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以英雄的姿態前進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8日 05: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以英雄的姿態前進

——濟南軍區某機步旅“楊根思連”創先爭優紀事

  “特級英雄”楊根思,曾經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今年,是赫赫有名的“楊根思連”命名60週年。這個與英雄同行的連隊,如今的風貌究竟如何?

  走進濟南軍區某機步旅營區,從氣勢奪人的楊根思雕塑,到奔騰衝擊的裝甲車戰陣;從直穿雲天的歌聲吼聲,到朝氣蓬勃的年輕士兵,特別是記載了11次被中組部和總政治部表彰、7次被授予榮譽稱號、17次被濟南軍區評為“標兵連隊”、34次集體立功的榮譽室,無不清晰地證明著:

  這是一個舉英雄旗幟、走英雄道路、創英雄業績的連隊。在這裡,依然傳承著一支軍隊的血性。

  傳 承

  又是清明節了,“楊根思連”赴野外駐訓。負責留守的戰士龐厚波手捧一束鮮花,代表全連敬獻到楊根思雕像前。恰逢此景的旅政治部主任于子剛也和戰士一道,向英雄的雕像莊重敬禮。

  對於“楊根思連”的官兵來説,英雄早就與自己融為一體。

  在九班戰士劉軍鵬的日記中,清晰地記著:入伍後觀看的第一場電影是《楊根思》,讀的第一本書是《楊根思故事》,照的第一張像是與英雄楊根思雕像的合影,參觀的第一個場所是連隊榮譽室……

  旅政委劉銀生介紹説,連隊有著學英雄、愛英雄、爭當英雄的深厚氛圍,官兵在潛移默化中經受著熏陶與洗禮。

  三營教導員熊華斌任“楊根思連”指導員期間,曾經“頂撞”了上級領導。為什麼?在全營4100米接力賽中,“楊根思連”官兵求勝心切,交接棒時提前了幾秒,營領導講評時批評説:“雖然‘楊根思連’得了第一,但連隊訓練作風不好。” 熊華斌當場就頂了一句:“‘楊根思連’的作風非常過硬!”

  話一齣口,熊華斌就知道錯了。事後,他主動找到營領導道歉。

  “楊根思連”的官兵們有一種情結:一聽到別人説“楊根思連”不好,心裏就堵得慌。如果説誰不像“楊根思連”的兵,更是令人傷心!

  戰士張永業患有恐高症,400米障礙訓練過雲梯時直打怵,只能像螃蟹一樣橫著爬過去。班長反復耐心開導他,但還是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他心理上的恐懼。半年考核的時刻到了,他奮勇拼搏,過關越障,誰知爬上雲梯障礙時,速度立即減了下來。

  連長見狀大吼:“張永業,你衝不過雲梯就不是‘楊根思連’的兵,‘楊根思連’沒有孬種!”

  聽到這句話,小張猛地一振,頓時感到血脈賁張,一股力量在胸中升騰,他大吼一聲“拼了”!勇敢地跨越雲梯後,他一路衝擊,最終獲得了優秀的成績。

  為“楊根思連”爭光,是每名官兵的自覺行動,誰也不能給英雄的連隊抹黑。

  搏 擊

  了解“楊根思連”的人都説,這個連隊的60年,依靠著英雄一樣的拼搏和犧牲精神,走出了一條閃亮的英雄之路。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讓這條路延伸到了祖國的西部。

  擔任搶險救災“尖刀連”任務的官兵們,搶到了進入銀廠溝最深處的重任。一路上,當地老百姓紛紛往外面跑,連隊官兵卻是一個勁地往裏衝。

  指導員范超幸帶領12人的黨員“敢死隊”小心翼翼地爬過山體滑坡險段,又攀上坡度近90度的崖壁。在余震不斷、山體垮塌的險境中,官兵們沿著被毀壞的盤山公路向大山深處冒死突擊。

  “為了儘快搜救受困群眾,我們爬著也要往前挪!”超負荷連續行軍6個小時後,終於在12時25分抵達彭州市最北部的無人區燕子窩,並及時將災情通過軍用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傳回指揮部,為當地政府科學決策和大部隊展開行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贏得了寶貴時間。

  隨後,全連在黃金救援期內連續奮戰25個小時,搶回了8條生命,被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表彰為“抗震救災先進集體”。

  這年隆冬,中原大地北風呼嘯,寒氣逼人。上級在豫西山區拉開了軍事演練的帷幕,“楊根思連”擔任主攻連。要完成任務,他們必須趟過7條小河,翻越11座大山,而時間僅有12個小時。

  指導員張冰等12名黨員、幹部站在最前列,組成第一方陣,官兵人人奮勇向前,終於提前到達了指定地域。

  2005年5月,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率團到“楊根思連”參觀。連隊的精神面貌和威武作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臨走時,基辛格博士揮筆寫下了“希望我們兩國之間永遠不要兵戎相見”。

  2006年11月,美國國防大學准將班代表團來連隊參觀訪問。目睹了官兵們的精彩訓練,代表團團長桑尼沃德上將稱讚説:“中國陸軍世界第一!”

  學 習

  2002年,被廣大官兵稱為“一代戰神”的某新型步戰車列裝後,部隊訓練性質和內容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面對新技術、新知識、新要求,“楊根思連”黨支部發出號召:用楊根思精神學習新技能,一定要熟練掌握新裝備!

  過去曾是旅裏“武狀元”的“標兵班長”武胖,在半年時間內就掌握了新型步戰車通信、駕駛、射擊三大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並撰寫了《裝甲機步班(組)戰鬥組織與實施》等十多篇教案和理論文章,成為一名能夠參與編寫“某型戰車教程與規範”的士官。

  技術員劉軍利用演習中掌握的知識,提煉自己的駕駛訓練經驗,總結歸納出“一聽、二感、三穩”的行車要領和各種油液的快速檢查方法,成了旅裏聞名的“技術大拿”。

  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楊根思連”的官兵們迅速嘗到了學習的甜頭:

  短短兩年時間,全連官兵100%取得了二級以上技術等級證書,年度訓練成績優良率達到了100%;3人獲得軍區“優秀士官人才獎”,15人被評為優等指揮員。

  新裝備列編的第一年,該連就以全旅第一的成績通過軍區考核,順利實現了單車形成戰鬥力的目標。2010年4月,在“全軍機械化機步旅改制換裝建設觀摩研討會”上,該連成功彙報了“裝甲機步營島上山地進攻戰鬥”等三個分隊示範課目,為全軍裝甲機步分隊訓練趟出了新路子。

  “礪兵—2008”實兵演習中,“楊根思連”探索出的“信息主導控制、戰車多路快進、機步膠著近戰、坦克跟進掩護”等戰法,更是取得驕人成績!

  創 新

  要想戰場打得贏,就得天天想創新!這是“楊根思連”黨支部抓戰鬥力建設的一條重要思路。

  2006年9月,為檢驗改制換裝後成建制形成戰鬥力情況,“楊根思連”所在旅被拉到豫南某大山深處進行實兵實裝遠程機動演習。戰鬥打響前,時任“楊根思連”連長呂亞洲提出了兩種戰法,因尚未經過實兵演練檢驗,大家有點犯難。

  “創新也是一場戰鬥,戰鬥本身需要創新!”一番爭論後,大家一致同意,應當放手一試。於是,“出敵不意”的效果顯現了。

  車載炮射擊時經常會遇到“卡彈”。技術員于明彬和幾名戰士一起,找到了 “分解撥掉齒輪卸除卡彈”的路徑,並在實踐中獲得驗證。他們還總結編寫了簡便排彈口訣在全旅推廣,使“卡彈”不再成為難題。

  2010年9月底,旅裏承擔總部賦予的課目演示任務,旅領導把一種新型火箭彈射擊任務交給“楊根思連”,別説打實彈,官兵們連這種武器聽都沒聽過。而且上級要求在短時間內準確命中目標,其難度可想而知。

  第一次試射,大家擔心的事還是出現了:6名射手發出的炮彈不是打偏就是打近。演示迫在眉睫,指揮組的領導急了:“一發炮彈近萬元啊,你們‘楊根思連’能不能找個打得準的來?”批評的話語像尖刀一樣紮在官兵心頭。

  “楊根思連”官兵的字典裏沒有“失敗”二字!連黨支部帶領官兵反復研究風力、溫度對射擊的影響,創新了射擊方法,克服了這一難題。在課目演示中,炮彈就像長了眼睛一樣直奔目標,取得發發命中的好成績。

  近年來,該連官兵還立足本職,積極進行技術小革新、小發明,先後研製出了便攜履帶式裝彈板、快速裝彈機等一批經濟實用的革新成果。其中某新型輪式步戰車野戰條件下減震器快速安裝與拆卸革新項目,還被上級科研部門評為科研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