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美刊:解放軍在印度洋“轉守為攻”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0日 11: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資料圖:2010年5月31日,在中國海軍“三亞”號護衛艦的引導下,由法國海軍印度洋海區司令布魯諾尼埃裏中將率領的“索姆”號補給指揮艦緩緩駛入廣東湛江某軍港,對海軍南海艦隊開始為期6天的友好訪問。 中新社發 陳耕 攝

資料圖:國産052C級驅逐艦上配備的反艦導彈。

  《美國海軍學會會刊》日前發表題為《毛澤東的“積極防禦”正轉向進攻》文章,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中國正在印度洋逐步形成海軍勢力的雛形,這裡是推動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重要海上進口來源。中國正以一種現代中國史上前所未有的進攻姿態踏入這片歸屬未明的領域。

  19世紀40年代的鴉片戰爭以來,驅動中國戰略的基本假設就是中國將在任何衝突開始時處於弱勢。中國的軍隊採取防禦策略,這樣他們就可以贏得扭轉局勢併發動決定性反攻所需的時間。的確,毛澤東就是基於這一原則確立了“積極防禦”戰略。

  環境的變化也改變了毛澤東的這種理論。現在中國在對外競爭中未必就是弱者。不過,中國到遙遠的印度洋採取攻勢代表著北京方面試圖擺脫自鴉片戰爭開始的長久的“恥辱世紀”。要在南亞建立真正進攻性的軍事實力,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沿“外線”進入該地區,克服複雜的地形、中國“近海”的競爭需要以及來自佔據了印度洋“內部陣地”的印度的反對。一切都有利於堅守陣地的防禦方。

  簡而言之,自明朝以來,中國首次能夠想像在印度洋進行積極的軍事部署。

  印度洋的遙遠,加上近海尚未解決的諸多問題,將對中國的戰略造成阻礙。另一方面,軍事技術方面的進展——尤其是據稱能夠對中國近海任何地方甚至印度洋海域進行打擊的反艦彈道導彈——則有望改變這種限制。如果中國海軍可以大範圍地依賴岸基火力支持,海軍指揮官就可能依靠較少的資源堅持下去,不僅在近海如此,在南亞這樣的遠方戰場也是如此。依靠遠程火力支持發動經濟型軍力部署的能力將減少近海的風險——使得北京方面更容易決定向外派遣艦船。雖然技術並不是一切,但它的確具有戰略意義。

  美國及其盟友在冷戰期間採取了成功的“遏制”戰略,利用近海島鏈的海軍和空軍基地阻止了中國和蘇聯的海軍行動。此後,美國一直通過與日本的同盟和關島及夏威夷等太平洋島嶼上的基地保持其戰略地位。現在,與從前一樣,中國佔據著中心位置,擁有一切必要的優勢,諸如近海基地和部隊,太空行動,以及在經過極大改良的全國高速公路和鐵路支持下的短途交通線。

  中國必須向印度洋投入有意義的軍力。它必須在該地區積累足夠的海上力量——通過遠洋航行以及前方基地進行證明——來令觀察人士相信解放軍在印度天生擁有最高地位的區域內超越了印度。更複雜的是,北京方面必須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這兩個美國承諾駐紮“可靠戰鬥力量”的戰略環境中完成這一切。中國的分析人士對此十分明白,他們對美國在迪戈加西亞島的軍力十分警惕,美國可以從這裡向整個印度洋地區派出海軍和空軍。

  假定解放軍部署了可用的導彈,假定它能夠實現五角大樓和中國戰略家們所預期的能力。美國國防部有關中國軍力的連續報告中有一張地圖,表明哪些海域將處於最大有效攻擊範圍近1250英里(1英里約合16公里)的反艦彈道導彈的射程之內——在假設發射臺位於中國陸上邊境的情況下。

  因此,發射弧線與中國的邊界相似,描繪出解放軍火力支持能夠覆蓋的最大範圍。在邊境上,中國的導彈可以瞄準行經整個黃海、東海、南海以及馬六甲海峽的艦隻。它們可以打擊印度東海岸的整個孟加拉灣。它們甚至能夠到達阿拉伯海北部。從某種意義上説,像西藏和新疆這樣乾旱的內陸省份現在成為了中國海上邊境的一部分。從那裏,解放軍可以向敵艦發射反艦彈道導彈。

  此外,如果北京選擇在南亞建立一個基地網絡,反艦彈道導彈將讓解放軍能夠防禦這些基地免受印度海軍、美國海軍以及其他對手的攻擊。中國的海軍將能夠以更少的資源完成更多的事情,即便他們是在遠離本土的外線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