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專家:中國海洋戰略不為打敗美國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7日 10: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梁光烈出席第十屆亞洲安全大會

  美國防長蓋茨近日在赴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安全對話的專機上,稱“美國不想遏制中國發展”,並提醒中國“不要學習蘇聯”。前半句話的有效性蓋茨本人無法保證,但後半句卻對未來的中國外交大有裨益。當時蘇聯把在全球範圍內擊敗美國列為外交目標,其咄咄逼人之勢導致美國裏根時期的強烈反彈,以至於決定單方面放棄雅爾塔體制。這段蘇聯教訓值得中國認真總結。  歷史經驗表明,有效的戰略一定是有限的戰略。中國近中期的戰略重點無疑在東亞區域,其中心任務是以臺海統一為牽引,突破美國長期強加並意在海上封鎖中國的所謂“第一島鏈”。至於從日本東進關島南折菲律賓的“第二島鏈”,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應是中國制海權尋求的重點。在這一領域,如果從雅爾塔體系的視角觀察,中國的對手主要是日本,而不是美國。

  中國實現臺海統一併由此突破“第一島鏈”的戰略是有限目標,它只是恢復本已在半個世紀前雅爾塔體制中確定了的中國利益,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中國此舉並不觸動在二戰中擺脫日本殖民統治的其他亞洲國家利益,因而日本想要阻礙也不會得到東亞國家的支持,更找不到東亞鐵桿盟友。

  在第一島鏈中的南海方向,中國的戰略目標也是有限的。東盟國家與中國一樣,和日本存在著結構性矛盾。中國與東盟國家關於南海主權爭執,屬於在雅爾塔法權體制內部調整的範疇。因此,中國在台灣以南和以北的海域,即黃海和南海面臨完全不同的矛盾和任務:在南海的矛盾當以調整協商的有限目標為主線,在黃海,我們當以“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無限目標為主線;否則就會將本不願緊跟美國的南海國家推向美國,並使其與日本形成南北戰略互動,使我們解決台灣問題面臨的形勢更為困難。

  但在第二島鏈中,中國面臨的對象性質則發生了變化。在這一區域東部海域的美國及其海上基地,儘管有冷戰的性質,但還是雅爾塔體制內的安排,觸動它就意味著觸動中美俄等國用鮮血贏得的雅爾塔和平體制。如果中美兩國要在冷戰層面發生生死衝突,只能對日本和歐洲某些國家有利。説得極端點,即使有那麼一天中國在第二島鏈趕走美國,其“成果”也因中國無力消化而終為日本或其他大國攫取,這與當年日本佔領南洋卻因無法消化這裡的“戰果”而不得不丟給美國人的後果一樣。所以在這一海域,中美兩國的利益是在不破壞雅爾塔體制前提下的協調關係,而不是絕對的排他關係。

  雖然美國“重返亞洲”表現出打壓中國的色彩,但也不排除美國政界有比如像基辛格這樣清醒的政治家,知道中美合作的雅爾塔框架基礎及其對於太平洋和平的深遠意義。因此,每當中美關係跌到底谷時,總有一些前朝老臣及現任總統特使來華化解矛盾。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應當一如既往地像當年毛澤東、鄧小平那樣抓住這些維護雅爾塔合作框架的機會,但前提也是要像毛澤東、鄧小平那樣不放棄中國在雅爾塔體制既有的利益,尤其是其中最核心的中國對台灣主權利益。

  我們爭取最好結果,同時也要做好最壞準備。最壞結果是美國政治被大財團“綁架”,與歐盟通過北約實行“跨地域行動”聯合向中國發難。這當然需做最充分的軍事鬥爭準備。但與美國不同,中國軍事鬥爭準備的極限目標並不是打敗美國,更不是將美國逐出太平洋,而是通過鬥爭迫使美國回到二戰後美蘇中等國建立的雅爾塔體系之中,並由此追回雅爾塔體系賦予中國在台灣的主權權利。這樣的目標是有理、有利、有節的,因而也是可持續和有勝算的。▲(張文木 作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