之後,再針對性地用戰鬥部(相當於彈頭)攻擊目標。

  這樣一來,原本在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的瞄準發射,就等於先在十幾公里外由大炮瞄準一次,等發射到了敵人頭頂上,再用炮彈自帶的敏感器瞄准校正一次,然後從天而降,給敵人來個"泰山壓頂"。如此命中率當然就大大提升了。

  末敏彈對付的主要是敵人的裝甲部隊,如坦克、自行火炮和各種戰鬥車輛。居高臨下的二次瞄準,不但可以克制戰車快速移動給遠程攻擊帶來的困難,而且,末敏彈從上方攻擊的頂蓋,恰好是裝甲車輛的薄弱環節之一,比起前部和側部的裝甲更容易被擊破。

  相比起反坦克導彈而言,末敏彈的成本要低廉得多(只有導彈的五分之一左右),而其對裝甲部隊的殺傷效能又比普通炮彈強得多,可稱是效費比很高的一款武器。在現代戰爭中,是不折不扣的"坦克殺手"。

  形象比擬

  就如熱門遊戲

  《憤怒的小鳥》中

  下蛋小白鳥的攻擊

  近來風靡世界的遊戲《憤怒的小鳥》中,多數小鳥都是以拋物線狀用身體去撞擊目標,而有一類白色的小鳥則是先沿拋物線飛行到目標上空,然後下一個蛋,垂直攻擊目標。這稱得上是對末敏彈最形象的比擬了。

  戰爭應用

  伊拉克戰爭中

  取得有效戰果

  末敏彈的彈頭不但可以穿透100毫米厚的裝甲,而且在它的高速撞擊下,會迸射出大量碎片,從而對坦克內部的人員、裝備造成很大殺傷和破壞。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面對著在沙漠中逃逸或反撲的伊拉克坦克小集群,美軍多次發射末敏彈加以攻擊,取得了頗為有效的戰果。

  國際動態

  從冷戰利器

  到大眾裝備

  世界上最先研發末敏彈的,是軍事科技領先的美國。在冷戰過程中,面對前蘇聯擁有的數萬輛坦克,美國一直憂心忡忡:一旦爆發大戰,普通的炮彈恐怕只能在這鋼鐵洪流上啃幾層皮。於是對"反裝甲智慧炮彈"的研發,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探索了。

  如今,末敏彈已經從冷戰時期北約對付前蘇聯裝甲集群的利器,漸變為世界各國競相裝備的大眾化反坦克"標配",而對末敏彈的研發,也就成為國家軍事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

  最經典一款末敏彈

  ——美國"薩達姆"

  經過差不多20年的研發,1997年,最為經典的一款末敏彈M898式155毫米"薩達姆"定型。不過它的名字與伊拉克前總統沒有任何關係,實際上是"裝甲敏感與毀傷技術彈藥"的縮寫——SADARM。該款末敏彈的子彈長204毫米,直徑147毫米,重11.6千克,射程23公里,在100米高空爆炸時能穿透135毫米的裝甲。

  山寨版射程略勝原版

  ——德國"智慧155"

  德國的"智慧155"末敏彈會被人視為美制"薩達姆"的"山寨版",不過它的射程達28公里,而且在定位精度和穿透威力上都略勝過"薩達姆",充分顯示了德國軍事科技上的實力。

  省去減速降落傘

  ——瑞法聯手"伯納斯"

  而瑞典和法國上世紀80年代開始聯手研發的"伯納斯"末敏彈則更具特色。它省去了減速的降落傘,代之以薄鋼片形成的減速翼。這使得子彈下落速度加快,減少了風力和敵方干擾,同時又減輕了自重。"伯納斯"長度僅82毫米,直徑138毫米,重6.5公斤,威力則更勝"薩達姆"一籌。它的射程更高達35公里。

  "個兒大"不好用

  ——俄制SPBE-D

  前蘇聯也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末敏彈研製,但直到俄羅斯時代才有成品問世。因為在特定工藝水平上相對落後,俄軍第一款SPBE-D末敏彈可謂"傻大個",其子彈長達284毫米,直徑達255毫米,重達14.5千克。由於體積龐大,在發射的火炮和投擲效率上也頗受限制。

  到上世紀90年代後期,俄軍發展出新一代末敏彈USM,體積大大減小,但威力也隨之弱化,只能穿透80毫米的裝甲,與西方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

  小型化走在世界前列

  ——法制"阿塞德"

  法國軍工界除了與瑞典一起開發"伯納斯",還獨立研發了"阿塞德"末敏彈。"阿塞德"除了用155毫米炮彈發射,又開發了用於120毫米迫擊炮的型號,此外還在研發用於105毫米坦克炮的末敏彈,從而在末敏彈小型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末敏彈透視圖

  相比導彈,末敏彈結構要簡單許多,因為它完全靠大炮發射,不需要遠距離飛行的動力,也不需要進行自動導航。但相對普通炮彈,它在射程末端又必須進行一系列相對複雜的索敵和攻擊行動,因此其結構又要複雜不少。

  末敏彈通常由母彈(就是炮彈主體)和發射裝藥組成。

  母彈包括彈體、時間引信、拋射裝置,裝有若干枚末敏子彈,其核心任務是把末敏子彈運送到敵方上空後,逐個拋出去。

  每一枚末敏子彈則由減速減旋與穩態掃描系統、敏感器系統、中央控制器、戰鬥部、電源和子彈體等組成,由它來完成對敵人的致命一擊。

  發射裝藥的任務就是把母彈從大炮裏射出去。

  末敏彈攻擊示意圖

  末敏子彈一經彈出,其自帶的電源開始為各電子部件充電。這個時候,子彈所帶的中央控制器作為"大腦"開始指揮各部分嚴密配合。減速減旋與穩態掃描系統會彈出一個充氣的減速器,並打開減速的旋翼,再往後還會打開旋轉降落傘。這些部分的任務,是確保子彈以較為"豎直"的方向下落,並且控制下落速度,以及保持旋轉。

  在這個過程中,中央控制器始終操控著掃描系統和敏感器系統,確認子彈現在位於的高度、方位,並且搜尋攻擊目標。

  當敏感器系統通過雷達、輻射和紅外探測等多種方式鎖定攻擊目標,且子彈下降到作戰高度(一般是150米)之後,戰鬥部將在目標上空爆炸,通過爆炸力,把一個高密度的穿甲彈丸,向下方猛烈的噴射出去。面對這顆速度高達每秒2000米的彈丸,坦克薄弱的"天靈蓋"往往會被一舉擊碎。

責任編輯:魏錚

熱詞:

  • 末敏彈
  • 炮彈
  • 坦克殺手
  • 發射裝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