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分析稱美反恐戰略轉向 由進攻轉為威懾性防禦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5日 14:1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反恐戰爭已經讓美國付出了很大代價。資料圖:駐阿富汗美軍士兵為受傷的戰友處理傷口

  美國白宮6月29日發佈了奧巴馬簽署的新版《國家反恐戰略》,強調把反恐重點轉移至針對美國本土的恐怖襲擊,重點打擊“基地”恐怖組織。從內容看,這份報告綜合了近年來反恐取得成效的一些政策和做法,但並沒有提出什麼新概念。如把它放到本拉登被成功剷除及美國戰略收縮的大背景下,便不難讀出奧巴馬新反恐戰略的話外之音。

  奧巴馬反恐戰略對反恐陣營的話外音——放棄反恐國際責任

  “911”事件不僅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也在美國主導下改變著世界,明眼人都看得出美國在“挾反恐以令天下”。從美國大兵的戰靴歷史性地踏上中亞的那一刻起,美國就開始收穫戰略利益。如今,十年即將過去,反恐作為一個題材也被炒作得差不多了,似乎到了該降低其負面影響的時候了。

  反恐戰爭已經結束,美國戰略重心轉移。與小布什行事風格不同,奧巴馬更喜歡做了再説。2010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顯示了奧巴馬的戰略調整,其實很多事已經是奧巴馬上臺以來就著手實施的,如反恐重心東移、出臺阿巴新戰略、放棄反恐戰爭、強調多邊合作等,其中關鍵性的一點,就是將反恐戰略在國家安全中的地位降格。

  誰都看到了,反恐戰爭是一場打不完的戰爭。正因為如此,在奧巴馬看來,必須放棄反恐戰爭口號,但反恐行動還要進行下去。美國歷來習慣對其利益或者威脅進行排序,今年2月公佈的《國家軍事戰略》,就將北美定位為最重要的利益,大中東地區排在加勒比海、南美和中美洲地區之後,位列第三。而此次這份《國家反恐戰略》在關注地區的排序中把中亞放在了最後,南亞上升至第二位。有評論稱,中印等亞洲國家抓住了美國十年反恐的戰略機遇,正在強勢崛起。

  美國擔當反恐國際義務代價太大,出力不討好。“911”事件後,美國在反恐上投入了大量資源。就在新版《國家反恐戰略》頒布當天,美國布朗大學公佈了名為《戰爭代價》的研究報告,認為“911”事件後,美國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等戰爭上的開支在3.7萬億美元到4.4萬億美元之間,考慮到易被忽視的受傷退役軍人補貼,這些數字還要大幅上漲。就生命代價而言,這兩場戰爭導致22.4萬和25.8萬人直接死亡,現在看來,“911”事件中每一個人死亡隨後又帶來了73人死亡。

  在成本上,反恐和恐怖分子是極不對稱的。恐怖襲擊的特性決定了以極小代價就能造成極大損失,而且還會越打越強。相比之下,反恐戰爭中的美國再也難以像以往那樣大發戰爭橫財,因而其對國際反恐感到越來越力不從心。

  美國只管本土安全,不再管全球公共安全。歐洲盟國自己要加強反恐,美國提供有限援助。儘管這桿反恐大旗還要繼續扛下去,但收縮反恐戰線、轉變反恐方式對美國來説已勢在必行。本土安全是美國人生死攸關的利益,反恐拳頭打得越遠,反而會有不安全之感。從利比亞打的這場亂仗中,美國人也看到,自己同一些歐洲盟國的關係絕非鐵板一塊,法國率先發動對利空襲也不能不説挑戰了美國的權威。在此金融危機陰魂不散的困難時期,美國正好有理由順水推舟,讓盟國加強反恐,自己則提供情報等方面的有限援助。這樣一來不會讓別人白白坐享反恐紅利,二來仍不放棄隨時介入的權利,確保對全球反恐的主導權。

  奧巴馬反恐戰略對全球反恐行動的話外音——由進攻轉入威懾性防禦

  深諳戰略的美國人不可能不熟悉羅馬帝國因過度擴張而導致崩潰的教訓。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持續半個世紀的美蘇對抗中先後幾次出現過“蘇攻美守”、“美攻蘇守”的局面,美國也是在不斷的擴張-收縮過程中學會了把握戰略平衡。奧巴馬此次調整反恐戰略,能否打好威懾這張牌是成敗的關鍵。

  美國反恐重心由海外回縮本土,實施反恐防禦。美國全球威懾體系的基石是由具有毀滅性的核武庫以及強大的常規戰爭力量構成的,毫無疑問,它對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産生作用,然而用它對恐怖分子實施威懾,卻有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911”事件後,美國成立了國土安全部,隨後又從全球戰區中專門劃分出北方司令部,這些舉措都是為了加強國土防禦。

  美國新版反恐戰略認為,本土反恐防禦不同於其他任何地區的重要特點是,其涵蓋面更廣泛,特別是在航空安全、海岸安全、網絡空間安全等許多方面,需要更加綜合的能力,這些能力需要在法律的保障下,在軍隊、地方政府部門的多方努力下得以形成。由於反恐戰爭主要在海外展開,本土反恐基礎建設十分欠缺,奧巴馬實施反恐防禦重點在投資建設本土反恐基礎設施,這從根本上削減了美軍在海外大搞反恐干預的本錢。

  美國實行定點清除行動取代反恐戰爭,情報、特種部隊和無人機三結合。美國在反恐方式上最大的轉變就是由明轉暗,情報工作、特種部隊和無人機都恰恰符合這種需要。白宮國土安全及反恐事務顧問約翰布倫南説,美國將更多借助特種部隊突襲等“外科手術式”行動,打擊“基地”組織,儘量避免大規模地面軍事行動。

  在擊斃拉登的行動中,情報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據有關統計,美國部署在海外的特種部隊有1.3萬人,在小布什執政時期部署在60多個國家,而今奧巴馬將其擴展部署到近80個國家。美國使用“捕食者”無人機來打擊”基地”組織頭目方面也有過輝煌戰果,其中包括2008年成功擊斃”基地”組織頭目利比和賈扎裏。已經嘗到定點清除甜頭的美軍,今後將更加倚重這種方式。

  美國將更注重威懾效力,斬首拉登就是殺一儆百。美國政府歷來有著“胡蘿蔔加大棒”的傳統,美國大片中也不乏殺一儆百的例子,向人們展現了一種重視威懾的文化。

  使對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決心和力量是威懾的三要素之一。此次通過斬首拉登和頒布新版反恐戰略,美國就成功地向恐怖分子傳遞了威懾。美國社會有著較強的法治觀念和法律意識,美國國內法對死刑有著嚴格的限制,但規定對危害美國的恐怖分子只有死刑。儘管拉登死後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採取了一系列報復行動,但從規模和影響看很多還是象徵性的。

  奧巴馬對恐怖主義的話外音——搞別人去,別搞我

  近年來,美國喜歡將一些戰略報告公之於眾,這種提高透明度的考慮不僅僅是給自己人看,在很多情況下也是讓對手明白,從而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對全球恐怖組織説“我”只打“基地”組織,別的井水不犯河水。從戰略的制定角度看,新版《國家反恐戰略》的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從作戰角度看這也符合美軍的“集中”原則。奧巴馬在為《國家反恐戰略》所作的一頁紙的序言中竟11次提到”基地”組織,目錄中還有一多半的標題是針對全球不同地區的“基地”組織的。因此,這份報告的潛臺詞就十分容易讀懂了。這也是奧巴馬吸取小布什教訓,避免因樹敵過多、力量分散而導致兵疲國衰的基本考慮。簡單地説,美國的反恐不再是國際意義上的反恐,而是高度聚焦的國家反恐。

  對“基地”組織説再不轉變反美方針,就整死你們。如果威懾不成,美國人常常會採取悍然打擊的行動。新版《國家反恐戰略》對“基地”組織同樣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布倫南還表示,經過10年的不懈努力,“基地”組織已經遭受重創,特別是一大批“基地”的核心頭目被美國相繼消滅使“基地”面臨土崩瓦解的境地。《國家反恐戰略》還將打擊“基地”的方式,細化到切斷“基地”組織資金鏈條、清除“基地”成員庇護所、進一步獵殺“基地”核心頭目等具體層面上,直到基地組織被剷除或被迫放棄針對美國的襲擊。

  防止美國把全球恐怖主義禍水他移,加強全球反恐合作。借力打力、亂中漁利是國際政治鬥爭中的常用手段。幾十年來,美國在打“代理人戰爭”、扶持敵對國家反政府武裝等方面的做法是有目共睹的。近來,美國積極與伊斯蘭世界和解,深度干預中東-北非動亂,有意鼓動恐怖襲擊演變成地區性、各國內部的事務,就是意在使矛頭不再對準美國。

  與小布什對待恐怖主義態度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奧巴馬採取了一種看起來更加巧妙的方法,這樣保證了美國在反恐上處於“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姿態。因此也不難理解奧巴馬去年曾表示“恐怖主義只是策略,不是敵人”的態度。

  為此,加強全球合作,明確各國在反恐中的國際責任,穩定國際反恐陣線,才是正途。(林東 李瞰)

責任編輯:張砥

熱詞:

  • 反恐戰爭
  • 美國
  • 進攻
  • 威懾性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