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專家稱中國在南海開發越晚維權成本就會越高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12: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鄭永年(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自去年以來,南海問題出現了變化。某些國家感覺到時間並不在自己一邊,認為南海問題必須在中國真正崛起之前得到有利於它們的解決,於是便加緊行動起來。對中國來説,主要在兩個方面由於準備不足而處於劣勢。第一是國際輿論。第二是戰略欠缺。被稱為“南海行為準則”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只是一個宣言,中國希望推進使其成為有約束力的準則,但進展不大。近幾年,中國沒有大動作,倒是越南等國有大的動作。如果變成有約束力的準則,責任就明晰了,就不會都指責中國。

  吳士存(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中方目前在南海問題上面臨兩大挑戰。首先是美國介入南海問題,導致中方在南海方向上的安全壓力增大。而且菲律賓、越南等爭端國刻意拉攏域外勢力介入南海問題,意圖推動引入多邊機制,與此同時,南海地區軍備競賽態勢不斷強化,影響南海區域安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其次,南海周邊國家海洋戰略不斷推進,加大對所佔島礁和附近海域的實際管轄,菲律賓、越南國內無法抑制對南沙海域油氣資源開發的衝動,中方在南沙的維權形勢更為嚴峻。

  吳士存:解決南海問題的手段,無非是和平談判、國際仲裁和訴諸武力幾種。目前採取武力措施解決南海爭端是不現實的,各方面受到的掣肘不小。未來南海問題的解決途徑最可能是以和平方式。通過外交談判,簽署相關協約來促進各國的自我約束,同時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和現代海洋法解決爭議。

  在南海問題上,中國必須繼續堅持維權與維穩相統一的方針,立足於國內外兩個大局運籌和謀劃,穩定南海形勢。一方面,我們要態度鮮明,立場堅定地維護我國的主權和海洋權益,另一方面,也要統籌兼顧,著眼長遠,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維護我國戰略機遇期。

  潘國平(西南政法大學中國—東盟法律研究中心副秘書長):武力解決南海問題,從現有的中國已經簽署的國際法框架來看,已經基本不可能。中國被兩個國際文件所約束:一是《東南亞國家友好條約》,二是《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國承諾放棄使用武力解決領土和海洋爭端。但是,這並不等於説南海沒有發生武裝衝突的危險。沒有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美國,主張在南海有飛越航行自由,在沿岸國專屬經濟區有軍事行動權,甚至與南海國家近期頻頻軍演,激化南海局勢。中國堅決反對第三方國家軍事介入,為確保領土領海不被蠶食,維護中國在南海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在必要時,可以聲明退出上述國際文件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依據聯合國憲章第51條賦予的天賦自然權利,行使國家自衛權,予以武力反擊。

  鄭永年:中國應該將南海問題中的“南海海上航道”和“主權爭議”區別開來。航道安全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中國應該高調表示和美國、東盟、日本共同負責,尤其要表示出願意和美國共同維持國際航道安全的姿態。中國和美國之間貿易量巨大,美國不會因為這是越南,就支持越南。中美在其他方面合作好了,美國是不會站在越南一邊的。

  潘國平:南海共同開發不是沒有可能,建議中國和爭端各方可以共同設立一個區域共同基金,中國可以擔負起地區大國的責任,為區域發展多做貢獻,南海各國攜手起來打擊海盜、承建海上設施、確保航道安全,造福南海周邊的近15億居民。

  吳士存:在南海,中國多年來基於大局意識始終保持著自我克制。但有時候中國釋放的善意並不一定能得到有關爭端方的理解和響應。2005年中菲越正式簽署了《在南中國海協議區三方聯合海洋地震工作協議》。該協議自2008年執行期滿後,菲律賓卻單方面與英國一家能源公司達成協定,不斷在中國南沙禮樂灘海域非法開展油氣勘探活動,中菲3月份在禮樂灘海域的摩擦事件就是明證。

  現在的問題是,既然越南、菲律賓等有關爭端國不願意“共同開發”,那麼在適當時機,中國就應該主動開發,從而維持爭議、保持存在、促成合作。軍事上要淡化外界的猜疑,經濟上要加強實際存在,中國在爭議海域開發越晚,影響力將越弱,將來在南沙的維權成本就會越高。▲(本文是新加坡國立大學主辦的“南中國海與聯合開發”會議的部分發言節選,由本報赴新加坡特派記者暨佩娟整理。)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