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成空部隊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調查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07日 08: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成空航空兵某師進行空中打擊訓練。解放軍報特約記者劉應華 攝

  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首先是人的轉變要加快。

  ——題 記

  2008年,汶川抗震救災,邱光華機組的直升機失蹤在崇山峻嶺之中。

  “戰友,你在哪?”為尋找邱光華機組,軍地先後投入幾千人,動用飛機和飛行器100多架次,展開地毯式搜救。10天過去了,仍杳無音信……

  關鍵時刻,成空指揮自動化工作站的女高工王君一鳴驚人:“我找到了!”

  她是怎麼找到的?她一沒有翻山越嶺,二沒有跋山涉水,甚至沒有人賦予她尋找直升機的任務。她是坐在辦公室裏,面對電腦屏幕自己找到的。

  電腦裏有啥?有“指揮信息系統”。那些天,王君啟動航線圖重演功能,一個點、一個點地排查跟蹤,發現大山深處有一小段1分40秒的連續航跡。她大膽推測:最後一個航跡點就是失事點。部隊奔赴現場,果然如此!

  幾千人漫山遍野搜救無獲,而一個女高工足不出戶創造奇跡!

  何以如此?是搜救部隊不辛苦嗎?是戰友們不想找到失事飛機嗎?顯然不是!舉一反三,官兵們在思考——

  信息化普及了,我們是否能夠熟練地駕馭它,進而養成依靠信息化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習慣和素養?

  信息化升級了,我們是否具備了與信息化發展速度相吻合、相銜接、相配套的適應能力?

  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首先是人的轉變要加快。圍繞成空部隊的探索和實踐,記者展開了採訪調查……

  “笑話”講出的緊迫感

  真心想幹事,然而是啥讓他們力不從心

  “責任心”和“渴望”怎樣變成執行力

  新聞案例一:

  在成空部隊,司令員方殿榮喜歡講一個笑話,且流傳很廣:

  這個故事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初的某師。一天,參謀長神秘地對師長説:“師長,我家新買的電視聽得懂人説話,讓它換哪個臺就換哪個臺。”

  “瞎吹!”師長根本不信。他來到參謀長家,只見參謀長對著電視喊:“中央臺。”熒屏一閃,馬上換到中央臺。“咦?真靈啊!”師長大惑不解。這時,參謀長哈哈大笑,從褲兜裏掏出個遙控器。

  每當講起這個“笑話”,大家都會笑得前仰後合。

  “好笑嗎?”方殿榮臉色變得沉重:“類似的笑話今天其實更多!當年出現第一批帶遙控器的電視把一個師長弄懵了,而今天我們面對的有多少‘第一批’啊,搞計算機的離崗兩年就感到落後了,買個手機不到兩年也落後了,電腦的軟體沒用幾天網上就提醒該更新了……這是一個更新換代不斷加快的年代,面對先進的信息化裝備,誰敢説不會鬧新的笑話?誰敢拍這個胸脯?”

  細想想,這個胸脯不敢拍。方司令員的一席話,引起大家思考許多耳聞目睹的事——

  上級來檢查網絡安全,指揮員首先想到的就是“斷網”。網斷了,一切依託網絡的工作也停止了。這樣就安全嗎?頂多只會“安全”一會兒。

  一支部隊搬進新辦公樓,有的同志桌子上擺著好幾台電腦,可是“無紙化辦公”很難推動,大樓內各部門領導仍心安理得地照舊在紙上批字,傳來傳去。

  有的部隊計算機越買越多、越買越高檔,可常常是“重硬體輕軟體”,“有軟體缺數據”,“有數據難共享”。

  基於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是一種“網聚能力”,可是有些人不僅對網知之不多,甚至對網不屑一顧……

  信息化在軍營,一方面從沒有像今天這樣被高度重視,一方面也帶給我們從未有過的挑戰……更深的追問,引起部隊更多的深思——

  能説下達“斷網令”的指揮員責任心不強嗎?能説桌子上擺著好幾台電腦的同志不渴望信息化嗎?今天,需要仔細想一想,我們怎樣才能把這種“責任心”和“渴望”變成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執行力。

  訪談面對面:

  記者:給大家講這個“笑話”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方殿榮:我想,一個人無法變得年輕,可是如果人的思想和素質不能保持年輕,就會被時代淘汰。許多同志步入軍營前缺信息化這門課,當了領導後,部隊的機械化建設尚沒完成,信息化素養先天不足不是他們的錯。他們幹工作盡心盡力,但是拿不出用信息化手段解決信息化帶來的問題的辦法。可是,今天的信息化建設能跨過這些人嗎?不僅不能,而且有些還正處在領跑者的崗位上。

  記者:通過這個“笑話”想讓大家聽懂什麼?

  方殿榮:當年毛主席説過一句話:“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那時“有文化”,可能就是今天的中小學生水準。按照這個標準,今天的官兵都是有“大文化”的人。可是在信息化社會,如果缺乏信息化知識和素質,我看這個“大文化”就要打問號了。所以胡主席説:“最根本、最緊要的是在提高官兵綜合素質上狠下功夫”,這話切中要害,一針見血!對此,我們應有緊迫感,只有人首先加快轉變,才會有部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加快轉變。

  今天的“李雲龍”拿什麼“亮劍”

  為什麼説今天的“槍”已經不是“一桿槍”

  執行力,説到底是要有能力解決現實問題

  新聞案例二:

  翻開空戰對抗訓練紀錄,這樣一種現象一度大家並不陌生——

  官大的打贏官小的、資歷深的打贏資歷淺的、有戰功的老部隊打贏後組建的新部隊……

  某航空兵師師長蔣濟南幾年前當團長時,一次對抗演練,他輸給了機型落後而職務比他高的對手。領導判他失敗的理由是:“對方空中攻擊態勢比你好。”

  蔣濟南很委屈:“什麼態勢?他擺好攻擊態勢之前就已經被我擊落了。”

  領導反問:“誰證明?”一句話,讓蔣濟南啞口無言。轉念一想:“領導説得對呀,誰證明呢?目前,部隊並沒有精確裁決的手段。”

  “要解決打糊塗仗的問題,就要給領導找個‘手段’?”蔣濟南憋足一口氣,組織人員搞研發。幾年後,一套“空戰對抗評估系統”問世。

  如今,記者在成空航空兵某師看到:一場空戰對抗訓練結束,僅僅幾分鐘後,飛行參數就還原成栩栩如生的三維動畫場面——

  紅方戰機穿越峽谷,猛然拉升,鎖定“敵機”,發射導彈。幾乎是同時,藍方戰機也發射了導彈。兩枚導彈,相向而行,鹿死誰手?

  大屏幕上,一個紅色火花閃爍:藍方導彈先於紅方0.9秒擊中對手。

  藍勝紅負!誰先敵開火,誰先敵命中,“評估系統”就判定誰是勝者。計算機不認識誰是飛行員、誰是師長,誰代表老部隊、誰代表新單位,勝負裁決依據是訓練數據的精密比對。

  0.9秒,劃定生死,誰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空戰勝負一目了然。

  訪談面對面:

  記者:作為指揮員,你怎麼想到&&研發這個評估系統呢?

  蔣濟南:軍人,誰不想有把好槍?誰不想練就百步穿楊?殲-10,就是飛行員手中的好“槍”!但這“槍”已經不是“一桿槍”了,而是包括雷達、火控、機電、信息傳輸等要素的作戰平臺。它身後是偵察、預警、指揮、通信和作戰評估組成的大系統。《亮劍》裏的“李雲龍”時代,槍炮一響敵人倒沒倒,眼睛就能看得明明白白。現在我們看不見了,怎麼辦?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就可能把一桿“好槍”用成一根燒火棍!

  記者:那麼,今天的“李雲龍”該拿什麼“亮劍”?

  蔣濟南:這個問題問得好!當年對“李雲龍”來説,他的職責一是發現敵人,二是消滅敵人。今天對我們説來,一是發現訓練中的問題,二是解決這些問題。今天,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哪?在於充分發揮信息能力在戰鬥力生成中的主導作用。我們如果不具備信息化素質、缺駕馭信息化的本領,就拿不出辦法發現和消滅“敵人”,又怎能談“亮劍”呢?身處信息時代,具備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難題的實際能力,才是新一代有本領“亮劍”的指揮員!

  從“標兵”到“標準”跨越了什麼

  “星級量化評估”奇跡:人人能當標兵

  楊利偉和維修戰士啟示:標準出執行力

  新聞案例三:

  成空某場站機務維修大隊有個基本技能訓練室。記者推門進去,下士特設員馮力偉正在網上對照“基本技能訓練系統”,訓練通電檢查過程。

  屏幕上,小到插頭包紮圈數、保險絲扣數都有明確數值。小馮告訴記者:少了一圈或一扣,系統就會亮“紅燈”,後面的工序就無法進行。只有按照標準把所有工作做好做到位,系統才會亮“綠燈”,並對他的工作評分——該得“幾顆星”。

  這,就是享譽空軍機務戰線的“星級量化評估”制度。在網上,記者看到,楊順林所在機組的戰機出動次數全大隊最多,維修保養卻最好。戰機旁邊有兩顆金星,證明這架戰機已經連續兩個月被樹為“維護保養樣板機”。

  機械師楊順林在網上點開一張維修工卡。他説,如今飛機維護保養,實施的是“1-X”模型,“1”即飛機出廠原始狀態分值,“X”即維修失誤和差錯。飛機健康程度有報警顯示,能不能飛,信息每5分鐘刷新一次。

  成空某師政治部主任張衛兵説:“標準,讓官兵的技術水平固化和穩定下來,任何新戰士到這個機務大隊按照這套標準訓練,技術和質量都不會走樣。”

  記者在某航空兵師採訪各級指揮員常吃“閉門羹”:“對不起,我明天有飛行,現在必須在網上完成飛行準備。”這一套試卷,他們在“飛行質量監控系統”上答寫了千百遍,依然慎重如初。因為每一次答題如果不符合標準,系統就會對飛行員發出“不放飛”指令,不管你是師長還是團長——系統只認標準不認人。

  那天,記者在走廊裏等候師長“答題”完成飛行準備。猛一抬眼,看見墻上有一張照片——航天英雄楊利偉。該師副政委廖應濱告訴記者:“楊利偉,曾是我們師的一名飛行員。”

  談起楊利偉,廖應濱這樣説:“大家回想當年的楊利偉,感到他身上有很多優秀品質,其中非常突出的一點就是強烈的標準意識,他總是能夠不折不扣地執行標準,成千上萬個操作動作準確到位。所以,標準就是品質,標準就是執行力,標準塑造了航天英雄!”

  訪談面對面:

  記者:張主任,你説的“標準”有什麼特別含義嗎?

  張衛兵:常言説,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過去,新兵來的時候我們最心焦:新老交替後,新手讓人不放心。現在,新戰士一來到部隊,遵循的就是信息化系統規定的強制性工作標準,按標準執行到位就能上崗,嚴格執行標準就是標兵。可見,“標準意識”是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必備的一種素養,只要執行標準,工作質量就有剛性的保證。有人説,信息化時代,就是“巨星”隱匿、“群星”閃耀的時代。我看對軍營來説,這個時代,是人人都可能成為“標兵”的時代!

  記者:廖副政委,從“標兵”到“標準”一字之差區別在哪兒?

  廖應濱:裝備越先進,手段越信息化,標準意識越重要,執行標準越關鍵。我想舉兩個例子。第一,同樣的零部件,同樣的生産線,有種汽車在國外原廠組裝5年不漏油,而國內組裝的兩年就漏油了。為什麼?因為人家工人的扳手都有刻度,一個螺絲擰幾圈是有標準的。第二,你到全世界吃麥當勞,非洲的店和美國的店炸出的雞塊質量是一樣的。為什麼?因為雞養多少天、鹽放多少克、油溫多少度、雞塊炸幾分鐘都有同樣的標準。所以,信息時代有句話叫“得標準者得天下”。我理解其道理就是:標兵和英雄永遠是先進的少數人,而標准將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

  希望在行動起來的“大多數”

  把《阿凡達》看多遍的上尉看出了啥

  創造新陸地的是波浪下細小的泥沙

  新聞案例四:

  成空航空兵某師場站,有一個“軟體創意園”。

  “園長”上尉王攬月,程序員上尉韓天明、劉偉,美工設計員上士高恒和黃立克。5個小夥子,平均年齡不到30歲。

  和劉偉聊天,記者獲知:他把美國3D大片《阿凡達》連看了多遍。

  “你在看啥?”記者問。“我在‘倒推’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的想法,他的奇思妙想,沒準會用在軍事領域上。”劉偉説。

  真讓劉偉猜對了!前不久,他從報紙上看到,英國軍方從《阿凡達》得到靈感,派戰機攜帶3D攝像機,前往阿富汗戰場拍攝高分辨率的三維地形圖,建立戰場地形地貌精確信息數據庫,實時傳送給地面的士兵。

  王攬月告訴記者,同樣是受《阿凡達》啟發,他們的“軟體創意園”,正在做一個項目:“三維倣真數字化場站”。他請記者觀看電腦上的“半成品”,一輛大客車的車門能用鼠標點開,方向盤能用鼠標轉動。他帶著一種陶醉的神情告訴記者:這個“電腦上的場站”建成後,全站的機務,製冷、制氧、航材、軍械……各行各業千人百車,都可以在網上模擬訓練。

  “你們還有什麼創意?”小夥子們向記者説起很多新設想……

  在某師採訪,記者巧遇王君,問她來幹什麼?王君笑答:拆“煙囪”建“大食堂”,順便考察“市場”。此言怎講?“部隊類似的‘軟體創意園’多起來後,各自開發的軟體形成了互不兼容的‘煙囪’,我們幹的活兒,就是把各家軟體放在一個‘大食堂’裏,讓每家的‘好菜’擺在一個平臺上,大家共享‘自助餐’。”至於考察“市場”,王君這樣解釋:“成空領導讓搞技術的幹部邁出雙腳走下去,靠我們當觸角摸準部隊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需求在哪?著力點在哪?”

  説起這件事,成空政委王祥富如此感慨:“王君和她的戰友們在幹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那就是讓部隊的‘大多數’真正行動起來了。 ”

  訪談面對面:

  記者:您説的“大多數”是指什麼?

  王祥富:冰心老人説過一句話:“創造新陸地的,不是那滾滾的波浪,卻是它底下細小的泥沙。”説到底,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希望在於行動起來的“大多數”。任何一個群體都是棗核型的,被淘汰的是一小部分,當標兵的也是一小部分,“鼓肚”這批人比較而言是大多數。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能否成功,就在於這個“大多數”。這一部分人行動起來了,加快轉變就有了執行力。我們常説,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不是物,而是人。這個“人”不是一少部分先進的人,更不是一少部分落後的人,而是一大批不僅有學問、有技術、有素養,而且有使命感,有執行力的人!

  記者:怎樣加快培養造就這些人呢?

  王祥富:戰爭年代有句話:打仗的行軍,就是學習的行軍。那時,有很多人沒上過學,不識字,行軍時就靠看前面戰友揹包上插個寫生字的小黑板學文化,後來許多人成長為我軍高級指揮員。今天,軍營裏工程師、博士、碩士如雨後春筍,在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進程中,仍要繼承發揚老前輩的“小黑板精神”。這是一個春天,只要我們努力去耕耘、去播種、去培育,不遠的將來,我們眼前將是一片全新的美麗田野!