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卡扎菲被拋棄的背後:豐厚報酬致俄羅斯“變臉”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4日 11: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鳳凰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利比亞局勢動蕩

  5月26日,在法國西北海濱小城多維爾,參加八國集團峰會的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法國總統薩科齊、美國總統奧巴馬、日本首相菅直人(前排左至右)等領導人步行前往會場。當日,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法國西北海濱小城多維爾召開。新華社記者武巍攝

  新華網專稿(新華軍事評論員孔祥龍)墻倒眾人推,破鼓亂人捶。本週,卡扎菲就嘗到了這種滋味。

  5月27日,八國峰會閉幕,俄羅斯最終與八國集團其他成員一起簽署了《多維爾宣言》,認同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應該下臺。梅德韋傑夫同意擔任“調解人”並派特使訪問利比亞反對派大本營班加西,並表示,卡扎菲下臺,“不管對利比亞,還是對利比亞人民都有好處”。6月2日,俄外長拉伕羅夫明確表示,俄不考慮向卡扎菲提供“豁免權或任何保障”。

  從曾經的“親密盟友”到如今視作“政治僵屍”,俄羅斯對卡扎菲態度突然“變臉”。

  那麼究竟為何俄羅斯選擇“犧牲”卡扎菲?為何選擇此時“犧牲”卡扎菲而不是從一開始就支持北約?雖然我們不是“維基解密”,無法得知其中的內幕,但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仍可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俄羅斯態度的轉變,反映出俄已經開始為“後卡扎菲時代”的利比亞進行佈局,做好了利比亞的油氣資源完全落入反對派手中的準備。除了石油資源之外,俄羅斯和利比亞還有著幾十億美元的鉅額軍火貿易,如果卡扎菲獲勝,西方必將對其進行長期的武器禁運,而如果反對派獲勝,則勢必大量採購歐美産品,這兩種結果都將使俄羅斯承受鉅額的損失。而提前與反對派討價還價,則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這種損失,甚至在重建過程中撈到一定的好處。

  其次,在俄羅斯態度轉變的關鍵時刻,有三條新聞值得特別注意。

  第一,法國5月26日宣佈,就向俄羅斯出售4艘“西北風”級直升機航母與俄方達成協定。法國總統薩科齊G8峰會開始之前會見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會面後薩科齊宣佈,法俄兩國已就“西北風”級軍艦買賣事宜達成最終協議,而此前兩國談判曾數次經歷波折而陷入僵局。法國是否拿俄羅斯一直渴望的“西北風”當做“出賣”卡扎菲的籌碼,外界不得而知,但據美聯社報道,G8峰會在法國多維爾召開後,美國總統奧巴馬、法國總統薩科奇等人對梅德韋傑夫進行了積極的遊説,從而促使俄羅斯對利比亞的態度趨於強硬。從現在的結果看,“西北風”很可能就是美歐對俄遊説的重要籌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